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银行的业务模式分析

2016-05-24姚远孙国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营银行业务个性化

姚远+孙国伟

摘要:2014年年底,我国首批获准民营银行试点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在经过深圳银监局的批准之后得以开业,这在我国金融市场内掀起了的极大关注。这意味着民营银行这扇封闭多年的玻璃门已经被打开了,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产业,也包括我国的国民经济都会得到新的发展动力。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民营银行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不少的地方需要探索和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对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及行业状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就其业务模式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银行;业务;个性化;优势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2014年7 月, 银监会批准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三家民营性质的银行进行筹建工作,正式对国内民营银行开启大门。同年九月,“阿里银行”也得到了银监会的批准,同期还有上海华瑞银行。民营银行试点的开启正值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开业伊始便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银监会也对我国的民营业务经营提出了相应的指导,主要是把握精准化定位、差异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构建合理的运营机制并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业务模式,帮助民营银行实现稳固性发展。

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行业状况

就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国有银行虽然位置十分重要、功能不可或缺,但国家银行业的主导力量已经是民营银行了。然而,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国有银行却牢牢把握这市场的主导,民营银行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例如,我国银行体系中的主流商业银行共有 373 家,其中超过 90%以上的银行股权都掌握在我国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和企业手中,民营比例微乎其微,真正属于民营性质的仅有平安银行与民生银行两家。然而,我国在当下所暴露出的经济结构弊端逐步突显,经济结构调整的呼声越来越大,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也逐渐成为我国的热点问题。据此,我国的民营商业银行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的作用被寄予厚望。

(二)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

在我国的地方金融业管理部门与银行机构监管部门的讨论和汇报过程中,提及频率较高的问题就是民营银行在与我国的传统地方性金融机构存在怎样的差异。在当下我国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银行业在利润和规模上的增长日趋缓慢,在面对日渐增多的调整和竞争中,若是新设的民营银行没有特色和差异性能否实现市场生存,完成自身对于市场结构的补充。这也从反面突出了民营银行的设立初衷,就是通过差异性和特色化的业务来完善金融市场,补充银行业中的国有成分所不能企及的部分。因此,民营银行业务的特色化市场定位和差异化业务模式便是当下民营银行所必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业务发展趋势

(一)突出灵活优势,发展客户个性化业务

就现阶段我国的银行业状况而言,作为主营业务的融资服务存在很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尤其是在面对中小微企业的过程中。然而,这类企业实现生产、盈利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就是其在所处市场中具备特色,具有个性化的业务或者经营,因此,在对其进行融资服务时,尤其是民营银行,应当突出自身在制度上的灵活性,优化客户的服务程序,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服务。

(二)重点发展小微业务

出于自身规模和品牌形象的限制,民营银行在对大中型企业的服务上并不能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抗争,因此小微银行业务才是作为民营银行应当主动争取的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国有银行往往在服务范围、员工数量以及规模上具有相对优势,所以民营银行应当集中应当现阶段小微业务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发展小微业务。

(三)积极把握局部化优势

由于我国国有商业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营业点遍及全国的大多数地区,而且对大型城市进行重点发展,不仅完善了对于主要街道的构建,而且在社区支行建设上也有很大程度的发展,加上这部分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也更高,民营银行要相对这部分地区发展居民用户相对难度较大。因此,我国的民营银行更需要在兼顾这部分业务的同时,将主要的力量投入到自身所处区域的县级区域当中去,依托城镇化的大趋势来发展自身的规模,走“城镇包围城市”的道路。

(四)着力于信用贷款业务的创新

贷款业务的开展主要依赖于对于申请人的信息掌握程度,这不仅仅可以提高贷款业务的回收,也是创新利率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这需要民营银行对于企业的信息进行不断的整合和挖掘,同时对社会信息的大环境进行完善。从短时间来看,民营银行主要利用人力投入进行信息开发,从长远发展来看,通过对于相应的信用类贷款产品开发才能实现真正的竞争。

企业信用状况的了解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判断,需要不断的进行信息完善,因此,企业的税务、流水、结算记录以及往期贷款状况等都需要进行收纳和分析。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主动介入到企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供应链的各个主体进行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并通过与海关、税务、工商等政府机构的系统对接,为其供应链管理提供金融及非金融服务,正越发成为银行业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民营银行可借助其大股东资源优势,先期在供应链金融、网商贷款等领域取得突破,并借助产品的创新迭代持续扩围客户群,实现业务的发展壮大。

三、结束语

民营银行的开放是对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转变,其发展前景及其所带来的行业性转变让人十分憧憬,然而,机遇所带来的挑战也需要各方面做好积极应对工作,同时也要对转变所引发的长期性波动做好准备,不仅仅需要管理决策层做好的制度和体系的构建,也要各从业人员坚定信心,把握好来自于法律的有力支持,全力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媛媛.民营银行未来发展的忧思、定位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34-38.

[2]袁亚兰.浅谈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J].品牌,2015,01:83.

[3]林琳.我国民营社区银行发展路径探析[J].河北金融,2015,04:24-26+29.

作者简介:姚 远(1993-),男,云南玉溪人,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民营银行业务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微信OA平台在办公业务中的应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试析农机驾驶证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售电企业的管理创新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