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也可“化难为易”

2016-05-24刘望娥

课外语文·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文言文

刘望娥

【摘要】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诸多优秀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学习文言文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口口相传,方能流传百世。文言文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起初接触到文言文,认为其难度太大,普遍在文言文内容的考核上败下阵来,其实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文言文也可“化难为易”。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化难为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将文言文编制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是一种将古文化进行传承的主要方式,让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中的部分字、词、句与白话文不同,其需要经过翻译才可理解,甚至很多字、词、句的意思与现代的释义存在差异,这无形之中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困难。为改变此类情况,应选择具有创意性的教学方法,将文言文知识“化难为易”,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意

就目前初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有效分析,了解到教学方法存在制约性,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创意性,仅仅是一味地讲解与灌输,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相对较少。一般情况,教师都是对文言文的字、词、句等进行翻译,让学生记笔记,然后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相对较少,其会产生一定的惰性,不用思考,教师直接会提供答案,学生产生定向思维方式,进而会让学生产生丧失自主性与独立性,创新性思维缺失,未真正的把握文言文的真谛,是当前教学方式亟待完善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初识文言文

相对来说,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大量文言文的阶段,会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恐惧感,看到一些与现代白话文差异很大的字词组合,学生的心理会发生重大的波动,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其理解起来难度大,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感,是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学生每当学习一篇文言文都会产生此心理,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会认为在现代生活中用不到,为什么要学习这么难的文章,这样叛逆的心理会相对严重。

(三)背诵的任务量过大

众所周知,文言文的背诵量相对较大,字、词、句的含义背诵任务重,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等,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类型,如“而”“以”等,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初中阶段,学生在背诵文言文时是死记硬背,并不理解文言文的真正含义,且学生仅仅是短暂的记忆,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忘记,无法保证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化难为易”的实现策略

(一)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以此为切入点

将文言文教学“化难为易”,应从阅读阶段,前期的阅读非常关键,教师应紧紧抓住文言文的特点,借助读来实现导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无法掌握文言文的断句与停顿规律,语感不强,是制约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问题。因此,教师应在文言文的阅读上加大重视,做好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断句与停顿处理,教师应进行范读、默读、诵读等多种读法,能让其阅读的技巧在学生心中形成规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效仿教师的读法,及时进行诵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慢慢感知文言文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沈复的《童趣》[1],在此文中出现了“项为之强”,在该句中“强”的读音是“jiàng”。若教师不予以提示与范读,学生可能只是局限于“qiáng”和“qiǎng”,因为“强”是一个多音字,其读音的选择仅仅局限于这两种,可见,文言文阅读具有重要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列举强这个多音字的词组,强盛(qiáng)、强人所难(qiǎng)和项为之强(jiàng),运用词组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趣味性。

(二)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以把握其文意

对于文言文来说,翻译工作的开展很是关键,其决定着学生对文言文大意的理解。教师在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应选择保留法、调整法和猜测法等方式进行翻译教学,能够大大降低翻译工作的难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将翻译的难度大大降低。教师应教授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变化规律,充分对文言文的特点进行及时地掌握,例如,针对一些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等特殊句型进行有效的教学。此外,在文言文中还具有诸多的固定句型,其可翻译成固定的内容。如“以……为……”可译为“把……看 作……”“不亦……乎”可译为“不也是很……吗?”此类句式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力度很大,只要学生掌握翻译的规律,学习文言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在实际的教学中,第一,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总结文章的特殊句式;第二,要经常结合新学习的句型复习前面的知识;第三,可以进行适当拓展,列举未曾学过的相同句式让学生进行翻译;这样就增加了翻译的趣味性,层层相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加强分析的精细化,以梳理文章结构

文言文翻译完毕后,对文章结构的分析非常关键,要把握文章的思想观念和内容结构,针对文章的写作特点、情感基调、思想情感、写作背景等予以全面性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结构的有效把握,当然,不同的文章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例如,在学习《出师表》[2]时,教师针对整篇文章翻译完毕后,教师应按照议论的套路进行分析,增强文章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及时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予以分析,把握文章论点、论据等。同时,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将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利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针对与诸葛亮相关的典故進行学习,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使得文言文始终给学生一种困难的印象,可以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即可实现对文言文的“化难为易”,运用更为成熟的教学方式,对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翻译方法和文章结构等进行细致性的分析,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是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韩传剑.初中文言文教学化难为易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

[2] 王元华.百年文言文教学的反思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6).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