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2016-05-20孙岩
孙岩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要构建人文关怀理念的认知体系;突出人文关怀的民主管理模式;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人文关怀;实施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时刻发生着变化,为了跟随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也做出了很多变革。因此,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观念也应当随之发生变化,即实现由过去的“管理”为主要方式转变为以“服务”为主要方式,由“权力本位”的落后思想转变为“权利本位”,认真履行责任,提高服务能力,注重权利至上。
一、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1、实施人文关怀是高校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整个中国正向着现代化社会的方向前进,但尚处于过渡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经受着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往往受到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人们的道德水平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与环境对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两者间的互相作用,也改变着被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面对多元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应当从中认真甄别,挑选出积极元素,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摆脱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通过在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学生才能学会人生选择、权衡利弊,建立起正确的参照标准,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不在利益的诱惑下失去自我道德,不让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受到各种势力的摆布。高职院校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
2、实施人文关怀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需要
普通高校在招生方面存在一些劣势,招生分数线往往比较低,招生批次靠后,所以考生在心理层面产生了一定的排斥。而选择此类高校的学生大多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在心理上本来就会存在来自学校与家庭的压力,所以此时高校应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由此可见,学生产生的这种心理差异比较明显,也意味着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这些都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人文关怀的最终目标。
3、实施人文关怀是实现学生主观意识开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物质力量的基础越来越强大,使得更多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需求,而将自己转变为了利益主体,从而也感受到了自我存在,认识到了自由、平等、权利、尊严等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交换原则,人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标准,也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如注重现实和平等、摒弃空言和权威。由此可见,开放的主观意识需要依靠人文关怀,应当更多得使用人文情怀去关心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的管理下让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
二、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1、构建人文关怀理念的认知体系
人文关怀理念下,要逐步树立起与之对应的认知体系。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懂得“换位思考”,以学生的立场为出发点面对问题。
二是要树立服务观念,改变过去对学生单纯的管理方式,转型为以服务为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主义责任,意识到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学会待人处事,处理好自身与群体、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是,高校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时,对于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要给予关心和尊重,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培养起学生自我判断、自我发挥等实践能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实践中,也要正确定位好培养理念,注重“创新导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断完善和创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2、突出人文关怀的民主管理模式
人文关怀理念下,应在民主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民主意识。具体如下:
一是努力推广民主集中制,做好民主管理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注重服务性管理,避免指令性管理,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在民主、平等的原则下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建立起和谐的学习环境。首先,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建立起自己的民主意识,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管理时遵循少专制、少指责,多协商、多沟通的方式。其次,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团、学生会、班委会、宿管会及其校内文化社团,从组织上开展民主管理工作。再次,策划和开展校园活动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群策群力,多收集学生的想法。最后,学生对活动实施决策的意见或者反馈,应当及时收集和整理,以群众的利益为优先。
二是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院、系、社团干部等学生的人数所占比例达到了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所以要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发挥宣传作用和先锋作用,成为实践中的主力军。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适当进行关心和指导,逐渐完善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作风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使信息的传递快速、准确,为学生提供一个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3、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制度
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制度应从学生管理组织结构、专治领导制度、工作监督机制、学生管理工作研判体系、人文关怀教育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起完善的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都可以从学生管理工作中得到锻炼。可以将其建立为一种扁平化的网络式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和使用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首先要重新安排和考核学生工作的内容,再对其科学归类,将相应的工作分配给各二级学院。
二是各二级学院设立各自的专职领导人,全面负责自己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
三是学校也要建立起相应的学生工作监督机制,对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工作不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建议或者投诉意见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输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四是以人文取向为基本出发点,建立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研判体系。大学生尚未建立起成熟的世界观,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构建一个人文取向的研判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将该研判体系划分为校级和院级两个等级。而研判工作委员会的成员组成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工作的部分领导、一线学生工作人员和部分学生干部等。发挥该体系所具备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项职能,确保研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注重人文关怀教育,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引入人文教育,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等课程中适当增加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文化素养、实用价值和职业成就有效联系在一起。从体制上、组织上着手,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鹏飞,吴琼石,封杨智千.“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经营与管理,2015.08.151-152.
[2] 刘宗群.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渗透[J].求知导刊,2015.16:85.
[3] 吴启胜.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5.11: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