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莫高窟第98窟《报恩经变》研究

2016-05-23邵强军

关东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经变邻国太子

邵强军

敦煌莫高窟第98窟《报恩经变》研究

邵强军

莫高窟第98窟是敦煌曹氏归义军时期首任节度使曹议金出资营建。文章主要以文献学和图像学的方法,对第98窟《报恩经变》中的《孝养品》和《论议品》图像进行了释读,经过与同类题材的对比分析,发现此两品中表现出一些新的图像特征:《孝养品》中对太子割肉、奉二亲肉、刮余肉等情节置于图像主体位置以重点强调;《论议品》中众太子不但绘成未出家的形象,且着重表现相师为众太子卜卦的内容。这些图像特征不见于莫高窟其它同类画面,它们集中表达了“忠君报国”的思想,这与曹氏归义军初期政权的现状密切相关。

敦煌;第98窟;报恩经变;曹氏归义军

《大方便佛报恩经》又称《大方便报恩经》《报恩经》(下简称《报恩经》),其有两种译本,一卷本古已失佚,现存七卷本(失佚人名,出东汉录)。七卷本是由汉僧截取、割裂、增删、改写和辑录《贤愚经》《涅槃经》等经中的相关经品而成的伪经,成经年代应在宋梁之际(445-516年)。*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5页。敦煌壁画中的《报恩经变》是依据七卷本《大方便佛报恩经》绘制。据现有资料记载,《报恩经变》很可能最早出现于初唐时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记载了高僧玄奘在唐高宗656年佛光王满月时进“《报恩经变》一部”,此处“一部”是指变相还是变文,学界存在争议,松本荣一最早认为是变相,潘重规、李永宁认为是变文,他们把“一部”当作文字著述,王中旭认为是变相,并给出了三点原因([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刊,京都:法藏馆,1937年,第165页;潘重规:《敦煌变文新编》,《幼狮》第49卷第1期,第43页;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第197页;王中旭:《敦煌吐蕃时期阴嘉政窟〈报恩经变〉研究》,《美术学研究》2011年第1辑。)该经变现存实例仅见于敦煌和大足两地。敦煌石窟中的《报恩经变》最早出现于盛唐末(如第31、148窟),随后不断盛行,吐蕃时期达7铺,归义军时期达26铺,直到西夏、元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消失。重庆大足宝顶山现存南宋时期的两例石刻《报恩经变》,分别是大佛湾第17号和小佛湾第9号,内容完全一致,仅画面大小相差悬殊,是中原汉地仅有的两例实物遗存。两地在《报恩经变》中所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在敦煌多以忠君报国为主旨,而大足是以孝道为主题。敦煌壁画中大量出现《报恩经变》与当地时代历史背景息息相关,而大足石刻《报恩经变》中增加了敦煌壁画中不曾出现的其它孝道内容,如“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释迦为睒子行孝”等。学界对于敦煌《报恩经变》的研究,主要结合其所出现的历史背景,比如异族的统治或是新政权的建立等进行探讨。*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收录于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结合历史背景,从民族感情的角度解读了盛唐末、吐蕃、张氏、曹氏归义军时期《报恩经变》的意义和作用;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木与疑伪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五章第三节中,也从民族情感的角度解读了各个时期《报恩经变》的意义;中央美木学院刘颖博士论文《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第五章专门论述了吐蕃时期的《报恩经变》,认为其既表达了报亲恩,同时亦体现了报君恩的思想,包括唐朝皇帝和吐蕃赞普。莫高窟第98窟作为敦煌曹氏归义军初期首任节度使曹议金的功德窟,窟中《报恩经变》同样体现出其时代特色。现结合该经变中《孝养品》和《论议品》的图像特征,对其所要传达的特定思想进行阐释。

一、第98窟《报恩经变》的内容和特点

《报恩经变》位于第98窟主室南壁东起第一铺。该图像以主尊说法场面为主,主尊顶上瑞云中化现四方赴会诸佛,中间一组瑞云上绘一饰有华盖的榜题曰“报恩经变”,点明主题。佛殿外周围两侧围绕诸多赴会听法的菩萨和天王等。说法图下部正中绘婆罗门子孝养父母等故事。经品画绘于四角:左上角《亲近品》,右上角《论议品》,左下侧《恶友品》,右下侧《孝养品》。其中《孝养品》和《论议品》表现出一些新的图像特征和现象,现结合榜题首先对这两品进行释读,以找出图像中的特殊现象。

(一)《孝养品》(图1)

