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天性的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研究与实践

2016-05-25陈XC芳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6年3期

陈XC芳

【摘要】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以互利、互生、统筹兼顾为基本策略的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所探索的主要内容有:(1)课程性质定位:游戏性、主动性、本土性、生态性。(2)活动目标定位:源于幼儿园主体课程,逐步分解。(3)活动内容选择:基于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加以有机融合。(4)活动组织与实施:由三大环节构成,关注五大要素。(5)活动时间安排:固定与灵活相结合。(6)活动评价方法:灵活运用“三结合”评价方式。

【关键词】生态式;区域课程;幼儿天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3-0014-0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近年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已逐渐被广大幼教工作者认同,但集体教学仍是幼儿园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许多幼儿园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仍不甚了解。

我园于1989年提出“实施以活动区为主线的幼儿园课程”的思路。26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在区域布局、材料投放、活动组织与实施、活动评价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基于幼儿天性的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

一、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及设计思路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周密的计划。没有计划的课程活动会充满混乱和冲突。” 〔1〕我们在探索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过程中有选择地汲取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从而形成了有关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整体设计思路。

1.根据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把握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设计的总体方向:基于幼儿天性

瑞吉欧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尤其是“如果眼睛能够越过围墙”“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等所蕴含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启示。〔2〕

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整体性,因此区域活动应充分发挥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作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区域活动指导与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因此应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发掘他们的潜能;儿童是拥有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个体,是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的主体,区域活动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儿童的学习是互动的、以社会交往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因此应重视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的社会交往态度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确定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与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早期教育应着眼于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3〕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幼儿,因此,在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对课程目标的设计从以往的关注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计划性,转移到关注幼儿发展的需要以及幼儿的学习动机、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上,注重引导幼儿的主动学习。

3.借鉴High Scope课程理论,形成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组织、实施的基本范式:由三大环节构成,关注五大要素

High Scope课程关于活动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论依据。我们的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通过“计划-操作-回忆”三个环节来实施,活动过程中特别关注以下五个要素:(1)为幼儿提供充足、多样化、适宜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2)鼓励幼儿通过操作、探究、组合、转化材料,获得丰富的经验。(3)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玩伴及活动内容。(4)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交流。(5)支持儿童并帮助他们拓展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4〕

4.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理论,明确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在园本化课程中的地位:互生共荣

生态学理论将人的行为和发展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之中,其核心是强调各种异质要素之间的互生、互补和互利性。〔5〕基于生态学理论,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在园本化课程中与其他课程活动共同构成一个不断自我改进、优化和完善的开放系统。

二、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所探索的内容

1.课程性质定位:游戏性、主动性、本土性、生态性

区域活动是一种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活动组织形式。作为“外来事物”,应特别关注其本土化改造。如,充分考虑本土教育文化与教师的实际情况,与集体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充分考虑班级幼儿人数较多的情况,利用墙面、柜面等环境资源拓展活动场地;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用材料,制作成适宜的成品、半成品玩教具投放于区域中;区域活动的内容源于幼儿的游戏、集体教学活动的主题,等等。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应体现“游戏性、主动性、本土性、生态性”及“观念性、动态性、开放性、对话性、参与性”等特点。〔6〕

2.课程目标定位:源于幼儿园主体课程,逐步分解

区域活动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其课程目标应源于幼儿园的主体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加以分解。幼儿园主体课程涉及5大领域,由此,我们将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目标设定为:健康自信爱交往、尊重合作有礼貌、兴趣广泛爱探索、求异创新会表现,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创造、探索、发现、体验、表达,从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获得富有个性的、身心和谐的发展。

3.活动内容选择:基于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加以有机融合

首先,源于集体活动。为使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我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3种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相融合的形式,即:前置、延伸、下放。(1)前置。即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之前,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相关材料进行初步的感知、探索,以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能更自信地表达、交流。如在组织开展中班科学活动“水”的过程中(见图1),教师先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结伴,合作探究水的三态变化,然后再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以帮助幼儿整合、提升在区域活动中已经获得的零散、直接的经验。(2)延伸。如将中班集体教学活动“仿编儿歌”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宽松、自由、互动的区域活动中仿编儿歌,巩固已有经验,延伸学习兴趣(见图2)。(3)下放。有些活动内容并不需要组织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更适合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儿可通过小组合作或个别化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活动常见于美工区(见图3)。我们在设计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方案时,特别关注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同时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即时生成的学习兴趣,促使区域活动与幼儿园课程以及幼儿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