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钢铁:以去产能促转型

2016-05-20张晓兰

现代国企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业钢铁河北

张晓兰

“行情好的时候生产一吨钢的利润可以买一部手机,现在都买不了一瓶矿泉水”,虽然听起来像一句玩笑话,但这确实是当下钢企的现状。此次中央提出去产能,钢铁业首当其冲。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除此以外,2015年,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达50.5%。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北钢铁集团2015年度却逆袭实现了12亿元的盈利。

河北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省,世界上每生产9吨钢,就有1吨是河北生产的,而河北钢铁集团的产能占全省的六分之一。那么,河北钢铁集团在这次去产能中必然首当其冲。

如果说行业的困境倒逼钢企必须去产能,那么依托去产能实现转型发展则不失为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在这场行业亏损和去产能的大讨论下,河北钢铁集团逆袭的案例或许更有借鉴意义。

行业困境倒逼企业去产能

在全国两会河北代表团开放日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公开表示,2016年内将压减炼钢产能800万吨,到2020年河北钢铁产能保持2亿吨。这就意味着河北省60%的钢铁企业都将难逃关停、整合的命运。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中钢协统计,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亏损645亿元,主要根源是产能过剩和价格下滑,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当年即过剩1亿吨;近三年来,钢铁价格下降了50%。

截至2016年1月1日,仅河北唐山就关停钢厂10余家,合计关停产能1609万吨。据悉,唐山 60%-70%钢铁企业都在亏损,但钢铁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于小企业来说,资金链的脆弱决定了其熬不过这个冬天。因此,行业寒冬中,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僵尸企业”,成为最先倒下的一批。

唐山正是河北钢铁的主营地之一,而河北钢铁唐钢公司却有幸成为另外的30%不亏损企业。2015年的盈利企业榜单中,前三甲都被民企占据,分别是中信泰富(21亿元)、江苏沙钢(19亿元)、河北新武安(16亿元)。排到第五的国企河北钢铁集团盈利12亿元。在如此的大环境下,钢铁价格下跌成为不争的事实,河北钢铁集团的盈利又是怎样做到的?其实主要在布局,几年前河北钢铁就开始布局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大上环保设备,并发展非钢产业,2015年河北钢铁集团的利润主要依靠非钢产业。

2014年河北钢铁集团还是亏损状态,公司资产负债率一度达到73.85%,超过钢铁行业66.23%的平均水平。2015年度,其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以不低于5.60元/股价格定增发行不超过14.2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此次定向增发从提升产品结构,降低财务杠杆(成本)和增强母公司实力三个方面提升了河北钢铁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据悉,本轮2016年河北省针对钢铁业的去产能方式,主要是市场淘汰。河北省钢铁业上一轮去产能是在2013年,手段主要靠下任务,当时河北某市的产能是3250万吨,要压1322万吨,也就是按总产量的40%去压减产能。就是在那一轮中,河北钢铁集团完成了去产能布局。

2013年那一轮,河北省去产能时主要考虑两大因素。首先,要看企业在什么地方布局,这个区域内环境容量能不能承载。其次,主要看企业的装备水平以及产品、能耗、排放水平。《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钢铁产业需要去掉6000万吨产能,实际到2015年年底,已经去掉了4000多万吨产能,主要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

然而,2016年加大去产能力度在所难免。盈利企业也不例外,主业方面只能通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管理、增加产品效益等方面逐步实现盈利。那么,降低人工成本,就意味着裁员。但是,河北钢铁集团的做法或许可以借鉴,即实现员工从主业到非主业的转型发展。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每年有数千名职工,逐步离开總部厂区,有的甚至要转移到距唐山市区100多公里的下一级县市。截至目前,3.7万唐钢人中已有2.2万左右告别主业进入非钢领域,这也为当下河北钢铁集团非钢收入超过主业埋下了伏笔。

去产能成为转型的抓手

河北钢铁集团的提前布局去产能,以及打造非钢产业已经让其尝到了甜头,这似乎已经成为其转型的抓手。

在A股上市的河北钢铁集团最新的一则消息称,拟将钢铁产业与钒钛产业实施分离,设立钒钛分公司。以新设分公司为平台,本着横向更宽、纵向更深的原则,加大钒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引进资金和国际先进技术,开发有市场潜力的钒钛新产品,主要包括:全钒液流电池、钒电池电解液、航空航天级钒铝合金、高纯氧化钒、钒系颜料等,实现钒钛产业链全品种覆盖,使公司钒钛产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这其实又是河北钢铁集团发展非钢产业的一项重大支撑。

