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农业技术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016-05-20邓旭霞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摘 要:文章以循环农业技术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出发点,论证了循环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的实现途径;分析了循环农业技术对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农业技术以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农业技术;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竞争力

一、循环农业技术对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竞争力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竞争力已然是研究的重点。农产品竞争力目前尚唯未有统一的认识。通常认为农产品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市场份额并能持续获利的综合能力。在我国,农产品生产科技当前的投入普遍较低,生产方式多为粗放经营,其质量很难符合国际环境标准,所以经常受到关税制裁和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文件显示,我国每年有高至74亿美元的出口农产品因为“绿色壁垒”的影响而被退回。相关专家分析指出,绿色壁垒给我国外贸出口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大大超越反倾销案件造成的影响程度,已经成为入世后中国农业经济科学发展道路上一个刻不容缓的攻坚要题。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尽快加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坚定地践行安全高效绿色的农业科学发展道路。为此,文章试图从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视角来探讨农产品竞争力。

二、循环农业技术在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科学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主体单一、数量不够,结构失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首先得依托资金的支持,资金投入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各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相一致,一般保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2.2%-3.5%,目前我国的科技投入的强度还远远不够,但正在逐步地增长之中。

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投入的大致现况为:由于对农业科技重要性认识的增强,我国对于科技的投入正相应持续地增大,投入力度也在加强,仍然存在投入的总量少,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投入效益低,结构失调等问题。

2.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市场性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由于循环农业科技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目前未形成面向市场与农民的技术需求、致力于生产与流通的研发机制,导致能够明显提高消费者价值与生产者效益的品种与工艺技术的供给严重短缺。农业技术力量较为分散,以至于农业科技应用相关升级十分缓慢,农业新技术转型产业化也是龟速前行,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率也低的可怜。有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国的转化率没超过40%,而在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甚至超过80%,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尚不完善。当前的农业推广体系,局部地区甚至呈现“线断、网破、人散”的残破局面。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未能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竞争力。

3.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开发的产权激励机制不健全。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开发的产权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全社会对于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长期未达到农业主体为提升自我竞争力而对技术供给支持所要求的水平。没有产权制度的规制与导向,农业技术开发的热情没有得到激励,因此循环农业科技的投入产出率不高。

4.循环农业技术人才匮乏,数量与质量都不高。(1)农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总体科技素质不高。低学历人员占比较大,高学历者比较匮乏。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是基层农技人员培养的主要基地,其对于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输出状况不理想:农业技术人员输出的总量缺乏,农业相关专业的数量呈现剧减,以及农技人才培养质量偏低。(2)基层农技人才流失严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在历次机构改革之中,农技站这样的基层事业单位被“脱钩”与“断奶”,机构撤并,人员分流,站所被拍卖,无数农技人员陷入了“三无”的尴尬境地,工资没着落,养老没保障,办公没场所,农技推广体系正居于残破的边缘,有人曾这样描述农技人员的处境。(3)人才创新意识的薄弱。我国传统教育没有创新意识这方面的教育,缺乏研究性的学习,以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强。(4)人才的继续教育创新机制不健全。在职人员的教育与培训能够很大程度提高人员的创造能力与综合素质,它和物质资本的投资相比较更能得到长期的效益,可目前我国还未有真正意识到人才继续教育所带来的收益,没有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机制。

三、基于循环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不断加强政府对于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应用循环农业新技术。循环农业经济其实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可以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但循环农业的发展亟需以先进技术作为依托。政府需加强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第一,政府对于一些对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有巨大影响力的核心循环农业技术,比如再循环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与系统化技术等,那么政府需要重点支持;第二,政府应该创设好的机制或平台,让农业科研机构可以尽可能多地发挥它的光和热。使科研机构,各大高校以及企业资源得到更优的整合。第三,政府要多想办法,牵头使循环农业技术得到尽快、有效的普及,让农民真正懂技术,会技术,由此生产出的农产品更绿色、更环保、更安全、更节能、更高效。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也能因此持续得到增强。

2.培育循环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新型农民,确保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人力支撑。在所有生产要素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循环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及生产豆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而具体接纳应用技术的农民的意识、文化素养,生产技能以及经营水平也会对农业技术的运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因而急需开展多层次的农民培训规模、多形式农民培训手段以及多渠道的培训方向,为我国农业发展输送一支支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的新型农业人才队伍。

3.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增强农产品品质,提高竞争力。第一,要开发、推广优良品种与配套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将农业逐步引向循环农业。提高优质品种的规模与比重。根据各地特殊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研究开发病虫害防治技术、育种技术等配套的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第二,要发展农业产品深加工、贮藏与保鲜等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快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科学技术含量。

4.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的普及工作,提升农业技术对农产品竞争力的作用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循环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尽量发挥农技推广的公益性,改变过去单靠行政手段的推广模式,使行政力量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大力开拓农业技术市场,对人才、技术、信息与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配置,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5.加强对我国循环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循环农业技术产品的外部性强,非常容易造成搭便车的现象,从而导致技术研发缺乏动力,不利于提升农产品技术的进步,不利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循环农业技术创新的最为重要保障机制就是知识产权需要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以及版权等,专利制度是其之核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从以下4个方面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持:第一,可以为循环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创设有力的环境;第二,是有利于激励支持循环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第三,提升循环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普及;第四,为循环农业领域更好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四、结语

循环农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产出高质、高产、生态、绿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然而,循环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有序的也是渐进的科学的过程,需要从资金、人才、科技创新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来对它提供支持,使之真正能为循环农业发展,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起到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旭霞,刘纯阳.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7):1706-1711.

[2]张学华,胡求光.农业技术进步影响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3,6(3)1:5-55.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