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化进程中的作用浅析
2016-05-23向成和
向成和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基础,是改革发展中农村向新农村进军的领导组织。农村社会化进程中,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且呈多元化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会组织化的引领,对党的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化
新形势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并呈现出多元化、“去行政化”、相对独立性新特点。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依赖 “行政资源”实施领导行为、实现领导地位的领导模式面临极大挑战,进而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为此,基层党组织必须正确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化进程,发挥其对社会组织化的引领、凝聚作用,强化党组织执政基础,增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一、农村社会组织化分析
(一)农村社会组织化可以减少组员的社会边缘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心理学和社会实践都证明:社会个体融入社会,人尽其才,所得与付出对等,就会形成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不会形成负面情绪,即或是形成一定负面情绪,所在的社会群体就会帮助化解。村民通过参与经济、文化等多种形式的组织,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生活地域、近似的生活习惯、共同的利益价值追求,决定组员有着共同的话语、对组织的向心力,所以,增强了社会组织对一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就增强了组员对一级党组织的认同感、凝聚力。
(二)社会组织是村民利益诉求表达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化、显性化,而利益诉求机制的不健全、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职能部门工作缺位等情况下,作为单一个体存在的村民面对庞大国家机器进行利益表达就显得非常困难,导致其利益被漠视,继而形成负面情绪,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村级社会化组织相比于个体村民,在代表所在组织的共同利益方面,相对而言更有利于与国家机器沟通,更能有效地解决组员的相应利益诉求。
(三)社会组织有利于增强组员社会化、现代化能力。借助组织平台,组员会增强掌握信息化、抗击市场冲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能力,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得以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增强对一级党组织、政府的向心力。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现状分析
围绕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三项主要工作,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化进程中的主要职能工作。现实中,党组织凝聚力弱化有诸多原因。党组织凝聚力弱化客观因素分析。地域分散、干部人数少、待遇低、行政政策、国民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形成凝聚力弱化的重要因素。恩施市农村党员住地分散,且年龄偏大(恩施市三岔乡莲花池60岁以上党员占全村党员数2/3),从安全因素考虑,召开必要的党员大会,即使车接车送也无法召集全部党员开会;对有些居住地太过偏远、年龄大的党员只能是让其知晓党的重大活动,无法对其进行具体的党员教育培训;恩施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17个乡镇(办)下辖172个行政村、36个社区,每一个村都是由原先的几个自然村合并为1个现有村,包括村委委员在内的村干部只有一千余人,面积大、干部少,农业税免除、农林等补贴直接到农户账户、村干部掌握有关政策的不全面、村干部待遇低而任务重等因素导致干部和群众联系比较少,出现党员干部“不知道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说什么做什么”,群众对干部“有房有地不靠你,有吃有喝不求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纠纷就找你,出了问题就骂你”现象。
行政政策不接地气等原因削弱党组织凝聚力。恩施市2015年的农村低保政策有14道门槛,限定只要涉及其中一条,村民就不能享受低保。比如家中有打工收入的不能纳入低保户,而实际情况是作为最主要经济来源的打工经济收入,也并不能保障其必须的家庭生活用度,客观上造成困难户对低保政策持怀疑态度、对村支两委的不信任。
三、正确认识、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组织的关系
(一)正确对待农民组织化。农民组织化有利于农业市场化、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村民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各项合法权利,有利于乡村治理;自信面对农民组织化,基层党组织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拥有比较丰富的公权力、公共资源、组织资源。
(二)引导农民组织化,实现社会治理创新 。保障和支持农民实现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获得农民支持和认可;引导、支持、协调和服务农民组织建设中实现自己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农民成为社会治理主体,群策群力创新社会治理。
(三)寻求党组织建设和农民组织建设的契合点,实现多赢局面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组织同处乡土社会,二者具有极大的“最大公约”组织目标。前者的组织目标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后者的组织目标是满足组员合法权益的需要;组织成员的重合形成农村基层二者同比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3、二者具有较强的资源互补性。农村社会化组织所在的组员是基层党组织重要的群众资源,也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群众资源。而对于农民组织来说,接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就可以获得政治资源和组织价值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加强农民组织之间的联系,从而共享本村内的各种资源,共同发展。
(四)支持和推动农民组织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农民组织发展不够平衡、经营管理有待规范,社会及市场的对接能力欠缺,这都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农民组织的管理和引导,采取宣传鼓动、政策推动、典型带动、培训指导等方式,搞好服务扶持,帮助农民组织解决实际困难,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民组织建设共生共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结语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民组织化,二者组织目标的最大公约数决定二者的建设具有共生共赢的逻辑基础。正确认识、引导、扶持农民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在满足农民组织组员各方面需要的同时,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的职能作用,实现多方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任远.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和诉求机制[J].探索与争鸣,2016(01).
[2]张志明.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党建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