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逸民和方志敏的铁窗缘

2016-05-24

中外书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方志敏蒋介石监狱

一个是国民革命军军法执法官,一个是闽、浙、赣三省苏维埃主席。一个是为蒋介石造过三座监狱的资深典狱长,一个是叱咤风云的红军领导人。但是,两人都落入南昌行营的看守所。胡逸民在方志敏的启示下,人生观有飞跃改变;方志敏在胡逸民的帮助下,写作惊世文章。《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就义后,由胡逸民巧妙携出监狱而面世的。

国民革命军法官

胡逸民(1890—1986),原籍山西临汾,生于浙江永康县山西村的一户农家。

胡逸民21岁考入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25岁以第三名成绩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翌年(1916年),赴北京参加北洋政府举办的中国第一次文官考试,考中司法官。凭此学历与资历,在他参加国民革命后,历任军法官、司法官、监狱长等要职,活跃于动荡的政治舞台。

同年,他南下广东,晋谒孙中山先生,追随先生的国民革命事业。曾任香山县(中山县)法庭推事兼县署专审员。1923年他衔先生之命北上,在北京办《国风日报》,与著名报人邵飘萍的《京报》联袂,在北洋军阀的眼皮底下鼓吹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不久,《国风日报》遭查封。邵氏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为奉系军阀杀害。

为谋求召开国民会议,共商和平统一中国大计,孙中山先生抱病于1924年11月乘轮船北上,12月31日抵达北京。不日病重,胡逸民天天随于右任到协和医院、铁狮子胡同行辕去探望。1925年3月12日,巨星陨落。胡逸民参加了与李大钊、林祖涵(伯渠)、韩麟符一起在中央公园灵堂守灵。移灵西山碧云寺的出殡队伍中,胡逸民手捧香炉,护侍在中山先生灵榇前。

1926年7月,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身份,在广州誓师北伐。时任曲江地方审判厅推事的胡逸民,由吴稚晖推荐,受命担任总司令部八大处之一的军法处执法科科长,并兼任监狱科科长,随蒋介石启程北伐。

胡逸民曾形象地说过,在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他这个执法官行使了“三刀”。第一刀是杀劣绅。1926年阴历八月中秋,北伐军自江西宜章越大庾岭到湖南衡阳,途经安源煤矿公司时,工人群起围控经理黄鸿钧贪污工友月薪、滥施淫威等劣迹。北伐军执法队将他抓了起来,经胡逸民审定,判处枪决。杀了一个土豪,为民除害,大快人心,同时树立了国民革命军的良好形象。第二刀,杀了北洋军的一个军长、一个师长。不过这次执法有较复杂的政治背景,北伐铁军(四军)与钢军(七军)分别于汀泗桥、贺胜桥大胜北洋军阀吴佩孚,吴困守武昌。蒋介石督军,到达离汉口不远的丁家桥,而汪精卫则在汉口组建国民政府,内争之矛盾骤起。进军途中的蒋介石此时南受孙传芳系的卢香亭夹击,只好回师击卢,获胜,俘卢部军长唐福山、师长张凤岐。经胡逸民审判后,判决此二人死刑。此举给蒋介石“打了一针强心针”,也振作了行进中的北伐军的军威。胡逸民的第三刀在胜卢以后,蒋介石设行营于南昌,北伐军第三军师长朱贵部因欠饷哗变,围困行营,被蒋侍卫团捕抓了近百人。当时白崇禧主张全部杀掉。胡逸民经过审判后,将为首23人判决死刑。此后,北伐军军纪严明,声势浩大,先后攻克上海、杭州、南京。蒋介石就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形成宁汉分裂局面。

1927年春,蒋介石反革命面目公开化,肆无忌惮策划“清党”,分裂国共合作,制造血腥的“四一二”事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左派分子惨遭屠杀。在这中国现代历史上黑暗、血腥的时刻,胡逸民作为军法官如何呢?他当然回避不了。他是直接见证人。因为他参与了审判和监禁。他写于1980年的《自传》中说道——

