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编寄语
2016-05-22王守相
配电系统是用以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它直接关系到供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的用电体验,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柔性可控负荷直接或者通过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形式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对配电系统的规划与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智能配电系统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力自动化设备》编辑部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研究热点,特邀请我共同组织了本次智能配电系统专刊。专刊收录的32篇稿件涵盖了智能配电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智能配电系统的内涵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王守相等在对智能配电系统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配电系统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述评。
●智能配电系统态势感知技术
胡伟等提出了一种基于LOF和SVM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辨识方法,可对智能配电网进行有效的故障检测与定位;徐成等针对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构架网络,开展了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安全态势感知研究;田方媛等讨论了多代理系统框架下的主动配电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处理复杂故障,并能容纳信息缺失和畸变等情况;金涛等开展了基于BPSOGA二进制混合算法的含风电机组的配电线路故障区段定位研究,能处理多重故障,对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线路的数量和位置没有限制。
●智能配电系统优化规划技术
陈静鹏等开展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研究,在规划中兼顾了运营商和EV用户的利益;谢俊等研究了考虑风电功率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含风电配电网无功规划方法,通过对不确定性的考虑使优化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徐芮等开展了考虑负荷聚类分区与分布式发电接入的配电网主次网架规划方法研究,为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智能配电网主网架规划提供了参考;苏海锋等开展了基于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与储能协调规划研究;孙鹏飞等主要从拓扑结构、电压等级选取、可靠性与经济性等方面概括了直流配电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智能配电系统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和负荷接纳能力评估与提高技术
邢海军等开展了基于二阶锥规划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消纳研究,能够兼顾运营商和EV用户的利益;刘科研等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计算方法,探讨了考虑电压约束的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问题;黄碧斌等进行了储能支撑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价值评估研究,对发挥储能在智能配电系统中的作用具有启发意义;赵胜霞等开展了考虑配电网接纳能力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基础设施配置方案分析与评估研究,可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选址定容提供依据;程超等从配电网一次设备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的方法。
●智能配电系统运行优化与调度技术
曾鸣等开展了主动配电网下分布式能源系统双层双阶段调度优化模型研究,强调提高分布式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的综合效益;王薪苹等提出了计及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多目标配电网重构方法;束洪春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盒维数和相对能量熵的谐振接地系统虚幻接地的辨识和综合选线方法;姚友素等开展了集中充电站参与配电网峰谷调控策略研究。
●智能配电系统风险评估与安全预警技术
黄曌等针对故障概率与故障后果风险指标应用于配电网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健康度和重要度的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方法;高贺等建立了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网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了融合宏观风险和微观指标的智能配电网多级风险评估体系;郭晓斌等开展了基于动态修正技术的电力变压器可靠性评估模型研究。
●智能配电系统新型保护理论与技术
陈晓龙等提出了计及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原则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方法;彭春华等对基于电流正序分量相位比较的主动配电网保护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智能配电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
丁明等开展了基于IEC61850光伏监控装置硬件和模型设计研究;刘树林等研究了超级电容器储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直流电源设计及应用技术;王玉磊等开展了基于效能-成本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策略优化研究;陈云国等开展了基于IEC61850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建模研究。
●智能配电系统大数据及用户互动技术
葛磊蛟等探讨了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存储架构设计;赵文清等研究了基于Kernel K-means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赵金利等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微电网互动运行成本计算方法;陈静等讨论了考虑系统谐波阻抗改变的谐波责任定量划分方法。
本专刊在征稿过程中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征集到了大量具有高参考价值的论文,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将征集到的所有高质量的稿件都收入本专刊,后续将陆续发表,期望得到作者的理解。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对本次专刊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审和质量把关做出的辛勤工作;感谢《电力自动化设备》编辑部给予我这次合作组织专刊的机会;感谢编辑部所有编辑为本专刊的组织和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