图1 莫高窟五代第98窟《报恩经·孝养品》图像及示意图

1.内容释读。

榜题1:尔时,守宫殿神语大王,罗睺/大臣,心生恶逆,谋夺国位,/太子夫人……

图绘一守宫殿神乘云至城中,向安然坐于殿中的小国王告知大臣罗睺叛乱,让其赶快逃命。城外两位身穿铠甲、手持旗帜的将士正骑高头大马飞奔而来,旗帜迎风招展、马蹄腾空、马尾上扬,营造出叛军立刻将至的危险情境。此叛军画面只在莫高窟第85窟和第98窟进行了绘制。

榜题2:……启告□/……时

榜题叠压在宫殿上,但未绘有画面,依据经文推测,可能是小王被告知叛军之事后,回到宫内又告知夫人和太子须阇提详情。

榜题3:夫人□□□欲父□……/不□□处有□□□□□□/……献二亲……

图绘小王、夫人及太子并排而立,皆双手合十并抬头作祈祷状。画面表现的当是小王等仓皇逃出城后误入十四日道,所带粮食已用尽的茫然无助之状态。显然画面情节与榜题内容不符,榜题描述的当是太子须阇提割肉奉二亲的画面。此榜题放错了位置。

榜题4:尔时,太子出有其二路,一□□□/日,时太子如(入)十四日道,粮食俱□,/去死不久,非□困苦时。

图绘小王和夫人,并不见太子,画面与其下邻国国王等出城迎接他们的情节相连,当是小王和夫人告别太子后将至邻国的情景。此画面与榜题内容不符,榜题4的内容当是榜题3画面的内容。此处榜题也放错了位置。

榜题5:夫人太子白父王言:“王若煞(杀)母,/何处有子噉于母肉?”

图绘太子须阇提为二亲献肉的画面,而榜题描述的是因食物用完,父王欲杀母亲,太子劝父的情节。此处榜题题写有误,根据故事的推进,当是与榜题6的画面密切相关。

榜题6:尔时,太子谏父王曰:“若断此命,/血肉自臭烂,唯须父母莫煞(杀)此身,/王若违者,非慈父王,乃不逆意。”

图绘父王右手欲拔刀杀母,坐在对面的母亲身体微微向后倾斜,受到惊吓,坐于下方的太子正在劝说父王“何处有子噉于母肉?”这正是榜题5所描写的情节;接着太子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割己肉来奉二亲,并为保持肉不臭烂,谏父王勿一次性杀死我,而是以每日割三斤肉,三人各吃一斤以延续生命,这正是榜题6所描述的内容。

榜题7:时王子即割见(鲜)肉,用济饥乏,子白父/言:“莫断命,侣(屡)取其肉,命断肉坏,/命得久长。”

图绘两个情景,由榜题隔开,左边绘太子须阇提正坐于石上割右腿肉,并不见榜题中所述其父王割子肉,并有鲜血喷射而出,这是以往同类题材所没有的特征,将太子流血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右边绘太子双手捧肉,跪地献于二父母,并再次强调父母勿一次性杀死,可日日不断取肉,以保持血肉新鲜。上述标错位置的榜题3中有“献二亲”,当是此右边情景的补充。

榜题8:太子身肉□尽,□人母相□□/余□肉身,三分赐一,苟存□命,/父母得济,三□□一,父母□□时。

图绘太子割肉二日食尽,再次陷入饥乏之困境,太子父母瘫坐于地,太子要求父王割取骨头肢节间的余肉,三分各一,得以活命。

榜题9:时太子身□不□□动不得,/住地手□□□□百俯□□□父/母二亲……

图绘太子瘫趴在地而不能动,与前行的父母告别,母亲回望,表现出依依不舍状。

榜题10:尔时,帝释化作师子、大虫,太子前/来去,欲搏噬太子,微语:“要我随意。”/诸□言:“我是天帝释,故来试卿。”

图绘两个情节,由榜题隔开,右边是太子双手合十,盘坐于地,其头顶有三只大鸟飞走,当是太子发声立誓愿,惊扰禽兽四散驰走的画面,榜题中未描述此情节;榜题左边太子面前现狮子、老虎各一只,当是帝释天化作狮虎试探太子。随后,太子誓愿打动帝释天,使太子身体恢复血肉之躯。

随着故事的推进,当是小王与夫人来到邻国受到迎接,并讲述太子须阇提以血肉孝养父母等事情。整幅《孝养品》画面左边绘一邻国城池,城门口是领国国王、夫人及二大臣迎接小王与夫人的画面,城里画是小王向邻国国王讲述须阇提割肉孝养二亲,由此感动邻国国王,并愿举四兵帮助复国等内容。不解的是这些画面都没有相应榜题。