此时蒋介石命我组织清党审判委员会,委任我为委员会审判主席。并有黄埔军校军官伍瑾璋、刘伯龙等多人任委员。同时我又兼任江苏省第一模范监狱狱长。当时被捕的人很多,但我主张被捕之人必须有证据进行过共产主义活动的人,方可扣押坐牢,如被诬告,审判后应即释放,决不可误杀一人。我这样做,竟被审判委员会告密于蒋介石,说我使用共产党分子做秘书,并受共产党操纵。蒋介石不由分说,将我召回总部,大声责我,不容分辩,交手下侍卫扣押。但蒋在徐州、蚌埠一仗挫败,且被孙传芳赶回南京,各界人士对此议论纷纷。为顾全大局,蒋介石将军事交李烈钧、何应钦、李宗仁等负责,自己东渡日本以避锋芒。这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冬将尽头的事。我也由张群出面释放出狱。此时家乡来信告知我父丧,我即整装返乡。

三造监狱三坐牢

胡逸民曾说:“我一生建造过三座监狱,坐过三次牢监。自己造监狱,自己坐牢监,方知囚中苦,人道很重要。”

他造的第一座监狱是徐州军人监狱。1927年冬,胡逸民被开释,由南京取道杭州,欲返老家永康奔父丧,却在杭州遇到“清党”审判委员伍瑾璋、刘伯龙。此二人立刻向浙江军事厅控告胡通共。厅长蒋伯诚就立刻将胡逸民加以逮捕,投进小车桥陆军军人监狱。此乃胡逸民第一次坐牢。南京李烈钧将军获悉,即发电函到杭州,要求将胡解押到南京。但是蒋不理会。此际南京方面正与孙传芳激战于龙潭、栖霞山,前者大获全胜。情势明朗了,蒋介石重返南京。随即开始第二次北伐。当此,邵力子向蒋介石求情。蒋电令蒋伯诚放掉胡逸民。胡返南京后,重新任监狱科长,随蒋北伐,攻占徐州。鉴于军人犯法太多,拘捕太众,蒋遂命胡建造徐州军人监狱。建成,胡逸民委俞永仁为监狱长。

蒋介石赏识胡逸民造监狱的才干,又命他建造汉口军人监狱,由湖北省主席夏斗寅拨款。此为他造的第二座监狱。建成后,胡荐其胞兄胡文通任监狱长。

1928年,胡逸民帮助蒋介石策动杨虎城部冯钦哉击败唐生智,瓦解了汪精卫企图联阎(锡山)冯(玉祥)组织扩大会议反蒋计划,因而更得蒋介石器重。蒋遂命他建造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此为他造的第三座监狱。造成后,他自己兼任监狱长。此时,胡逸民的典狱政治生涯到达了顶峰。其后,他屡遭厄运,坐了第二次牢,但促使他人生哲学有了转折性飞跃,在他一生历程中留下光彩一笔。

1933年9月,蒋介石纠集一百多万兵力,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1934年7月,因熊式辉进谗言,胡逸民被蒋召到南昌行营,训斥一顿,宣布撤销所有官职,当即被关押到南昌绥靖公署军法处北营坊看守所。这是胡逸民第二次坐牢。这一关,就关了近两年时间。

北营坊里吐衷肠

胡逸民落身“北营坊”,狱方不敢太难为他,因为他终究是典狱界的老前辈,让他在狱内可以自由走动。一天,狱内有些噪动,盛传押来了一名共产党红军领袖。胡逸民怀着好奇心,走去看热闹。果然他看到四位红军,为首一位穿着棉袄衣裤,身躯魁岸,气度不凡,估计是位领袖式人物;其他三位都带着伤残。因为作战,拘押中又遭虐待,他们衣衫褴褛,面色憔悴而带黑灰,但他们都意气轩昂。这给看惯了国民党败将伤兵的胡逸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第二天,胡逸民走去,隔栏相望,并主动与那位领袖式红军打招呼。对方不仅没有回应,而且用充满敌意的眼光对胡从上到下审视了几遍。他,就是被国民党官方报纸大肆宣传的共产党闽、浙、赣三省边区苏维埃主席方志敏。1935年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率部北上,在江西与安徽、浙江交界的陇首村同国民党军激战中被俘,后转辗关押到南昌北营坊看守所。蒋介石对此事很关心。胡逸民也知道了方志敏的来历,所以以后几天里又去看望了几次,双方都没有交谈。这样过去了近半个月。倒是国民党当局企图通过胡逸民从方志敏口中掏到些什么,所以看守所所长竟让胡逸民自由出入方志敏的囚室。久了,方觉得胡并不带有敌意,就与后者交谈起来了。

