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训创新与应用
2016-05-20薛艳刘春苗赵文梅徐云珍
薛艳++刘春苗++赵文梅++徐云珍
摘 要:分析现行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重构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保障体系,从师资队伍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创新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较,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以专业教育和专业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再设和创新非常有必要。
一、现行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保证
从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运行等方面看,而现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教学上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实训为辅,实训教学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证,实践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和层次性,单课程实验研究多,缺乏体系建设思想,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严密性,实践教学实施缺乏真实性,工学结合缺乏交替和融合,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缺乏实效性等等,仅靠修补性的完善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式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实训师资力量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双师型”教师
会计实践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师多偏理论型,缺乏会计实务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时缺乏说服力,同时,实践教学也要求教师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目前多数高校对实践教学教师不够重视,没有设置专职实践课教师,多为理论课老师兼职,即使设置了专门岗位,在职称评定、级别评定等方面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
3.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不充分
很多高校实验项目的设计缺乏从整个学科建设和发展高度的合理整合和优化。目前,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设计了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使得实习基地的建设不能满足需求,校外的实习往往由学生自己落实,缺乏必要的监督,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同时,在校内实验环节,也有很多高校陷入误区,教学往往停留在较低的层面,只重视单项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的体系和内容都是围绕如何教会学生进行会计核算进行,忽视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使得学生只关注表面的形式,没有体会到会计信息的具体意义和真实价值。
二、黑龙江科技大学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会计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起按照“实践教学,创新培养”的人才培养建设思路,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社会影响巨大,有较高的声誉,目前会计教学已初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的总体思路
我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三大教育理念,依托工科专业,依托校内跨专业全情景模拟综合实习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即通过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整体贯通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形式上的多元化,结构上的层次化,时间上的全程化,把学生的培养置于模拟大工程背景下,通过“专项一综合一顶岗”三段式技能训练,层层递进,构建综合实践素质、专业基本素质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2.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重构
我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工科院校工科专业特色以及品牌专业,并与会计课程设置相结合,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置,构建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划分教学模块,对在校生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进行分层次、分模块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科特色模块课程贯穿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实践实训模块中;专业基础课模块设置专业基础公共课模块和专业基础方向课模块;专业基础方向课模块设置专业基础必修课模块和专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设置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
2014年,围绕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我们进行全方位调研,通过走访企业,向用人单位、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社会需求,以需求为导向,重新调整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满足“大实践”观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会计学专业社会资质认证的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加大选修课的比重,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构建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加了实训环节的学时,增加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的课内实验学时。
3.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重构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保障体系与其配合,包括配套实践教材的建设、开放式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践培训和知识整合、多功能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基地“产学研”模式的构建等。我校加强实践资源的整合,把会计专业实践同信息管理专业实践、企业管理专业实践、市场营销专业实践等协同运行,搭建了各专业间综合平台,实现实践体系的开放式建设,构建了“三段递进+角色转换”全程训练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并按各项技能训练内容的深浅度与综合程度以及会计职业岗位角色内容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完成,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
目前,我们的校内实训基地已有八个实验室和财税审、银税企、财务管理、出纳、手工会计、电算会计等六个实训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进行手工、计算机会计与财务仿真模拟、ERP沙盘模拟、国际贸易流程模拟、金融交易模拟、企业管理角色与决策模拟、电子政务模拟、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开发等,实现了财务、税收、审计三项业务联结和企业、银行、税务三个模拟单位业务联结,从而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财税审三项业务和银税企三个单位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应用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田巧娣.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07(5):59-60.
[2]聂晶.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长春光华学院为[J].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6,(2):120-122.
[3]袁方.高校应建立校企合作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