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2016-05-25何成军李晓琴
何成军 , 李晓琴 , 银 元
(成都理工大学 a.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b.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何成军1a, 李晓琴1a, 银 元1b
(成都理工大学 a.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b.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乡村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在对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两个子系统预选指标选择的基础上,通过专家筛选、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指标鉴别和定量检验,构建一整套科学、全面评价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包络数据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以物理学上容量耦合模型为依据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以都江堰现代农业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这套指标体系进行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之间耦合度的评价,为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耦合协调发展以及进一步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指导。
休闲农业;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
0 引言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发展得到了各界广泛的关注[1],特别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单纯的农家乐向乡村旅游转型需要休闲农业作为产业支撑的观点越来越得到专家和经营者们的认同和支持。而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下,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在资金筹措、技术引进、用地结构优化[2]、人力管理等方面起到直接关键性作用。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套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包含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各个方面[3],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掌握其耦合度则可以有效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加快美丽中国建设进程。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卢宏[4]、是丽娜[5]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间存在的相互推动关系。周彬等[6]、卢宏[7]对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关系展开了探讨。童索凡等从互动保障方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做了深入研究[8]。D.Despommier探讨了垂直农场的兴起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用地及建设的影响,认为垂直农业在21世纪将会对人类生存和乡村土地起到关键性作用[9-10]。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以及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特别是耦合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可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对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提供直接指导,就如何实现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破解“三农”难题提供较有实践意义的帮助。
1 研究设计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应遵循高度的代表性和广泛的兼容性、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简洁性和相对独立性、范围统一性和更新快捷性等原则。当前对于相关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11],可用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等,本研究针对的是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二者耦合度,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又要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12](图1)。
图1 指标体系构建概念Fig.1 Concept of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1)建立预选指标体系A0。在充分借鉴休闲农业理论、标准体系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指标,这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步工作,选择性质比较主观,侧重指标选取的全面性。
(2)利用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初步筛选。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每个指标设定不合格、合格和良好3个等级,然后请在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实践者完成调查问卷,对理论性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最后通过问卷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对某一评语的隶属度,从而完成第一轮筛选工作。此项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由于专家在该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集成多数专家的意见,可以化主观为客观,初步删除一些不能较好地反映最终目的的评价指标[13],形成指标体系A1。
(3)客观筛选。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逆向指标采用倒数变换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1,2,…,t;j=1,2,…,m;i≠j。规定一个临界点值M(0 (4)指标的鉴别力评价。在应用中采用变差系数V来进行表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代表各评价样本在该评价指标上的差异性,当V=0或很小时,说明该指标鉴别力低,可以删除[14]。所以得到新的指标体系A3。 (5)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为了避免过失性删除的可能性并保证新指标的高度代表性和广泛的包容性,需要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定量检验。假设被删除的指标为因变量F,保留的指标为自变量G,二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可用线性函数来近似反映。对估计得到的若干方程要进行相关性检验,主要检验复相关系数R,如果R较大,则因变量F与自变量G之间的线性相关度较高,已经保留的指标能够更好地代表被删除的指标。反之,如果R较小,则要重新考虑因变量F是否要重新采纳为新指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2.1 预选指标体系构建 在休闲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部颁发的《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从休闲农业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农业收入和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六大要素选取指标构建预选指标体系。其中,生产要素包括休闲农业土地产出率、休闲农业投入产出比、休闲农业耕地保护程度、休闲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规模经营程度5个指标,生产方式包括休闲农业化肥施用强度、休闲农业农药施用强度、低碳能源替代率、休闲农业碳排放能力、农业机械动力覆盖率、自然灌溉率、绿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比率、休闲农业农作物净化能力8个指标,农业收入包括休闲农业收入产出率、休闲农业人均产值、休闲农业产品商品率、休闲农业收入增长率4个指标,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受益村数、农村信息化普及程度、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农村自然灾害发生率6个指标,经济发展包括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个体企业数、农村从业人数、农村贫困率、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5个指标,生活指标包括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文化活动场所面积、集体重大事件村民参与率、农村人口平均寿命5个指标。整个指标体系由目标层(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准则层(休闲农业、美丽乡村)、要素层(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农业收入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和指标层(33个指标)组成。 