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数据对比下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6-05-23李宗锦
【摘要】连篇累牍的文字,对宏观经济的表述往往是苍白无力的,数据的对比和数理化表达才是动人的;本文试以近三年(2013~2015)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资料来源,用最关键的GDP、CPI、失业率、通胀率数据的对比和适当的数理工具来解读,以期对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无疑对未来每个人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GDP;CPI;失业率;通胀率
一、数据对比:
1、GDP增速目标:7.5%~7.5%~7%
多年都是评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标GDP一路下滑显示了中国决策者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并非只在乎速度,其宏观经济原理在于:GDP作为衡量一国产出水平的最重要、最普遍的宏观经济指标,其本身是有缺陷的,由GDP的决定式:GDP=∑PiQi可知决定GDP的因素只是价格水平P和产量水平Q,但GDP并没有对产量Q的生产成本C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而仅仅认为其生产的成本可以体现在其市场价格P中;然而,为了高的生产活动诸如赌博、高额垄断以及为了从事产量Q高而进行的诸如黄色交易、对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真的会使得我们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1968年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在竞选总统时,就曾慷慨激昂的批评了这种经济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做游戏的快乐。他也没有包括我们诗歌之美和婚姻的稳定,以及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和我们对祖国的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美国人的一切,但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一个美国人为骄傲。”
2、CPI增速目标:3.5% ~3.5%~3%
CPI作为与广大消费者最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下降0.5%个百分点表明中国执政者对日常消费品的重视程度,也显示了中国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能力,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的诸多有利条件如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等。而我们知道,CPI的计算方式是采用拉氏指数(LP=∑P1Q0/∑P0Q0)这种计算方式是以基期产量为固定值反映物价变动的幅度,其相对优势于帕氏指数之处就在于基期交易量是早已存在的因此便于统计;但这种统计方式的弊端在于会由于忽视消费者的替代效应而夸大生活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排除偶发性的市场波动或局部供求失衡,中国宏观经济总体来看消费者生活成本还处于一个可控区间;也表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用于刺激经济增加就业采取的较为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随着生产能力的逐渐恢复得到缓解,我们应当看到央行和财政部门在这几年里的积极措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领域等薄弱环节倾斜、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控制地方性政府债务水平,严把钱袋子;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
3、失业率控制范围目标:<4.6%~<4.6%~<4.5%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和各种服务业的成长,诸如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不断调结构、稳增长来保证就业岗位以实现充分就业;而奥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y-yf/yf=-a(u-u.),其中,y为实际产出,yf为潜在产出,u为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a为大于0的参数。奥肯定律的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若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一定的GDP增长速度对控制失业率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回到我们最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上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短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负相关关系,这条向下倾斜的线性函数刻画了决策者在失业和通胀问题时的棘手与无奈,虽然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会因为预期的作用自我修正,工人也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以使得其自身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完全一致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并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此时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成了一条垂直于横坐标轴的直线,但是,考虑到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决策者不可能等到那个没有任何时间限制的“长期”,这种货币中性的理论也许只适合教科书式的论述,正如29年大萧条中凯恩斯那句经典名言一样:‘在长期中我们都会死,但如果经济学家的作用仅仅是告诉人们我们都会死去,那未免就太简单了,有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对未来的预判和对未来危机的调控,这时,政府的作用就随之显现了出来。
最后,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他那本伟大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开篇词说的话:“经济学是一门容易的学科,但却很少有人能出类拔萃!对这个悖论的解释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同时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和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着眼未来而研究现在并考虑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坚定而客观的情绪,像艺术家一样超然脱俗,有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同样,思考当下中国社会的经济问题也不得不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3]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第九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5]弗利德雷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译林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宗锦(1996~)、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贵州大学、本科、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