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2016-05-23杨希全

关键词:管理体制现代农业改革

杨希全

摘 要: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农业离不开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技术。我国现阶段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改革。本文将针对我国农业现状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21-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管理和服务体制进行了几次调整和改革,为党和国家农业和农村工作政策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基础。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的农业管理体制中仍沿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直接导致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此,农业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深度的改革,释放管理创新的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 我国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部门地位仍处于弱势,管理边界较窄

我国农业管理部门的地位较低,其管理权力的边界较窄,无法承担相关职能。以财务职能为例,财权是农业职能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农业财政预算资金项目却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如农业事业资金、扶贫基金、基建基金和土地综合开发基金等都归国家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并不属于国家农业部的调控范围,这就严重影响了农业主管部门权力范围,使其管理职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1.2 职能划分混乱

现代农业的特点是产业化、合作化、专业化和商品化,这是典型的大农业。大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以形成完整、高效的供应链。我国农业管理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农业生产过程涉及不同的部门,被分割成几个阶段,降低了大农业管理体制的通畅性。不同部门在处理农业问题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出现互相推诿的行为,造成信息失真,降低管理效率,农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影响了农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 农业主管部门调控手段不足

我国政府在农业方面的调控手段十分有限,其宏观调控职能还未得到有效发挥。目前,政府部门主要通过行政命令进行调控,而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应用较少,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以经济调控为例,财政政策应用范围较广,如财政贴息、转移补贴等已经在多个省市得到广泛应用,但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还未得到全面普及,不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4 农业基层部门管理组织薄弱

组织层级一般分为决策层、中间层和执行层,正常的格局应呈现金字塔式,我国当前的农业部门却呈现出中间层过大,而执行层过小的异常状况,致使多个省市的农业基层管理部门处于缺钱少人的状态,无力承担多项服务职能,也难以将农民进行有效组织,降低了管理效率。

2 我国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2.1 改革思路

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对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构建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时,应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构;创新职能,逐步转向制度建设、法治监管和公共服务;管理方式上要实行经济、行政、法律多元化管理;同时要坚持三项原则,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原则、农业与农村协调发展原则、农业各环节协调发展的原则,确保农业整体利益达到最大化。

2.2 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2.2.1 政府职能调整

我国政府的统治职能发挥较好,但服务职能易被忽略,因此需要进行调整,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力度。

首先,确立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调节和市场监督基本的服务功能。发展农业离不开公共产品的供给,如电网、道路、港口、供水、防火以及排水等均属于有形公共产品范畴,而对其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就成为我国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除有形产品外,还包括农业技术、农民生产技术培训等无形公共产品,政府需要加强农民培训,使其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并对现代市场有充分了解,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农业生产受时间、天气、人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调节则是价格机制形成的事后调节,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当信息流通出现问题时,市场参与者就无法做出符合实际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而降低市场资源利用率。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产过剩→价格下降→生产户减少→产量下降→价格上涨→生产户增加→生产过剩的循环,这充分说明我国农业生产缺乏宏观调控,需要采取宏观调控以调节市场。农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界限应有明确划分,从而形成与市场之间的培育、引导和监督关系,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农业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履行替代职能。市场机制尚未发育完全或出现残缺时,需要由政府部门行使替代职能,分配农业资源,以满足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的职能主要由中介机构完成,我国中介机构发展缓慢,政府部门不得不承担该项职能;当中介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可减弱或取消该项职能。为加快这一职能转化,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快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与农村的中介机构,积极构建各类执法团队,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体系。

2.2.2 合理规划权力配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金字塔型组织机构逐渐被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所取代,这就要求基层部门和基础人员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实现高效、快捷的组织管理,能在第一时间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适应当前迅速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在权力配置中,财权和事权的划分是最为关键的。我国当前的财权分配存在的弊端是财政分级化严重,各层财政各司其职,所有工作围绕本部门利益运行,导致基层财政入不敷出,隐形债务巨大。而事权分配上则存在事权下移的现象,下级政府需要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为此,笔者提议可建立“辖区财政”责任机制,即一级政府对所辖区内的财务负有全面的平衡责任,确保每一级财政的财权与其事权的高度匹配性,尤其要保证基层部门具有充裕的财力履行自身的职责,摆脱以往通过转移支付过日子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为保证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调调控能力,应加强中央政府农业政策的质量,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出发点。

2.2.3 管理手段多样化

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即将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融合在一起,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调控。以上三项手段各具特色,其中法律手段在农业行政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等特点。实施农业行政管理的法治化,能够避免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随意性,有助于减少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也有利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法律手段对规范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手段是有关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调控农业的最重要的手段,包括财政、金融、税收、价格、保险等多方面。在农业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增进管理效果。

2.2.4 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要在制度上进行改进,还应在技术上进行革新,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首先,转变观念,提高信息网络意识。农业管理人员应转变理念,清除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正确认识农业电子政务的含义。电子政务并非是将政府从纸上移至网络,而是要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软件实现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拓展融资渠道。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凭政府的投入难以实现,农业部门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确保政府的主体地位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多元化投资,使农业管理真正融入市场,缓解政府部门建设电子政务的财政压力。最后,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应以“总体统筹、分工负责”为原则,强调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制定具有指导性作用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意见,提出相关的标准规范,整合信息资源,消除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和隔离带,逐渐打造统一、规范的公共信息平台。

3 结束语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先进的管理体制作为依托。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体制在多个方面已经表现出了不适应性,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农业经济的提升,为此应加强对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提高农业部门管理权限,促进政府职能转换,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实施高效、先进、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我国农业进入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李庚.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现代农业改革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改革之路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改革备忘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