2.2 指标体系的主观筛选 首先,对在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研究领域的28位专家、高校教师、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发放调查问卷,收回28份,回收率达到100%,有效率也达到100%。其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问卷分析,设W为一个论域,Xi为第i个预选指标,U*={确切的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为W的一个子集,V={不合格,合格,良好}为评语等级的论域,其对应的模糊子集分别为H1,H2,H3。对于一位专家来说,U*对应了一个模糊集合U={确切的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X1对U的隶属度表示为uH(X1)=lim(X1∈U*的次数/n),其中n为调查问卷的份数。uH(X1)会随着n的增大而趋于[0,1]的一个稳定数,这个稳定数就是X1对U的隶属度。第三,通过问卷分析删除了对H1隶属度较大的休闲农业耕地保护程度、农业机械动力覆盖率、绿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比率、农村信息化普及程度、农村自然灾害发生率、农村贫困率和农村人口平均寿命。其隶属度分别为0.556,0.579,0.606,0.542,0.533,0.549,0.614。 2.3 指标体系的统计筛选 用R型聚类分析法对上一轮保留的26个指标进行聚类。26个指标一共分成了六类,其中休闲农业土地产出率、休闲农业劳动生产率、休闲农业化肥施用强度、休闲农业农药施用强度、自然灌溉率、休闲农业投入产出率、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受益村数、农村个体企业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单独成为了一类,所以予以保留直接进入下一步鉴别。余下的六类用皮尔逊检验法,设置临界值M为0.85,检验后确定删除的指标有休闲农业碳排放能力、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休闲农业产品商品率和农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 2.4 指标鉴别分析 经过上一轮的筛选,计算余下22个指标的差异系数。考虑到最终的指标体系的简洁性,设置差异系数的界值为0.05,变异系数小于0.05的指标被删除,最终删除的是土地规模经营程度、集体重大事件村民参与率、休闲农业农作物净化能力、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休闲农业收入增长率和自然灌溉率。 2.5 定量检验 对在之前3个步骤中被删除的17个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定量检验。将被删的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被保留的16个指标中选出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得出,分别以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和自然灌溉率作为因变量回归得到的线性方程复相关系数R较小,说明被删除这两个指标以后的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不能有效反映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在生产方式和经济收入方面的耦合协调性,所以最终将其还原到指标体系中。而其他被删除的指标的复相关系数R较大,故不予还原。最终整个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he beautiful country 2.6 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耦合度的划分 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15]。层次分析法(AHP)是由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从而得出相关矩阵求得权重,受到专家主观性的影响较大,对指标本身客观性的反映较小。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则是完全按照数据本身的客观性确定指标的权重,不能有效反映专家的偏好,所以,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在主观和客观上相互弥补的特点进行综合权重评定[16],公式如下: 式中:D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DiAHP为由AHP法得出的第i项指标的权重;DiDEA为由DEA法得出的第i项指标的权重;λ为主观偏好系数,(1-λ)为客观偏好系数,λ取[0,1]。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耦合度等级标准划分[17]如表2所示。 表2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协调度评价等级Tab.2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3.1 耦合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运用借鉴物理学的容量耦合模型,其耦合函数如下: 式中:S2为两个系统的耦合度;f(x)和g(y)分别为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即休闲农业综合指数和美丽乡村综合指数;m为休闲农业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n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ai,Xi分别为休闲农业系统指标的权重和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f(x)值越大,说明休闲农业综合指数越高;bj,Yj分别为美丽乡村系统指标的权重和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g(y)值越大,说明美丽乡村综合指数越高。耦合度值S2∈[0,1],S2越接近0则说明耦合度越小,越接近于1则说明耦合度越大,系统之间处于良性耦合。 对于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度研究,还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二者的耦合度评价上,还需要在耦合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18]。因为在实践中,由于城乡之间或者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会出现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两个系统值都比较低但耦合度较高或者其中一个较高另一个较低但耦合度高的情况。因此,构建评价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度的模型: 式中:S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统的综合评价系数;a,b为待定系数。为保证U∈(0,1),在应用过程中要使T∈(0,1)。 3.2 实证分析 以都江堰市平坝现代农业区为例进行分析,该区包括向峨乡、胥家镇、天马镇、聚源镇、崇义镇、翠月湖镇、石羊镇、柳街镇和安龙镇9个乡镇,该区是以都市现代农业经营为主的产业化发展地区。目前,已成功申报了向峨乡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和2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特色村社达到11个,农家乐有70多家,家庭休闲农场3家,2015年该区接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次达90余万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区还是以川西林盘乡居为主要特色的美丽乡村聚集区,在休闲农业不断提升发展的同时,优良的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大气环境和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典型的川西林盘乡村风貌和气息得以较好保留,特别是以容家院子为代表的川西林盘还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由于该区在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成就,且二者在该区得到了和谐共生,因此,选择该区域作为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和意义[19]。 把都江堰地方政府统计单位近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带入前述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考虑到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二者的重要性,a,b系数分别取值为0.5,得出都江堰现代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数和二者的耦合度及协调度(表3)。都江堰现代农业区在2011—2015年间,由于受到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影响,乡村建设进程比较快,但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借鉴耦合协调度评价等级标准(表2),2011年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低于0.399 99,处于轻度失调阶段。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由于灾后重建的逐步完成以及地方政府对产业升级的促进,特别是加大对休闲农业及有机农业的投入和招商,以及对川西林盘的重点保护和对美丽新村建设工作的落实,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所好转,由濒临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整个耦合协调进程很缓慢,5年间耦合协调上升幅度不大。 表3 都江堰现代农业区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度Tab.