笔者收藏一份文字材料,实录了当年方、胡的交谈。这一珍贵的史料是胡逸民的侄子、浙江省黄埔同学会会长胡亚力先生提供的——

“我名叫永一(笔者按,永一,胡逸民的代名),我很同情你们,听说你们被俘,心中很是难受。我从前在‘清党时间曾经设法开脱了不少你们的同志——可爱的青年!”

“谢谢你!我们这次失败被俘,真是万分羞愧和懊恼。” 母文(笔者按,母文是胡给方取的代名,即“敏”字的拆开)慨叹说。

“胜败是兵家常事,失败并不是从你们开始,古往今来,并不少失败的人!” 永一只能这样安慰他们。

“不是那么说的,我们的军队,是应该胜利的,现在我们被俘,这不能不令我们极大的痛心!咳!” 母文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你们身边大概都已很困难吧?”

“我们身边是一无所有,但这并不要紧,我们向来就过着清贫的生活。永一先生,你如果有什么书籍,请借些来看。在牢里没有书看,真难过啦!” 母文说。

不久狱方奉国民党当局之命,将方志敏转移到一间“优待号”单独囚禁,并要他写材料,企图诱降。“优待号”正好在胡逸民单独囚室对面,互相都看得明白。新上任的看守所长比较好讲话,既然已有胡向方走动的先例,就乐得行个方便,让这个背景深远又脾气倔强的老牢头自由出入方囚室,而且昼夜不限。

这是转移后的第五个晚上,胡逸民来到方志敏囚室。他们谈着谈着,十分投契:

“先生,新来的所长答应我每天晚上来与你谈话。表面上是让我来做说客,实际上可以借这个题目来和你谈谈天。官厅正想重用你,关于这一点,你的意见以为怎么样呢?” 永一说着,看到母文在黄晕的电灯光下正在写作《我参加革命斗争经过略述》。

母文不禁大笑一声,说:“永一先生,投降那是大笑话。自从我们被俘入狱之后,在这个区域里实际观察之结果,更证明从前我们所做的事是十分正确不错的。我们这次遭到失败,只能归咎于我们领导的错误,绝不是客观环境困难到非失败不可的。我们都是革命者,既遭失败,自无他言,准备牺牲就是了。投降?革命者只有被敌人残杀,而没有投降敌人的。”

永一听着听着,低下了头。看到母文的床板沿用指甲刻着的“视死如归”四个字,猛然一颤,抬起头,发现这位年轻的共产党人颜面虽憔悴,但愁容全无,双目如炬,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油然而生敬意,就问:“你在写什么文章?”

母文微笑回答:“狱中无聊得很,不过将自己以前参加革命斗争经过随便写写罢了。”

“请你仔细写好来,不要随便…… ”

“仔细写好来有什么用处?反正是拿不出去的。”

“那暂且不管,不见得拿不出去吧?如果你信任我,这件事我就可以替你出力。”

“先生愿意替我出力吗?那我将努力地写好来。写多少,算多少,至死而后已。我愿我写的文稿在我死后能送交我的同志。”

“我心直口快,说到就要做到,请放心地写好了。”

“那我真感谢先生盛意!请问先生是为什么而入狱的?”

