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偏爱“瞎指挥”

2016-05-21黄茨娅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6年5期
关键词:合唱队指挥棒指挥家

黄茨娅

不知不觉,父亲爱上“瞎指挥”已经有两年光景了。一开始,退休后的父亲并不明白指挥是个啥玩意儿,在老年大学合唱队里,父亲看到指挥合唱的老帅哥张老师那手挥指挥棒,精神抖擞、神情威武的神态,他这才知道,指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多人的合唱都得在指挥的眼神和手势之下进行,全凭指挥胸有成竹地来掌控全局。渐渐地,父亲爱上了这一行。

通常,合唱队的指挥都是由上级指定,不可随意更改,而父亲却因为爱它,又实在找不到机会,便将家庭起居生活都融入了指挥行当。每天上午大致9时,父亲准时在家里练习指挥。家里的音响播放器音量大,容纳的革命歌曲多,父亲则轻轻地按下播放器的键,那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就迸发出来,父亲则跟着革命歌曲的节奏指挥起来。没有合唱队,播放器就是他的队员;没有观众,家里的墙壁、阳台上的花钵子就是他忠实的观众。持之以恒地练习以后,父亲的指挥手势既有力度和激情,也有柔情和风韵,终于也像模像样了。

为了体现指挥的艺术家风度,父亲用退休工资给自己进行了一番全新的包装。首先,买来一顶长长的假发将原来的白发全部遮住,上身穿白衫衣,佩戴一条红色的领带,下身是笔挺的西裤,发亮的皮鞋。他还说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就是这样,指挥棒一挥,长发一甩,那个酷帅呀,让人羡慕!这天上午,母亲出去买菜了,父亲身着指挥家的服饰,正在对着沙发上的四只布娃娃进行合唱排练,有人来敲门。父亲打开门一看是邻居老王,他要借一个打气筒。老王一见父亲这般酷帅的模样,笑着说:“黄老师你这般样子,真像一个指挥家!”父亲回答:“说得对,我现在就是一个指挥家。”老王说:“指挥家像倒是像 ,就是不见合唱的队员。”父亲指着沙发上面的四只布娃娃说:“你看看,她们就是我的队员。”老王临走时说:“黄老师,你这以假乱真,老来追赶新潮的行为让人不得不折服。”

有一天下午,父亲在阳台上一边播放歌曲,一边对着阳台上的花钵子认真地指挥。谁说草木无情?父亲指挥到兴起,那阳台上盛开的一大片红色月季花,竟然摇曳起了身姿。父亲见状,高兴地硬说这个是自己指挥得当,让花花草草都发生了感应。

那么,面徒四壁,父亲的指挥会有效益吗?他就是这个劲头,爱上了的行当就义无反顾,踏踏实实地、勤勤恳恳地练、不在乎家里的墙壁冰冷,只要挥舞起那双饱经沧桑的大手,他便忘却了人生的痛苦,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因为指挥,父亲锻炼了手臂,训练了大脑的协调能力,增强了对音乐的感受和审美意识。手臂有了劲,父亲高兴起来,常常挽起袖子下厨房,做几手好菜伺候我们全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上得了厅堂当指挥,下得了厨房炒好菜,我这一双擅长指挥的老手,萌萌哒”!

也正是因为指挥,让父亲深深地悟到:家就是一个全局,要想和谐共进,就得做到胸怀全局,眼观四方,握好家庭中的指挥棒,用关爱的手势去关心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用包容的手势去理解家庭成员。父亲的“瞎指挥”并非真瞎,他是在用双手拨亮家庭的明灯,去掉自己保持多年的大男子习俗,与母亲一起,在和谐家庭里编织晚年生活的梦想。

猜你喜欢

合唱队指挥棒指挥家
对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兴衰史的文化解读
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
洋葱合唱队
曼妙地走在五线谱上
——访女指挥家、作曲家朱婕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
发挥医保指挥棒作用
找乐器
一共几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