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数学现实性 开发学习可能性
——例析二、三年级学生学习“平方差”的可能性

2016-05-25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311300许向荣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平方差现实性算式

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311300)许向荣



关注数学现实性开发学习可能性
——例析二、三年级学生学习“平方差”的可能性

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311300)许向荣

[摘要]可能性是学生的最伟大之处,把人引向更高的可能性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在传统教学观念里,二、三年级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实际教学证明,只要学习材料组织恰当,探索过程引导得当,低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完全是可能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性,更要走向开发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关键词]可能性现实性平方差

古希腊教育家普罗塔弋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作为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释放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要把第三学段(七年级)的平方差公式“a2-b2=(a+b)(a-b)”的教学内容下放到小学二、三年级中来学习,在传统教学观念上来看是“天方夜谭”。当下数学教学“四依四重”(即依照大纲重在要求,依赖课本重要例题,依靠传统重视讲解,依托习题重复训练)的现实性遮蔽了学习可能性的光辉。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也曾犹豫彷徨,不敢接受任务。在特级教师张天孝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成尚荣的《从关注学生现实性走向开发可能性》的理论文献后,明确了“不可能的事往往是可能的”。因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设计并执教了平方差公式这个内容。实践告诉我:平方差公式在二、三年级学习是完全可能的,且效果令人满意。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个数的平方

师(课件出示):说说下面各图分别由多少个小正方形组成。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快地知道小正方形的个数?

(教师利用学生介绍的方法逐图计算小正方形的个数:①3×3=9;②2×3=6;③4×3=12;④4×4=16;⑤6×6=36;⑥2×2=4;⑦5×5=25;⑧1×1=1。)

师:观察这些图形与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揭示):3×3可以表示为32,读作3的平方,表示两个3相乘。你能用这个方法表示另外的算式吗?(请学生回答后再读一读,并说说32的意思)

(教师给出题目“想一想:72=□92=□102=□”)

【评析: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乘数相同,才能用平方数来表示,从而理解平方的含义。】

二、探究平方差计算规律

1.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师(课件演示:从5×5的正方形左上角移走一个3×3的正方形):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提个问题?

生1:还剩下多少个小正方形?

师:你会解答吗?请在本子上算一算。你是怎么算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课件演示:将剩下图形分割成上下两个长方形。将上面部分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向下平移,变成一个长方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2:变成长方形后,用8×2来计算小正方形的个数比较方便。

师:如果从5×5的大正方形中移走一个2×2的小正方形,剩下的图形还能变成长方形吗?(学生猜测后,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过程)

师:如果从6×6的正方形中移走一个4×4的小正方形呢?(学生猜测后,教师再次用课件演示验证过程)

师: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3:从一个大正方形中移走一个小正方形后,剩下的图形能变成长方形。

【评析: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从一个大正方形中移走一个小正方形后,剩下的图形通过分割、平移和旋转,都能得到一个长方形。由于是不完全归纳法,所以进行了三次不同图形的变换,使结论更为可靠。】

2.再次感知,探究规律

师:如果从7×7的大正方形中移走一个3×3的小正方形后,会怎样?

生1:会变成一个长方形。

师: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变成长方形,而是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

(学生沉默)

生2:做一个看看。

师:如果不需要做就能知道它会变成什么样的,那才叫厉害呢!要不先回到前面几个例子中去找找规律,好吗?

(课件再次集中呈现前几个图形的变化)

师:为什么第一次变出的是8×2的长方形,第二次变出的是7×3的长方形,而第三次变出的却是10×2的长方形呢?请结合图形看看“8”是怎么来的,“2”又是怎么得到的?

生3:第一个剩下图形的下面部分每层有5个,上面部分旋转后每层有3个,拼在一起是5+3=8(个)。大正方形原来有5层,移走3层后,剩下就是5-3=2(层)。

师:第二个图形中的7和3以及第三个图形中的10 和2又是怎么得到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师:从7×7的正方形中移走一个3×3的正方形,会得到一个怎样的长方形呢?(学生想象、猜测并说明理由。课件演示验证过程)

师:如果从6×6的正方形中移走一个2×2的正方形呢?8×8中移走5×5呢?9×9中移走7×7呢?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探寻图形变化的规律,即从一个大正方形中移走一个小正方形后,剩下的图形会变成一个什么样长方形。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形变化前后的观察、比较,寻找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正方形边长的关系。】

3.沟通联系,揭示规律

师:观察上面这些图形,它们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变?

生:小正方形的个数没有变。

师:逐图计算变化前后小正方形的个数。第一幅图变化前小正方形的个数是5×5-3×3=25-9=16(个),变化后8×2=16(个),所以5×5-3×3=8×2。计算第2~4幅图,分别得到5×5-2×2=7×3、6×6-4×4=10×2、7×7-3×3=10×4。整理算式后得到:

(1)第一个式子左边5×5可以写作52,3×3可以写作32,右边8是由(5+3)得来,2是由(5-3)得到的,整理这个算式得到52-32=(5+3)×(5-3);

(2)5×5-2×2=7×3、6×6-4×4=10×2、7×7-3×3=10×4。这几个算式你会整理吗?

(教师出示题目“想一想:82-52=□×□”)

三、练习

(1)42-22=□×□82-72=□×□102-92=□×□

(2)计算20152-20142

四、课堂小结

【感悟与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全过程均借助了“数”与“形”的结合,把抽象的计算转化为形象的思考。在七年级的教材中,公式的推导主要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演绎推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无疑是艰辛而困难的。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二、三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必须借助图形的直观,通过观察、比较、想象、猜测、验证等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现这一规律。在探究活动中,当学生发现所变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正方形边长的关系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且自然了。

钱学森把创造性思维理解为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与抽象思维的综合应用,其中形象思维是关键。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这样具有探索性的教材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只要学习材料组织恰当,探索过程得当,启发引导适当,二、三年级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是完全可能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平方差公式,由两个正方形的差“a2-b2”可以得到一个指定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a+b),宽是(a-b)。要让低年级的学生感悟这一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步,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发现从一个大正方形中移走一个小正方形,剩下的图形一定能变成一个长方形;第二步,通过让学生猜测从大正方形中移走一个小正方形,剩下的图形会变成一个怎样的长方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继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和验证,直观发现长方形的长是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长方形的宽是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差。第三步,沟通联系,形成规律。

在练习部分,我设计了一道计算“20152-20142”的题目,把年份编进题目里,是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方差公式的作用,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这个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责编金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1-068

猜你喜欢

平方差现实性算式
谈谈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怎么写算式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好玩的算式谜
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两个关于平方差公式应用问题的思考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