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探究
2016-05-24吕绍军
摘要:中办、国办《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因此,开展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应采用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前言
建设项目审计是关于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前期工作、实施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重在对领导者个人经济责任的评价和划分。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项目建设单位主要领导任职期间对投资决策、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和投资效益等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的载体就是投资审计,那么开展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就要围绕投资审计发现的问题评价和划分领导者个人的经济责任。
对建设项目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探索和创新,没有现成路子可走。结合某机场竣工决算审计,我们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此次审计的做法和尝试,笔者认为,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抓住投资决策、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和投资效益四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审计方法对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上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一、投资决策环节的审计方法
投资决策是决策者综合分析各个候选方案的优劣,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从近几年的投资审计结果看,许多项目存在前期工作深度不够,项目决策不科学等问题。一些项目根据领导喜好或是盲目模仿进行决策,导致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最终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如我市前几年新建的玻化砖项目由于前期工作缺乏深度,对后期市场预测不够,使得项目竣工之日便成为停产之日。
审计时,一要依据国家宏观投资导向、产业调控政策等,检查投资决策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可行性研究是否客观可靠。二要看所选项目是否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分析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能否满足相关要求。三要重点审查项目负责人是否把好投资决策关,是否存在以项目通过审批为目的可行性论证;对项目存在的风险是否有足够的预测并制定了应对措施;对不同的方案是否进行了比较,并对采用的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和划分领导者的经济责任。
二、项目管理环节的审计方法
项目管理环节的审计应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验等方式,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领导者的经济责任。在这个环节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计和分析。
(一)从项目管理人员的组成情况看项目管理水平
由于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建设项目专业技术含量高和项目管理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建设管理经验,或者各单位抽调人员组建“项目部”进行管理,项目主要负责人一般由单位或政府领导担任,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难以对进度、质量、投资和安全等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控制,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问题不断。
(二)从“三边”工程和“超概”现象看项目管理情况
项目核准或备案后,建设单位应该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但许多项目往往在设计深度不够的情况下开工,形成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施工中设计不断变更,标准不断提高,对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缺乏有效论证,对变更造成的经济损失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导致投资严重超过批复的概算。
(三)从招标活动看项目管理情况
通过审计工程施工、设计、监理和物资采购是否依法履行招标程序,揭示招标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分析项目负责人是否利用职务之便干预工程发包,并对其在招标活动中的行为及责任作出客观评价。我们在某在建项目审计中发现,建设单位在没有进行招标的情况下购进了大批并不急用的通用电气设备,且价格平均高出市场价50%。
(四)从工程质量控制看项目管理情况
通过审查项目验收文件,看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通过审查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书和工程款流向,看施工单位是否越级承包工程和非法转包工程;通过审查施工单位购入材料检测报告和设备合格证,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情况;通过审查监理日志,看监理单位是否认真履行职责。
三、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方法
资金使用是指建设单位是否按照项目批复概算内容使用资金。审计时应注意分析项目实际投资额与概算的差异,对照实际建设内容和批复概算内容的差异,发现建设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资金使用环节对领导者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和划分时,应重点审计概算调整、工程设计变更、材料代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违规建设楼堂馆所、违规购置车辆、滥发奖金等情况;有无损失浪费,并分析其原因。
四、投资效益环节的审计方法
投资效益环节的审计主要是将项目预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效益进行对照,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对项目的各类效益作出正确评价。
一是审查项目是否如期竣工。建设工期是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比较项目实际建设工期与计划工期,找到建设项目时间管理的差距,评价建设速度对投资效益的影响。二是对照预期财务评价指标和项目运营后的财务指标,分析和评价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三是将可研确定的社会效益、环境影响指标与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上分析和评价结果便可以确定项目负责人在投资效益环节的经济责任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探讨可知,对建设项目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应在投资审计的基础上进行并融入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确定审计方法,既对项目建设情况作出正确评价,又对项目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作出正确评价。这样既节约了审计资源又满足了不同部门的要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今后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吕绍军(1967-),男,工作单位:内蒙古乌海市审计局,工程师,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