“说来话多了。”

忍见方郎作国牺

面对如此胸怀坦荡的共产党人,胡逸民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身世及入狱经过全都告诉了方志敏。当他讲到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并为中山先生执绋送灵,在北京香山加入国民党等情节时,方志敏热情地赞扬了他,为他今天坐牢愤愤不平。但是针对这次他自动来投狱——以忏悔罪恶这一做法,深不以为然,说:

“当然,我认为你过去的官僚生活,没有一件不是害人民的。只有舍弃自己一切,为贫苦大众的解放事业工作,才是正当途径。自己跑到监狱来悔罪,不过表示愚蠢罢了。我认为你真正的动机,还是上面所说的舍不得家资财产,不敢做‘违法的行动罢了。我们革命的人说话是很耿直的。请勿见怪。” 母文十分诚恳说。

“你的话我非但不见怪,而且认为是真理。我还要将我做过的事告诉你。” 永一激动地说。

像这样推心置腹的交谈不止一次。久了,胡逸民脚步不期然会走进“优待号”,两人目光相遇,似乎心灵交换一种意识,于是坐下来,随手取过一本书翻看起来。而这些书正是应方志敏的要求,帮助他从外面搞进来的。这时方志敏依然埋头奋笔疾书。灵感之泉源源不断,精彩文字从笔尖流向纸面,凝固于人间。《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十多万字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写出来的,乃至“永一”与“母文”的谈话,也写进了他的日记。当局来人询胡逸民“劝说如何”,胡淡淡一笑:“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喽。”

有一天,看守所内戒严,布满武装军警,气氛十分严峻,谁也不得靠近方志敏囚室,且在胡逸民囚室外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这种场面胡逸民见多了,轻笑一声:“不过是老蒋来了嘛。” 果然, 事后方志敏告诉胡逸民,蒋介石来看我了,开口称“先生”,命人打开脚镣。我回答很干脆:“你快下命令吧。” 蒋介石屈驾劝降彻底失败了。在方志敏讲述过程中,胡逸民不断嗤之以鼻,插了一句:“蒋某人很会做作,是不能相信他的!”

在一个平常的漆黑的夜里,胡逸民照例踯躅到方志敏的囚室。两人谈了一会儿,方志敏暗暗将一大包他的手稿(有的还是未竟稿)塞给胡逸民,双眼流露恳切之意,说:“先生,你一定会获释的。我俩总算有过囚友之交。我没有别的什么要求,拜托你,你出狱之后,将这些东西交给上海四川路的鲁迅先生。” 说毕,方志敏还专门写了一笺介绍信给胡逸民,以便带上见鲁迅。今晚,方志敏的言语举止很是慎重,阅历颇深的胡逸民心中明白,但又不便言破,更没有必要安慰,只有一字不漏记住这位大写的人的绝唱:

“我们许多谈话,不要外传,放在脑子里好好想想。”

“我未能完成宏愿。你今后走的路还长,望自重,要谨慎。”

“1935年8月6日……” 胡逸民晚年回忆那个一生难忘的时刻时写道,“方志敏被枪杀了。在生死诀别的一瞬间,我见他拖着一副沉重的脚镣,那坚定的眼神毫无半点恐惧之色,两眼多次望着我。我站在牢房门口,含泪相送,向方志敏告别。我是法官出身,执过朱笔,现在看到囚友赴刑就义,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时,胡逸民挥就七律一首,以作悼念:

伤心今日泪如丝,

忍见方郎作国牺。

三界英华今日尽,

一朝事迹夕阳知。

江山顿觉灵光灭,

草木同深陌上悲。

最是逢君偏易别,

泪痕犹染白杨枝。

方志敏牺牲后,胡逸民将烈士的遗稿藏在他床板背面,用绳子牢牢缚住,瞒过了狱警的多次检查。这年秋后,他由于右任出面讲情,亲家冯钦哉将军具保,得以获释。出狱时,他将方志敏烈士的遗稿藏在行李中携出。

出狱后,胡逸民遵方志敏的教诲,毅然决然不再追随蒋介石,过经商、农耕生活,以为自励自慰。

他当然把方志敏烈士的遗稿放在心上。在杭州休养了近半年,1936年他来到上海,但此时鲁迅已逝世。他不灰心,花了好大功夫,于同年11月18日,转辗找到著名救国会人士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婴。见面后,胡女士当即打开纸包,见一小卷稿纸上写有“可爱的中国”字样。胡子婴感到兹事重大,当即写了收条,并请胡逸民吃了中饭。嗣后,胡子婴将它转交宋庆龄。宋庆龄通过她的渠道送往延安。