据悉,该新成立的钒钛分公司地处我国两大钒钛资源地之一的承德,河北钢铁集团现有钒产业相关产能约为32000吨,全球排名第二。此次将钒钛和钢铁分离,不仅彰显了河北钢铁集团意欲做强钒钛产业之心,更是有利于从体制机制和组织架构上做强钒钛产业链。

其实,对于非主业投资,河北钢铁集团也绝对不是另辟蹊径,并非花巨资去涉猎不熟悉的行业,而是坚持“依托钢铁主业,适度多元发展”的产业方向,使非钢产业成为削减主业附加成本、还原钢铁主业先进性的主渠道,成为河北钢铁集团全面提高盈利能力新的效益增长极,成为其打造现代化综合型产业集团的战略支撑点。

除了钒钛,钢铁产业链派生出的许多资源河北钢铁集团都在一一布局,比如,利用自身的“三废”发电,目前其60%的用电量是自备电厂发电;布局节能环保产业,新成立的河钢能源环保公司以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思维,将“世界最清洁钢厂”的品牌优势,打造成为新的效益增长极;还有工程技术方面成立了一些自動化公司,如唐钢自动化公司——“微尔自动化公司”,除了保证自身所有的自动化信息软件服务、自动化控制服务以外,现在仅外部市场一年的纯利润就可达两千万元。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去产能一再重申的问题,就是可以通过发展非钢产业,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河北钢铁集团规划到2018年年底实现非钢板块5万人稳定就业并全部消纳其人工成本,同时降低钢铁主业的生产成本,每年的降本增效大约在50亿元。

当然,河北钢铁集团也没有对主业置之不理,而是加速研发新品种,加强技术改造。当前,新品种的钢占到总产量的41%。所谓新品种的钢,包括汽车面板、家电面板及高强度钢等,原本,这些高端产品多为进口,现在国产化后大大降低了进口量。据悉,河北省曾出台《河北省钢材产品替代进口推进计划(2015-2020年)》,制定了资金奖励管理办法,发挥财政奖励资金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提高钢材质量档次,开拓高端市场,推动高端钢材供给侧改革。

对于技术改造,公开资料显示,河北钢铁集团在全集团范围内重点推广选矿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烧结机闭环智能控制系统、高炉专家系统、全程自动化转炉炼钢系统等;支持现有企业针对原材料工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开展主要生产工序对标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一批专项工程,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除此之外,河北钢铁集团最大限度地削减钢铁主业附加成本。从2014年以来,着力营造残酷的资金管控环境,倒逼各子分公司彻底摆脱高盈利期形成的高负债经营、高成本支撑的经营惯性,建立起了适应新常态的低资金保障、低成本运行的生产组织模式。一方面把新增贷款为零作为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把刚性的资金管控挺在前面;另一方面,强力削减钢铁主业“原料、动力、人工、资金”四大基本要素之外的附加成本。并且,实施产线对标,推动“关键人才向产线配置,优厚待遇向产线倾斜”,建立起以产线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模式;以营销系统变革和销售模式重大改变为突破口,推动生产组织模式转变,切实做到为客户而销售,为销售而生产,最大限度释放装备潜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近期,河北钢铁集团还举起了国际化和“互联网+”的大旗。收购了全球最大钢贸商瑞士德高51.4%股权,实现了“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此前还收购了南非的PMC公司,2015年PMC公司多项指标创历史纪录,高品位铁精粉生产能力达到千万吨水平,为股东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成为了中国企业在非投资项目中的成功典范。其国际化的总体思路是:用3至5年时间,形成“2232”的发展格局,即培育海外服务国内钢铁主业和海外新事业两大功能集群;搭建投资、融资两个上市平台;打造资源、制造、贸易3大核心业务板块;依托德高建设国际市场开发主基地,依托南非PMC矿业公司建设海外实业发展主基地。最终目标是到2018年实现海外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美元,占集团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0%。

2015年7月,河北钢铁集团与宝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国钢铁电商联盟,推进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同年8月,又与五矿集团签署全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寻求在互联网、金融等非钢产业的合作机遇。下一步,河北钢铁集团称要把流量规模优势、河北地区丰富的产煤市场优势和国际化贸易平台对接在一起,形成互联网平台,大推“互联网+”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主业钢铁河北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供电企业内部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风险浅析
抓实“主业”夯实“主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梁丛
孙婷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周行业指数涨跌幅前15名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有“主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