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研究
2016-05-24孙苏潘
孙苏潘
摘要: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地形复杂,经纬度差距较大,有着极其丰富的种植经验。中国很长的历史时期就开始与东南亚地区进行农业上的交流,作为最早对老挝进行农业投资的国家,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有着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企业;老挝农业发展;投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F33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中国1989年以来,一直是老挝最大的投资国家,对于老挝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业上的投资,需要中国企业和老挝政府要重视。
一、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的现状和有利条件
1.中国在老挝的投资领域比较广泛,但是对于具体的农业来说,中国企业对于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比重较低。于此同时投资的农业领域集中在种植业,现阶段投资逐渐多元化,但是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对于其他的林业、畜牧业等等在投资比例上相对有限。对老挝农业发展进行投资的企业很多实力相对不足,以民营企业为主,国企仅仅只有两家投入到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中,再具体的生产经营中,作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的对于老挝投资经营活动起着示范带动作用,民营企业则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弱,作用相对有限。
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主要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土地租赁模式、股份合作模式、技术扶持模式等模式。这些模式除了土地租赁模式都积极的进行技术、管理甚至是生产物质的直接投入,农业投资模式逐渐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2.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首先参与挝农业发展投资的中国企业一般以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的地方中小型地方民营企业为主,在企业的经营能力还存在问题,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跨境经营理念有待更新,跨境经营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企业违背市场经营的平等性原则,出现一些不正当竞争,一些企业不能充分考虑当地的因素,造成当地民众对于中国企业的误解。
中国对于相关企业的境外项目的贷款审批比较严格,审批程序较多,老挝本地银行实力相对有限,企业在出现资金短缺时,融资相对困难制约了一些企业的发展。一些中小民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明确的企业在老挝投资的战略规划,目标不明确,对于境外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不清楚,一些项目的决策存在随意性,没有相对的科学论证。另外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无可厚非,但是一些企业盲目的靠站境外项目,一切以利益为经营目的,对于当地的一些法律法规、社会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全然不顾,社会责任感差,投资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当地社会的融合,影响了整体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
与此同时,老挝国内市场较小,市场体系不完善,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够,金融市场不完善,农业仍然以自给自足为主,城市及其农业上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限制了劳务市场以及相关经济作物的种植,滞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大大增加了中国企业投资农业的风险,老挝劳动力教育水平、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不足,工作效率不高,纪律意识相对淡薄,企业很难制定有效的制度进行管理,严重影响相关项目工程的进度,国内引进劳力审批复杂,老挝的法律限制,这些都在限制着中国企业对老挝进行农业投资。
3.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的有利条件。老挝社会环境较好,经过中国企业和老挝政府多年的努力,老挝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另外,老挝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老挝有着优良的种植气候条件,但是在资金、技术、管理上存在缺陷,市场较小,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对于粮食的需求增加,而且中国在资金、技术、管理存在优势。两者可以发挥其互补优势,合作共赢。另外良好的地缘条件,为投资提供了便利。中国与老挝毗邻,中老边境线有710公里,两国边境地区的民族跨境而居,语言相通、社会风俗相通,于此同时,中国交通的不断完善也为两国的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两国的发展战略相对接,中国在新时期更加注重“走出去”的战略,2009年中老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一系列经贸合作文件的签订,保证了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
二、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建议
1.企业要不断规范其投资经营的行为,完善相关制度,更加注重投资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呢,强调合作共赢克服短视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经营,增加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和意识,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引进中国国内先进的管理经营的理念更加注重当地的社会状况,实现中国企业与当地环境的融合。
2.相关企业更加重视对于老挝农业技术、管理的投入,切实的解决老挝农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提升当地民众对于中国企业的认同感,有效提高增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充分发挥中国企业在农业上的技术性优势,增加吸引力,培养当地的技术人员,推动老挝农业的机械化,投入农作物杂交技术、能源技术等,吸引当地政府、民众与企业合作,真正的达到共赢。
3.企业应该重视两个归家的相关政策,树立风险意识,积极的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中国相关政策和当地政策的转关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息息相关,需要企业更加的重视,一些政策的引导要积极的利用。避免盲目投资。跨境投资行为,相比中国国内风险更高,相关企业需要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一定的防范措施。中国企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风俗,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相关公益事业,增强当时民众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面对新的形式,不断加强对于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发展的投资研究,化解投资困难,有效的推动老挝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毅.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探析[J].经济师,2012,07(3):78-79.
[2]曹路.中国与老挝对老挝农业企业投资合作的研究[D].同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