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火会污染空气吗?

2016-05-23林晋鹏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2期
关键词:战乱二氧化氮战火

林晋鹏

监测战乱地区的空气

了解国际时事的人都知道,叙利亚在2011年3月抓捕了一些在学校的墙上绘画革命口号的青少年,从而引发了大规模民主抗议活动。由于政府的强力镇压,这次活动很快演变成了全国性的武装反抗,叙利亚从此进入战乱时代,至今未能平息。

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这场战乱,而科学家的关注点却与众不同,他们发现这正是观察人类冲突与空气污染之间关系的绝佳机会。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从战乱开始以来就一直记录叙利亚的空气变化。

你也许会认为,在叙利亚的动乱时代,各种炮弹引起的战火,烧毁了很多东西,肯定也产生了很多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那里的气候环境一定会很糟糕。但是,事实可能却并非如此。

令人意外的空气

最近,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公布了他们自2011年以来在叙利亚主要城市记录到的空气变化数据,结果出乎意料,自那时到现在,该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氮竟然下降了40%~50%。而在此前,2005年到2010年间,叙利亚主要城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都在增加。

其实,叙利亚并不是孤例。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研究人员发现,直到2005年,该国的空气质量都比较好,二氧化氮排放量持续减少。

我们知道,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那么,炮弹横飞地区的二氧化氮怎么反而减少了?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迁入的人口明显增多。例如,黎巴嫩在2005年到2013年,其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增加了3%-4%,尤其在首都等大城市更为明显。而在2014年,该区域的排放量更是犹如火箭般的蹿升到20%~30%,究其原因,逃离叙利亚的400万难民有120万逃往了黎巴嫩,使该国的社会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所变化。

经济与环境的相反相成

这样反推过来,我们就明白了:汽油、燃煤等才是二氧化氮排放大户,炮弹并不增加多少二氧化氮排放。战乱之时,人们纷纷逃离家园,经济活动停滞,才是二氧化氮减少的根本原因。

我们再来看伊拉克。2005年战争结束后,该国的人员回流,GDP不断增长,其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耗,导致了二氧化碳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二氧化氮更是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在不断增长。2011年后,伊拉克国内动乱再次加剧,使得大量人口逃亡,该国的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又开始逐步下降。

战火竟然让空气质量好转,这确实具有反讽意味。这也证明了空气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只要经济繁荣,空气污染就不可避免底相伴而来。可以佐证的是,如果联合国对一个国家实施制裁,导致其经济活动受阻,那个国家的空气就会好转起来。例如,伊朗在2006年和2010年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导致了其GDP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自2010年以来,伊朗的二氧化氮排放量以每年4%的速度在下降。

这样看来,空气污染虽然令人烦恼,却也证明了我们生活在经济繁荣的社会中。毕竟,即便空气质量改善了,人类冲突却会使国家千疮百孔,战火绵绵,社会动荡,这也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

猜你喜欢

战乱二氧化氮战火
Searching for lost daughter 战乱分离母女终团聚
家乡的新“战火”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6年战乱
逃离家乡
CCQM-K74国际比对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量
在战火中诞生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