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形势下的财务发展趋向

2016-05-24周巧春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改公益性财务

摘要:2016年是深化医改的一年,医改由此进入层层落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攻坚之年。在新的形势下,财务发展的趋向除了结合大数据背景进行一般财务指标数据的呈现,更应该从支付制度改革、信息化建设、财政资金的监督等方面做到重点关注,深入剖析。争取做到以政策指引方向、以制度规整方向、以监督矫正方向的三结合式的发展。

关键词:医改;财务;公益性;支付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2

现今新医改重点实施的阶段已经到来,医改的基本理念诸如:解决民众生活中日益增长的健康威胁、对于看病贵看病难的切实解决而非口头承诺、重新强调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保证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至关重要……等等已进入了各种不同执行情况下的实施阶段,医改的基本思路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由此对财务工作做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医改形势下通过财务管理的举措保证医院在维护公立性和提供更到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上的坚定决心。

一、通过紧密结合医改方向和目的来指导财务发展方向。

1.重新定位医疗单位“公益”性质的举措将带来一系列的价值取向变化。维护医院公益性在整个医改中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单纯的重新“提倡”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而是长期以来的制度造成并引领了医院向着把医疗卫生服务按商品来对待,由经济的手而非业务需求量来协调的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推高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浪潮,而以药养医和医保基金按项目支付费用的政策更加剧了医疗机构不可避免的偏向了大处方、多检查的误区,这是对卫生的定位决定了医院所采取对应的筹资政策:当强调商品性的时候,医疗单位自然偏向市场要效益;当现下强调公益性的时候,医疗单位偏向的自然是政府的财政资金。

2.政策的落脚点始终是各种具体项目以及实施执行的效果。明确了政策的取向,接下来很自然医疗单位将要调整相应的侧重点。不再强调市场的手段功能调节而是偏向具体的医疗服务即急难重症和分级诊疗后的疑难病症的救治上来,真正回归医疗卫生服务的本质。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业务考核侧重点也由“创收”转向医疗活动与医保政策的相符程度上来。跟着医保政策走,而不是跟着市场走。这将由内而外的影响所有提供医疗服务单位的对内对外政策,改变多年来的固有观念将成为重中之重。

3.政策方向定下来了,具体实施方式变化了,再之后如何监督医疗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效率就成为焦点。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医疗单位在医改政策下做出的改进,如何在医改制度下实行新的考核制度将成为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方面。

二、支付制度的改革对财务发展方向的影响

在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指出:“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基金预算管理,推进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工作,普遍开展按人头、按病种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付费方式改革。”,卫生部长陈竺曾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将“按项目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和作为国策已运行数十年的“以药养医”机制指为卫生系统两大“毒瘤”,提出要进行支付制度改革,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而在某些地区,过去的以药养医有15%涵盖了医院的所有支出,包括医护人员价值的不合理性也通过这15%来弥补。如何削减15%之前的利润空间,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与每位医务人员有切身关系的问题。2015年10月实行除中草药之外的所有药品零差率政策,医保支付方式相应的做出了调整。由此,医保中心由之前的“被动买单”变成了“主动下单”,规范临床路径后,规范药费和医疗费用不再是纸上谈兵式的悬崖勒马,变成了从源头进行控制的“牵头行为”。随着医疗行为的规范、医保基金的进一步加强管理,医院财务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废除以药养医之后出现的真空。补偿机制中,通过调整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医疗技术劳务价格所增加的收入与之前比较如何?是否能够及时落实、如何到位?落实的细则与可持续性的落实是否存在误区?社会与老百姓对待这一价格的提高了解程度是否足够是否仍存在疑虑?这些问题不再仅仅是医疗机构内部的问题,它与医改全局密切相关,不仅关系到医疗机构的每位从业人员,更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的是协调与整合的博弈。

三、《通知》中要求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由此医院的财务管理不再囿于小范围内的简单反映

“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促进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和综合管理6个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制定推进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措施。”意味着今后的大方向是大数据和云计算作为背景的数据整合分析,而财务管理在这方面能做的还很多。医院医疗和信息系统亟待解决的全盘整合和数据归集;数据归集之后的得到的资料能否如实反映群众就医的趋势和取向?医疗卫生工作重心是否下移、医疗资源是否顺利下沉?实行分级诊疗之后对综合医院的急重症接诊和疑难疾病治疗的影响如何?以及各个医院的数据以后如若与医保中心等系统对接之后,是否能对长期存在的急重症或无主病人的欠费问题有建设意义?这些都要求财务工作今后将不仅仅局限于本部门、本单位,有可能整合到整个城市、整个地区的大数据之中,为此在做好数据的真实可靠原则上,财务系统的对接和数据的共享将成为趋势。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踏上了实施的道路,此基础上财务对资金的管理尤为重要

根据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财政配套资金已经下发的、资质合格的医疗卫生单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正常地开展起来。培养了一批包括社会人员在内的住院医师,为“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打下坚实基础。与此相应的财政资金的配套管理、坚持专款专用,对资金使用的审核查验和根据培训进度随时监测资金使用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财政资金的使用关系着医改政策的实施程度,如若不管好用好将会变为又一轮的无用功,而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已经不起再一轮的重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不仅仅是简单的做账和提供明细供上级部门检查,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实时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向相关科室反应并协助解决可能存在的隐患,做好事前准备、事中监督工作的意义远大于事后的总结经验。

五、在注重发挥中医药诊疗特色优势方面,中医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应做好为决策建言献策的作用

《通知》中提到,“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社会办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研究制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医药诊疗和治未病的观念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天的文化传统优势和对固有人群的重要吸引力,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占有先天的心理优势。尤其在近年来抗生素被报过度滥用和西药长期使用的毒副作用日渐被认识到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注目在传统医学和中医药特色的诊疗上来。由此中医药服务的重新定价和服务类型的开拓、以及各种新型治疗方法的实践和研究将成为财务管理上新的侧重点。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形势下,医疗服务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紧跟政策抓住核心,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和制度机制,这还需要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实践来验证。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将其作为实行政策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坚持对医改核心精神的把握,在执行中不偏不倚,才能在医改形势下不失本心不忘原初,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令人满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34号.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作者简介:周巧春(1981-),女,江西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发展。

猜你喜欢

医改公益性财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水利财务
新医改制度下,建立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式探讨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医改中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