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

2016-05-20君泓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通法位数高斯

君泓

高斯从小就有过人的才华,他3岁时就发现父亲账簿上的一处计算错误;9岁那年,老师让同学们从1加到100,他不一会就说出了正确的答案:5050;11岁时,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

被美国媒体称为“数学神童”的亨利·沙弗特,在6岁时就能用心算算出9位数、10位数的整数平方根和立方根;9岁时,能计算圆周率;11岁时,他出版了两本历书。

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伊曼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6岁能心算八位数的除法,8岁掌握微积分,12岁就对集合论、泛函分析等较为深奥的数学领域了如指掌。

此类数学神童的奇闻趣事(《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有诸多详细记述)相信许多同学都曾有所耳闻,惊讶艳羡之余,大部分人估计都会对此摇摇头“一笑而过”——数学神童似乎离我们太遥远。

事实上,真正称得上有傲人的数学天赋的神童,当然是凤毛麟角,那我们普通人应该怎样看待数学学习呢?怎样对待我们看似相对平庸却又必须面对的数学能力呢?更深一点,我们绝大多数同学成不了所谓的数学家,“买菜烧饭、上班下班”的生活也许根本用不着记得何为勾股定理、何为微分积分,那我们这般辛苦劳累学习高中数学的意义又何在?

大方向不明确,难免会有动摇。高中数学的学习,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重在数学思维的锻炼、理性思维的提升,数学推理、数学证明的痕迹遍布每一页数学教材。而通性通法的运用,有大道可走,有规律可循;演绎推理的展开,需要有条有理、有根有据,这些,自然显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这两个词可能稍带贬义色彩,但放在高中数学,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普通大众的数学思维尽快地生根、发芽,思考问题、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有章有法,而这种理性精神正是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学习给我们的最大馈赠;当然,这里并不是提倡刻意呆板、一视同仁地机械模仿。在寻得证明、通法之先,需要有大胆的假设、丰富的联想、敏锐的直觉、执著的探索,但其中的境界,人与人之间就有很大的差异了。

再回头来看,所谓的数学神童,除却生理基因、生活环境等外衣,他们也必定曾经历过数学思维的“循规蹈矩”阶段,只不过他们的这个阶段显得那么短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突破了这层堡垒,跃升到另一个思维开放的空间和常人难达的境界,例如数学王子高斯年轻时,数学灵感纷至沓来、思如泉涌,以至于他不得不记在笔记本上,待日后研究。于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如果没有丰厚的积淀和较高的天赋来突破“循规蹈矩”这一层,而刻意一路去追寻偶像的光华、形式上的超前或深挖,那会反而得不偿失。

志当存高远,这话不假;但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它本职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学科也有其核心的精神价值,而每个同学暂时的个人数学能力也决定你自己应当有怎样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策略,“踏实勤勉”更应该是我们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循规蹈矩”般的理性思维可以上升为精神层次的学习原则,好高骛远反而不着边际,好想当然自然也不可取。

猜你喜欢

通法位数高斯
数学王子高斯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动脑算算题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比大小有窍门
叶丽娅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