共产党人座上客

胡逸民北伐之后历任芜湖审判厅厅长,江西省高等法院院长,江苏省第一模范监狱监狱长,中央军人监狱监狱长。他在任陕西省政府委员、杨虎城十七路军驻京办事处全权代表时,结交共产党人省府秘书长南汉宸和王炳南。不久,王炳南赴法国勤工俭学,杨虎城嘱胡逸民办理出国手续。胡不仅办好了手续,还资助了路费。王炳南在巴黎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一起勤工俭学,后转到莫斯科,就读于孙逸仙大学。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中共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驻京代表机构。常谓物以类聚,坐落在中央大学附近四牌楼其昌里4号胡逸民公馆的客厅,是为民主人士相聚的处所,出现了董必武、赵寿山等共产党知名人士的身影。还有一位中等个子、身着西装、手里常拿着《大众学习》杂志,伴着他的德国太太的常客,便是王炳南将军。于右任、邵力子两位国民党元老也是这里的常客。反蒋知名人士陈铭枢将军也常来胡公馆。客厅里还有一位年轻的客人,就是胡氏长子胡知原航校同学、空军八大队上尉飞行员刘善本。这年下半年,刘善本驾着蒋介石最先进的B-24型轰炸机投奔延安, 成了国民党空军起义第一人。

胡公馆客人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一直跟在胡逸民身边的胡岳宣就读中央大学,响应“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投笔从戎,中央军校14期结业后,即参加昆仑关大会战,惨烈异常。后任青年军二○三师少校营长。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蒋经国的预备干部局中校联络参谋,周末总在叔父胡逸民家里,因此结识了中共驻京代表团成员王炳南将军。他目睹国民党当局企图发动内战、荼毒人民、官僚贪污的现实,内心十分痛苦,打算弃军,到叔父的农场谋生。王炳南知悉这一情况后,反复教育、启发他“不要逃避现实”“要面对这个独裁又腐败的政权”“老蒋的国防部、小蒋的预干局就是你的战斗岗位”。经王炳南的介绍,胡岳宣于1946年10月秘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三野九兵团敌工部的序列。嗣后,他在贾亦斌将军的嘉兴起义、厦门解放战斗中发挥了作用。尤其后者,他作为厦门要塞炮兵教导总队三大队上校大队长,1949年10月17日率部起义,策应解放大军成功渡海,解放厦门岛。新中国成立后,他奉命在香港开展情报和突破美国禁运工作,做出不凡贡献。

就这样,胡公馆就成了惹眼的地方,保密局的特务去探头探脑,蒋经国眼红这座漂亮的花园洋房。胡逸民又一次得罪蒋氏父子。1947年,蒋介石借口胡逸民抗战时不随他去重庆,就抓他投进南京老虎桥监狱,令胡气愤的是竟将他与汉奸陈公博、周佛海、刘乙青、江亢虎、周作人等关在一起。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令。李宗仁把最后一些残军带走,南京顿成“真空地带”。关在老虎桥监狱中一部分要犯已被国民党当局带走,留下的胡逸民等无人过问。这时原杨虎城部三十八军军长、中共地下党员孔从周将胡逸民释放,安慰有加。4月23日,南京解放了。

叶落归根颐天年

新中国成立后,胡逸民一度到北京,由林伯渠、董必武推荐到中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常务董事。但这位年近花甲的风雨老人,心怀“我何人斯”,以“归老于农”为由,匆匆离京返宁。但在南京又日夜不安,于1950年端午节,偕长女陵宝(他有三子二女,陵宝为穆秀英所生)去香港。

1981年他91岁高龄,束装返内地,先在南京割治白内障后,终于回到故里永康,再也不想走动了。他情意缱绻地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山西村是我出生之地,门前山是我归宿之处,残骨更要安葬在故土……” 当地人民政府考虑老人乡间住屋过小,于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就在县城武义巷新建住宅楼中拨供一个大套间给他安度晚年。

走了近一个世纪坎坷历程的胡逸民先生,夕阳凡五年,浸沉于故土无限温暖中终其一生。

猜你喜欢

方志敏蒋介石监狱
监狱选美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欢迎你到监狱来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