榜题11:时太子欲他国来时,彼国王/遣使迎太子时。

图绘邻国国王正吩咐一屈膝卑躬的使臣迎接太子,使臣后立一骏马。

榜题12:尔时,大王见太子来至其国,与/诸夫人出其宫门迎接太子时。

图绘邻国国王、夫人及二大臣于右边城门口迎接太子的到来,太子正跪地拜谢。

故事的最后是因太子须阇提血肉报恩之福德力,感动邻国出兵相救而复国,图中省略。

2.图像特点。

第98窟《孝养品》图像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太子须阇提为了父母能到达邻国,并能求得救兵复国的终极目标,将割肉、奉二亲肉、刮余肉等关键情节表现在了图像的主体位置,对这一部分内容的重点强调,表现出太子须阇提为了父母的生命,更为求得救兵能顺利复国的目标,敢于奉献和牺牲自己血肉之躯的精神。而将父母来到邻国并受到迎接、在宫内谈话等画面置于图像边缘位置,并且不题写具体榜题,显然是对这部分情节的弱化,以免喧宾夺主。

第二,图像中添加了经典中没有的两个情节,即邻国国王遣使迎接太子(榜题11)、邻国国王夫妇及大臣在城门口迎接太子到来(榜题12)。经典中所述太子是父母在回国的路上遇到的,而经变图像中,太子是通过邻国国王和使臣的迎接而至其国。邻国国王有感于须阇提血肉报恩之事,派遣使臣寻找和迎接太子,这是对太子报恩事迹的肯定;邻国国王等在城外迎接太子,太子跪地拜谢,这是对迎接自己而感恩,更是对愿意帮助自己的父母复国而拜谢,进一步突出太子的报恩善行。邻国国王夫妇、大臣及使臣对太子须阇提的礼遇,是通过他国权贵对太子以血肉孝养二亲之德的再次肯定和强调,是对太子报君亲恩的升华。

(二)《论议品》(图2)

图2 莫高窟五代第98窟《报恩经·论议品》图像及示意图

1.内容释读。

榜题1:尔时,一雌鹿产生一女时。

图绘一仙人、一只鹿、一女子均立于河边,内容表示的是南窟仙人在河边洗衣、洗脚、小便,位于河下游的雌鹿正在低头喝水,于是将仙人衣垢、小便一同喝下,数日后产下鹿女。

榜题2:其鹿女渐大,年十四,其父爱念,/使女往诣北窟取火,步步生花。

图绘一山,当是圣游居山,山下一草庐,当是南窟仙人的草窟,草窟旁有一女子,当是鹿女,地上生三朵莲花。内容表示的是南窟仙人将鹿女养大,让其去北窟仙人处取火,其每走一步,地上便生出莲花。

榜题3:时波罗沙门入山游猎,见其鹿女/步步化出莲花,颜容殊妙,状为夫人。

图绘两组画面,均绘国王、鹿母夫人及大臣乘马前行。一组靠近仙人草窟,当是国王入山游猎见到鹿女,求姻缘成功后离开的情节;另一组靠近王城,当是国王及鹿女等来到王城的情节。这两组画面前后紧密相连,共绘出十匹马,显示出嫁娶场面的宏大,也反映出波罗奈国兵强马壮的军事实力。

题记4:尔时,□鹿女就北窟时。

图绘国王、鹿母夫人及大臣至后园游乐,看到池塘中现一朵奇异大莲花,鹿母夫人双手挽起衣裤,入池塘前去观看。图像与榜题内容不符,图像表现的是波罗奈国后园发生的事情,而榜题所描绘的是圣游居山发生的事情,此处榜题放错了位置。

题记5:尔时,……莲……/欢……

图绘一大莲花长于池中,一女子立于池中莲花旁。内容表现的是鹿母夫人池中观看莲花,发现此莲花有五百叶,每一叶下有一男童,并将所见告诉站在岸边的国王及诸大臣,国王甚是欢喜。

题记6:鹿女夫人还宫时。

图绘一城池,当是波罗奈国,城内殿中坐国王,其阶下右侧立两大臣,双手合十;左侧立两男子,一前一后,着装冠式与大臣有别,双手持物于胸前;殿前分两排站立六个男子,双手合十,面朝国王左侧的两男子,他们形成互动。画面当表现的是国王请诸相师为五百太子看相,图中殿前六男子即为五百太子,此处多画了一位,国王左侧的两男子即为相师,手拿卦书,曰:“道德所归,国蒙其福。若在家者,四海颙颙,鬼神保之;若出家者,必断生死,超度欲流,越生死海,获得三明六通,具四道果。”*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大正藏》(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92年,第139页。图中六位太子均为大人形象,依据经典,此画面还表示应验卦相,即国家因五百太子而蒙福,“时五百太子年渐长大。一一太子力敌一千,邻国反叛不宾属者,自往伐之;不起四兵,国土安隐;天神欢喜,风雨以时,人民丰壤炽盛。”*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大正藏》(第3册),第140页。此处榜题放错了位置,该榜题当是榜题3画面中国王迎娶夫人回宫的内容。

