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电影里、在小说里,引力波早已大显身手

2016-05-24

十几岁 2016年2期
关键词:索恩罗家伦引力波

在电影里、在小说里,引力波早已大显身手

虽然引力波刚刚才被科学家发现,但在文化圈,引力波早就不是新鲜事物了。在不少电影和书籍里,引力波已经大显身手了。

《星际穿越》

科普读物

讲电影《星际穿越》之前,必须先讲一讲这部电影的科学顾问——大名鼎鼎的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他同时也是LIGO项目的创始人之一。在电影最初的剧本中,是有引力波内容的,但《星际穿越》导演诺兰认为剧情太过复杂,不想让观众“烧脑”得太过火候,最终删掉了引力波,现在想想很是可惜。

电影虽然删掉了,但在基普·索恩的同名科普著作《星际穿越》中,有一大段讲述了引力波,并有人类在观测引力波时意外发现了虫洞的设定。

在电影《星际穿越》于2009年上映的时候,索恩预计人类会在10年之内首次实现对引力波的观测,因此他在电影设定中,把发现虫洞的时间安排在了2019年。现在,我们比索恩的估算提早了3年。

《三体》

小说

在2015年获得雨果奖(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的《三体》里面,人类用来和三体星人抗衡的武器,就是引力波发射装置。在小说故事里,主人公罗辑发现“黑暗森林”法则之后,威胁三体星人要将对方的星空坐标通过引力波广播出去,将对手暴露在更加凶险的未知敌人面前。三体星人因此就范,和人类达成了和平。

实际上,《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并不只在这一部作品中引入了引力波的概念。在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朝闻道》中,引力波同样成为了在宇宙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人类接触到的高等宇宙文明,就是通过破译引力波,获得了宇宙终极问题的答案。

《星际迷航》

电影

在科幻美剧和系列电影《星际迷航》里,各个太空文明的飞船,是通过“曲速引擎”在星际空间里来回穿梭的。这种引擎通过弯曲飞船前后的空间,达到光速移动,甚至超光速飞行的效果。

虽然是上世纪60年代的科幻设想,但在上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引擎其实并不违反广义相对论中“光速最快”的限制。而到2008年,美国贝勒大学的物理学家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巨大的能量实现对空间的弯曲,进而使曲率引擎成为可能。

《抽屉里的青春》

小说

《抽屉里的青春》选编了著名科幻作家吴岩早期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其中《引力的深渊》在三十五年前非常前瞻性地将主题瞄准了引力波。文章描写了中国邑东山区神秘地出现了一个类似于黑洞的超级引力源,造成过往的飞机频繁坠机,在经过追查后发现原来是科学狂人伊立鑫研制出的引力波武器,最后在一番激烈争斗后,狂人玩火自焚,一命呜呼。该文在题材超前的同时又充满了那一个时代科幻小说特有的科普风格以及积极乐观的精神。

《信使》

小说

《信使》是青年科幻作家肖也垚的一篇科幻新作,原载于《科幻世界》2014年1期。纽约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科幻杂志总是收到一位神秘怪客的大量投稿,小说质量颇高,故事曲折离奇,而蹊跷的是投稿邮件的时间显示为未来而地址完全查无此人,充满好奇心的小编一步步寻找这位横空出世的科幻大师的面目。最后谜底揭晓,原来这位大师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他将创作的小说通过引力波向我们宇宙发送,并被LIGO探测器捕捉,引力波探测人员恶作剧般将其投稿。

参与发现引力波团队合影,前排右一为罗家伦。

延伸阅读

发现引力波的美国团队中有个广州学生

他说:做这事需要信仰

文/综合大洋网

在发现引力波的LIGO团队中,有一位目前仍在读大四的“广州仔”——就读于美国卡尔顿文理学院的罗家伦。

罗家伦2012年毕业于广州天河中学。大二时,他开始跟随研究团队寻找“引力波”。罗家伦介绍,前前后后有上千人参加了探测引力波的工作,而他所处的团队有50余人,主要负责探测器测量的数据处理。

在LIGO升级之前,罗家伦所在团队已经尝试寻找第五次和第六次数据中的引力波;设备升级后,他们将重点放在寻找引力波的光谱对应物,力图提升引力波的信度,并最终找到了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找引力波的过程持续了几十年,我认为做这件事是需要信仰的。如果你是坚定地相信相对论,相信引力波的存在,那么能否探测得到只是时间问题。”罗家伦说。

猜你喜欢

索恩罗家伦引力波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意识内在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破镜
发现引力波
商品价值交换的现实抽象与先天观念综合
罗家伦:登门求贤彻夜不眠
初恋“索恩”,情债难偿一地狼烟
罗家伦的倔劲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跟尼赫鲁较真的中国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