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南京乡愁因归属感而逝
2016-05-25策划编辑部执行吴忞忞
策划/编辑部 执行/吴忞忞
读城·南京
乡愁因归属感而逝
策划/编辑部执行/吴忞忞
春节,对于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而言,已成为回家最重要的符号。
随着我国如潮水般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地变身城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赴大城市。无数城市新移民努力奋斗,以期有朝一日衣锦还乡,也希冀着将来可以叶落归根。可是“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熟悉的街巷、村庄消失了,新洋房、高楼大厦取而代之。就算熟悉的风景还在,那习俗、那风土人情也早已跟过往全然不同。昔日的记忆已不在,人们在熟悉的家乡迷了路,又如何才能找回自己的精神寄托和信仰?
生活在钢筋水泥林立的都市,面对很多未知的地点,面对住在隔壁却依然陌生的人,就算拥有房产证和户口本,恐怕也很难将居住的城市称为家乡。尽管有人认为“在哪站稳了,哪里就是故乡”“对于男人来说,有事业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故乡”,然而,事实是如此残酷,再好的物质条件也满足不了人对爱和安全的渴求。
对于移居至新城市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是积极融入新的环境,构建新的身份认同感,把生活的城市当作家乡。城市就在这里,她像书一样铺展开,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个文字和段落,等待我们去阅读,去感受,去共鸣,并最终找到归属感。
有归属感的地方就是家。
南京是一座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城市。从古到今,十朝都会留下的烙印,人文荟萃,却又饱经战火沧桑,让南京拥有独一无二的气质,在众多都市中甚至有些卓尔不群。然而,南京并不能让每个人第一眼就爱上她。
很多人对南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深刻而纠结的,既惊叹于出南京火车站时都市浮于玄武湖上的震撼,赞叹于依山傍水、虎踞龙盘的帝王之气,又耳闻目睹了主城拥堵、道路参差、方言“出口成脏”……如同人无完人,城也无完城,认识一座城就如同了解一个人,只有走进才能懂得。
刘叙杰先生的《巍巍中山陵》将那巍峨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身临其境,感受更加深切。迈过明清古街,走过民国建筑群,再回归现代都市,这些都是不同时代给南京留下的印记,庄重、柔美、新潮的混搭,构成了南京独特的美。
感受城市的脉搏和涵养
南京,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是高耸入云的紫峰大厦,是美得醉人的浪漫樱花,是红得绚烂的栖霞枫叶,是洗尽铅华从民国铺来的颐和路,还是南京话饶舌歌曲里唱的“鸭子卖得比鸡快”?
每一个在南京生活过,或留在南京生活的人,都有不一样的理由和感受。
小李五年前从苏北老家考到南京读大学。因为不喜欢北上广的“高大上”和快节奏,高考填志愿时,他选择了离家近又更有亲近感的省会南京。
刚上大一,小李的住宿、上课都被安排在浦口的校区,只有到大四才转到座落在鼓楼区的本部校区。与所有同学一样,除了偶尔和同学三五成群地相约,一起逛逛南京知名的旅游景点,小李每天过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在离主城区较远的浦口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生活。
直到摆脱了初入大学校园的稚嫩,小李对身边的人、事、物渐渐熟悉起来,消息也越来越灵通,才慢慢扩大了活动的范围。比如,本部校区举办讲座的频率和质量远超他所在的校区,因此,小李和同学们都愿意在课余赶去鼓楼校区听名家讲座,开拓视野。然而,学校并没有给学生配置往返两个校区的校车,学生只好自己搭乘公共汽车来回。这并不是一趟惬意的路程。一方面,两个校区之间相距二十几公里,另一方面,背负着历史的南京长江大桥是必经之路,如今的交通流量已令其超负荷运转,时常拥堵,且一堵就是一两个小时。返程同样“艰辛”,往往在始发站学生和居住在江北的市民早早地就排起长龙。
尽管公共交通上的拥挤成为小李大学时期的一个深刻记忆,但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在校学生,绝大多都会自觉地给身边老弱病残孕的乘客主动让座,这些细小温馨的行为让身在异乡求学的小李感到温暖。小李认为,“南京人不排外,而且很多人都很热情”。
大学四年时间转瞬即逝,小李毕业前得到一个实习机会,实习单位位于新街口附近。小李实习时,刚刚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舒爽的春天还没待够,炎热的夏天就把她赶走了。“南京的春秋天短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小李对南京季节的交替始终不太习惯。“春脖子”的短和“秋老虎”的凶猛,是南京市民对当地季节变换的形象比喻。
小李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实习单位和宿舍之间,必然经过被两排法国梧桐覆盖的中山路。茂密的法国梧桐伸展着枝桠,遮天蔽日,为途经的行人留下阵阵荫凉。“每天骑车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心情都特别放松,很容易忘记白天的烦恼。每当遇到红绿灯,看到同行的人们一起停在树荫下躲避暴躁的太阳,既觉得非常可爱,又觉得亲切许多,像是在奋斗前行的路上有许多人与我相伴,能让我更有力量。”小李说。
春天,梧桐带来盎然绿意;夏天,梧桐可以遮挡炎炎烈日;秋天,梧桐撒落绚烂金黄;冬天,梧桐又孑然而立,让阳光直接铺洒大地,它们如同南京这座城市的脉络,牵动着整座城市的呼吸,如今,也牵动着小李的心。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感觉