2.图像特点。

第98窟《论议品》图像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国王迎娶鹿母夫人的场面特别宏大,这是莫高窟其它洞窟同类题材中很少见到的画面,似从侧面展示出其国军事实力的强盛。

第二,在波罗奈国城内,并未绘出鹿母夫人以及为其恢复职位的画面情节,而是更加强调相师为众太子卜卦的内容。这些太子由经典中的五百身改绘为六百身,数量增多,且都是在家世俗装而非出家僧人装。这些图像特征都与本窟营建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二、第98窟《报恩经变》对“忠君报国”思想的强调

《报恩经》表达了三类报恩思想,分别是上报三宝恩,中报君亲恩,下报众生恩。而从第98窟《报恩经变》中《孝养品》和《论议品》所呈现出的特殊现象,共同指向对“忠君报国”思想的强调。《孝养品》《论议品》都反映的是波罗奈国太子以孝君亲而报国的思想,而第98窟《报恩经变》中对这些画面的特殊处理,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忠君报国”的思想。

《孝养品》图像中首先是对太子割肉奉亲的画面特别强调,占总画面的五分之四,而将小王与夫人来到邻国、领国国王大臣城门迎接、城内对话等情节置于画面边缘,并且省去题记,显然是弱化这部分而突出前者。其次是将太子割肉这一核心画面,表现出其他同类题材没有的画面特征:太子割肉时有血迹喷出,而区别于以往仅作割肉状。比第98窟稍晚的第108窟(张都衙窟),太子割肉情节又有所发展,可直接看到太子大腿上缺块肉,并且鲜血淋漓,惨不忍睹,这也是同类题材中仅有的一幅画面。这一图像特征更加直观地表现出太子为了复国,乐于奉献、敢于牺牲自我的报国精神。最后是图像中增加了领国国王遣使迎接太子、领国国王及夫人、大臣出城迎接太子这两个经典中没有的画面,这是通过他国权贵对太子以孝养而复国精神的再次肯定和升华。

《论议品》图像中表现出国王请诸相师为五百太子看相的画面,这是以往同类题材不曾表现的情节,第98窟以后的第61窟仅有看相题记而无画面。对这一画面的强调,可从经典中找到答案,卦相曰:

道德所归,国蒙其福。若在家者,四海颙颙,鬼神保之;若出家者,必断生死,超度欲流,越生死海,获得三明六通,具四道果。*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大正藏》(第3册),第139页。

即国家因五百太子而蒙受福德,四海诸国皆仰慕。这是卦中前半部分对太子在家时,国家将获福德的预言,图像中可明确看到太子着世俗装,此处更加强调出世的现实观念,而晚唐第138窟(阴家窟)中,五百太子则是以光头僧人形象出现,显然是对卦中后半部分出世时的预言。另外,经典还载:

时五百太子年渐长大。一一太子力敌一千,邻国反叛不宾属者,自往伐之;不起四兵,国土安隐;天神欢喜,风雨以时,人民丰壤炽盛。*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大正藏》(第3册),第140页。

我们发现图中太子均为大人形象,依据经典,此画面还表示应验卦相,即国家因五百太子而蒙种种福德:太子报国、不起四兵、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与第98窟两篇祈愿文P.3262和P.3781中所表达的意愿是一致的。

经马德等先生研究认为,敦煌藏经洞遗留文书P.3262是曹议金营建第98窟开工典礼仪式法会上使用的一件祈愿文残卷,愿文年代约在914年左右;P.3781是曹议金完成第98窟窟顶壁画绘制后,专门进行了一场庆祝法会,而该文书就是这次法会上使用的功德祈愿文残卷,并认为该愿文年代在920年前后。*马德:《曹氏三大窟营建的社会背景》,《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这两件与曹议金出资修建的第98窟有直接关系的文书中载:

伏愿威光转胜(盛),福力弥增,兴运慈悲,救人护国。使河清海晏,千年无九横之殃;夏顺秋调,万载罢三灾之难。大梁帝主,永坐蓬莱。……东开凤阁,□圣主之腹心;西定戎烟,镇龙沙而永固。……四方开泰,使人不阻于前程;南北休征,驲骑往来而无滞;蝗飞永散,万劫不起于边甿;水治洪津,竞唱南风雅韵。多生业障,丞(承)錾凿而消除;见世新熏,藉绘画而荡尽。府僚大将,各尽节于辕门;亲从之官,务均平而奉主。所有伤魂幽识,舍怨结速值莲台;六道四生,因兹总归净土。然后三边告静,隘无爟火之忧;四塞来宾,路有输珍之叹。*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8页。(P.3781)

时则有我河西节度使尚书,先奉为神沙西裔,龙天拥护于其中……摧邪显正。大梁帝主,永治乾坤,愿照边陲,恩加无滞。……四方通泰,使人早还;风雨顺时,五谷殷实。*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8册),第324页。(P.3262)

其中“府僚大将,各尽节于辕门;亲从之官,务均平而奉主”,“四方通泰,使人早还,风雨顺时,五谷殷实”,“四方开泰,使人不阻于前程;南北休征,坦骑往来而无滞,蝗飞永散,万劫不起于边甿;水治洪津,竞唱南风之雅颂”,“河清海晏,千年无九横之殃;夏顺秋调,万载罢三灾之难”等内容,与《论议品》图像中国家因五百太子而蒙受种种福德类似。

《报恩经·论议品》图像中对入世太子画面的强调,表达出太子忠君报国、祈愿国泰民安等思想,这也象征着窟主曹议金希望曹氏政权之文武大将要忠君报国,共同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愿望。

第98窟《报恩经变》与其相隔约半个世纪的晚唐第85窟(翟法荣窟)中的《报恩经变》非常相似,无论是在窟中所绘位置、画面结构、情节、榜题内容等几乎同出一辙,很可能是第98窟《报恩经变》图像绘制的蓝本。曹议金之所以选择第85窟《报恩经变》为蓝本是有其原因的。第一,曹议金与翟氏族家族关系非常密切,将长女和与天公主所生第十四女嫁给翟家,还为儿子曹元德、元忠娶翟氏之女。另外,长女在914—919年参与重修第85窟,此时第98窟也正在营建。*陈菊霞:《敦煌翟氏研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06页。第二,第85窟功德主翟法荣在张氏归义军时期升迁为都僧统,成为僧界领袖,这与归义军统治者对翟法荣的信任和提拔密切相关,翟法荣在自己的功德窟第85窟主室南壁东起第一的位置绘制《报恩经变》,当是对归义军统治者的感恩,同样表明自己忠君报国的态度。这与曹议金的意愿是相一致的,希望“府僚大将,各尽节于辕门;亲从之官,务均平而奉主”,也能从第98窟大量僧官和幕僚画像的出现看出,即曹议金期望僧官、幕僚对自己的忠心和对曹氏政权的拥护。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首先对第98窟《报恩经变》中的《孝养品》和《论议品》图像结合榜题和经文进行了释读,在明确画面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与敦煌莫高窟同类画面横向对比,发现了一些在第98窟该经变中独有的画面特点,进而结合文献资料(佛教经典、敦煌遗书)和图像资料(第98窟蓝本),详细论证了第98窟《报恩经变》图像特点及蓝本选择的原因,它们皆反映出窟主曹议金对“忠君报国”思想的强调:第一层意思是希望儿孙、幕僚和僧官能像经品中的主人公一样“忠君报国”,即对曹氏政权的忠心和拥护;第二层意思是曹氏政权对中原王朝的忠贞,这从曹议金取消“金山国”国号而恢复归义军旧制,尊中原为正朔可证。第98窟作为一个政治性较强的洞窟,这与窟主曹议金作为曹氏归义军政权首任节度使的身份是密不可分的,加之政权建立之处特殊的时代背景,一些相关信息就表现在了曹议金功德窟第98窟中,该窟《报恩经变》就是这样一个例证。无独有偶,第98窟主室东壁《维摩诘经变》、北壁《劳度叉斗圣变》等,亦体现出类似的政治信息。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展示服务系统及应用示范”(2013BAH40F02)。

邵强军(1988-),男,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兰州 730020)

猜你喜欢

经变邻国太子
莫高窟晚唐经变画乐器内容比较研究——以第18、12窟与第85窟为例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
图像·历史·信仰——五个庙石窟第1窟弥勒经变研究
中国及其邻国
莫高窟西夏洞窟壁画弥勒经变考
春天的太子湾
太子一胖毁所有
莫高窟第98 窟《维摩诘经变》新探
欧盟邻国政策的边防管理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