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Dujiangyan modern agricul- tural region’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都江堰现代农业区作为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代表性示范区,目前耦合协调度还不高,相互之间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要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度,首先,应着力机制创新,坚持“全域”发展理念,主导农业“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景观化、标准化”特色,推进各乡镇差异化发展;其次,加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文化资源等的合理安排和利用,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均坚持功能、产品和生态“三融合”;然后,坚持技术引进,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运用秸秆、牲畜粪便等开发沼气,充分利用自流灌溉条件;最后,在建设、运营、保护上做到“三统一”,休闲农业产业扶植、产品打造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要有组织有管理,美丽乡村建设基层行政管理单位应达成统一,在村风、村容、村貌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在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做了理论的研究设计,然后预选出33个指标,通过专家的主观筛选、聚类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的指标筛选、差异系数的鉴别分析和定量检验的步骤后,最终确定了由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两个子系统组成的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容量耦合模型构建耦合度评价模型并运用指标体系对都江堰现代农业区的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进行评价,得出都江堰现代农业区2011年其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为轻度失调,2011年到2015年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逐渐上升,但上升速度特别缓慢,到2015年也只是勉强协调。说明都江堰现代农业区整体耦合协调度水平还比较低,休闲农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力度还不够大。说明这套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各个方面,能够运用于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之间耦合度的评价,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对乡村地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 Ramachandrana A,Enserink B,Balchand A N.Coastal Regulation Zone Rules in Coastal Panchayats (Villages) of Kerala,India vis-à-vis Socio-economic Impacts from the Recently Introduced Peoples’ Participatory Program for Local Self-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5,48(7/8):632-653. [2] 刘超,杨海娟,郑娜,等.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与布局优化——以陕西省重点示范镇沙河子镇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2):147-152. [3] 于法稳,李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4(9):222-227. [4] 卢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度”评价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146-164. [5] 是丽娜.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J].生态经济,2013(11):106-109. [6] 周彬,黄维琴.论休闲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J].生态经济,2012(2):97-100. [7] 卢宏.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机制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2):9-13. [8] 童索凡,高静,贾翔.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保障[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28(3):28-31. [9] Despommier D.The Rise of Vertical Farms[J].Scientific American,2009,301(5):80-87. [10] Despommier D.The Vertical Farm: Feeding the World in the 21stCentury[M].New York:Thomas Dunne Books,2010. [11] 沈珍瑶,杨志峰.灰关联分析方法用于指标体系的筛选[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2(5):728-732. [12] 李强,周培.都市型农业的层次划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156-162. [13] 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14] 王颜齐,刘宏曼,李丹,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的筛选[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32-38. [15] 谢淑娟.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广东的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3,22(6):916-923. [16] 蒋天颖,刘程军.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6):8-14. [17] 廖重.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18] 万宇艳.中原城市群与产业群耦合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7-12. [19] 乔家君,李亚静.专业村集聚的空间测度——以河南省专业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140-143,154.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He Chengjun1a, Li Xiaoqin1a, Yin Yuan1b (1a.TourismandUrban-RuralPlanningInstitute; 1b.CollegeofEarth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 Based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two sub system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through the expert selecti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ex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test,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was constructe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envelope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then the model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capacity coupling model.Take Dujiangyan modern agricultural areas as an example, the fin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dex system can be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he beautiful country,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relevant decision-making. This is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upling and the further breakthrough of “Three Rural” issues. leisure agriculture; beautiful country; coupling degree; index system 2016-01-14; 2016-08-29 四川省2016年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国家旅游局2015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WMYC20151016) 何成军(1991-),男,四川南充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E-mail)1410679772@qq.com。 李晓琴(1973-),女,江西吉安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E-mail)lxqcdut@163.com。 F327 A 1003-2363(2016)05-0158-052 研究方法
3 指标应用
4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