喜欢一个城市,当然有许多理由。喜欢南京有何理由?不说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的重要历史地位,不说十里秦淮的风情、滚滚长江的波澜壮阔,光是南京的美食就可以令人魂牵梦绕。连钱文忠先生都说:“说起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首先标举出一味小小的吃食,似乎总是多少有点让人不好意思。但是,我实在是喜欢南京盐水鸭。”
南京人喜欢吃,牛肉锅贴、梅花糕、旺鸡蛋、糖藕粥、鸭血粉丝汤……小吃才是南京美食的精华。这些小吃往往散藏于深街窄巷中,没有哪个所谓美食聚集地可以将其全部囊括其中,夫子庙也不例外。因此,口口相传之后名声在外的小吃店前常常排起长蛇阵,不了解的人往往会被这种盛况所吸引,前去一探究竟,“真的那么好吃?”于是带着好奇排到队尾。这些店家压根不需要为广告宣传烦恼。
南京小吃在全国范围或许声名不显,既没有广州小吃做得那么精致,也不像四川小吃辣出了标志的风味,但胜在够“俗”。
说南京小吃“俗”,是因为它更贴近日常生活,更接地气。大多数南京人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没有太多时间可以长坐下来饮茶品食,因此,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吃就是最适合南京的。张女士在四福巷附近住了二十多年,每天早晨都是在匆匆赶去上班的路上解决早饭问题:在路上买几块蒸儿糕,坐在小摊子的板凳上吃一碗皮肚面、来一碗小馄饨……“早上一般没有太多时间,只有这种高效、可口、简单的早餐最适合我们,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张女士说。
晚上,除了旖旎时尚的1912街区,上海路附近的小酒吧更容易被各年龄层的人接受和欢迎。这里既不那样喧闹,也不算太浮夸,有一些小资气息,却并不显得矫情,让忙碌一天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其中有一些老外开的酒吧,还可以享受一下正宗的国外美食和美酒,也别有一番滋味。
天气渐暖时,每当临近深夜,在南京各个角落的固定地点都会冒出很多夜排档。无论是刚加班结束,还是休闲放松后需要补充能量,都可以到夜排档饱餐一顿。在最需要的时候,随处可见随手可得也是一种幸福吧。
正如南京从孙中山先生那里留下来的博大、博爱、宽容、包容的城市精神,每个人在南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在张女士看来,当城市的习惯成了个人的习惯,在此生活的每一个人共享着这座城市的脉搏,个人也就成了城市血液中流淌的分子,与之紧密相连,形同一体。这份联系会因片刻分离感到怅然若失甚至有些许烦躁,只有归来才能变得平和、惬意、温暖,这就是家乡带给人的感觉,那么,在拥有这种感觉的地方也可被称为“家乡”吧。
灵魂在文化里安放
王先生1982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在当地大学读完本科后,考取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并留在南京定居。“读本科时,我来南京找同学玩,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喜爱这里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王先生回忆道。
本科毕业后,王先生在南京大学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备考。考研的过程是枯燥的,每天重复着自习室、食堂、小屋三点一线的生活,但身在异乡的王先生并不觉得孤单。一方面是因为南京大学的学习氛围非常浓郁,有很多和他一样同龄人穿梭在南大校园里,伏案在课桌上,志同道合,并肩而行。而另一个原因是如今已成南京的文化名片之一——先锋书店。
五台山下的先锋书店,大概是王先生三点一线生活外唯一放松自己的场所,南京大学学生特别亲切地称其为“南大第二图书馆”。王先生经常在先锋书店一泡就是半天,在这个安静、朴素、平实的空间里,他可以自由、惬意地阅读,肆无忌惮地畅游在纯粹的书香里。
“正如先锋书店老板钱晓华先生所说:一家书店往往能决定一座城市的高度,希望我的坚守,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些什么。那段时间里,我在先锋书店找到了精神寄托,让我在陌生的城市里不再感到孤单。我想,这就是先锋书店带给我的,也是南京这座城市带给我的。”王先生动情地说。
也正因为南京大学和先锋书店给王先生带来的归属感,让他决定硕士毕业后留在南京。如今王先生已在南京生活了十一年,娶了温柔体贴、美丽大方的妻子,有一个6岁多聪明、可爱的儿子。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美满,尽管也很忙碌,但王先生还是会隔三差五地来先锋书店,或是挑几本自己喜爱的书带走,或是买杯咖啡、抱着一摞书坐一个下午……
这份文化归属感让王先生在南京扎根,并且融入这座城市。对此感受深切的王先生特别注重儿子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培养:去江南贡院,走进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追溯其历史沿革以及给秦淮河畔带来的富庶和繁荣;去云锦博物馆观赏传统的丝制工艺品,继承传统织锦文化的审美和文化魅力;去南京博物院,置身民国街头,感受中国近代变革时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伴随成长,孩子一定会对南京的博爱精神、人文信仰和历史传承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实现与这座城市的精神契合。
王先生觉得,只有一代代城市市民读懂城市精神的灵魂,才能把根留住。无论未来的生活如何奔波,无论将来的人生如何茫然,都不会感到随波逐流,因为思想在这座城里凝聚,心在这座城里安放。
记者手记:身为一个新南京人,采写完本文,一时心绪难平。走在颐和路上,身边是一栋栋精致的民国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记忆,更是灵动的历史,在错落有致的建筑之间,在生命脉动的节奏之间,南京这座城不加粉饰的美便自然流淌出来。这里是2015年12月16日下午的南京,这座城市里已经有了我人生中14年来的全部记忆,我第一次发现,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
部分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