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分析视角下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展望
2016-05-19丛日玉
丛日玉
摘要:西藏自治区首次编制2012年投入产出表,因此,从产业关联角度,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自治区产业结构现状非常必要。研究表明:自治区工业化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影响力大的龙头产业集中在食品、纺织等轻工业,以及电力及与电力相关的制造业、非金属采掘业等原料基础工业,冶炼加工等钢铁工业发展不足,机械制造工业发展更加不足。消费诱发作用有限,主要作用于“吃、穿、住”相关基本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流通产业;投资对建筑业生产诱发最大;纺织及相关产业、金属采矿及冶炼延压产业、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加工产业出口需求诱发影响大,进口需求诱发多集中于机械设备制造业。为此,西藏自治区未来应因地制宜,在原有基础上结合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动力、高原医药化学等特色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优先发展文化旅游,带动商贸及相关产业发展。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投入产出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3
一、引言
西藏自治区在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尤其是21世纪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地区生产总值117.80亿元,2014年达到920.83亿元,年均增速达12.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由2000年的31:23:46调整为2014的10:37:54,产业结构顺利完成第一产业的转型,第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发展态势更好,尤其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批发零售业等产业。新常态下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各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评价经济发展现状,发现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明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对西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基于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西藏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增加值构成分析
2000-2012年,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一三二”格局调整为“三二一”格局,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第三产业发展最好,工业相对薄弱,很多领域没有涉足。2000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还依次为30.9%、23.0%和46.1%,2012年,第三产业创造的增加值最多达377.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为53.9%;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相对发展较好,增加值为187.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7%,而工业最为薄弱,增加值总量和占比都最低,增加值只有55.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7.9%,且26个工业部门中12个部门没有涉足;第一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80.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
(二)产业效率和投入要素结构分析
2012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总体增加值率为46.5%,相对较高,生产效率较高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率远高于其他产业。另外,根据最初投入分析发现,西藏自治区总体上初次分配结构倾向于个人,国家所得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比重高达64.4%,生产税净额仅占7.0%。其中,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4个部门个人所得占比超过50%;农林牧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融业,以及科、教、文、卫、体等服务业13个部门生产税净额占比在7%以下;同时,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业、金属矿产采选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8个部门的企业所得占比在50%以上。
三、基于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产业定位
(一)自治区总体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影响力大的龙头产业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2012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有20个,13个属于第二产业,且前10名都是第二产业,依次为纺织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及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建筑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非金属采掘业。可以看出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的发展,能够发挥西藏自治区特色,影响力分别居第一、第三和第九位;同时发展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个能源工业和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钢铁工业,可以发挥自治区的相对优势。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显示出巨大经济影响牵引作用,影响力排名也都在前20名。
(二)自治区基础制约性产业主要分布在基础性工业、生产性服务业
2012年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部门有13个,6个属于工业5个属于第三产业,依次为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林牧渔业,纺织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依然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基础性工业对自治区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消费需求对产业的生产诱发分析
2012年西藏自治区居民消费主要对于那些与“吃、穿、住”相关的个人基本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流通产业影响较大,政府消费则主要对那些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影响较大。城乡居民消费生产诱发影响排名前10的产业都是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仅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城镇排名第八而农村排名第十九,另外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城镇排名第十三而农村排名第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城镇排名第十而农村排名第十八;另外,政府消费生产诱发作用有限,影响排名前10的产业具体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服务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二)投资需求和进出口对产业的生产诱发分析
2012年西藏自治区投资生产诱发影响最大的产业是建筑业,其次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批发零售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等部门;出口需求诱发影响大的产业基本上是纺织及相关产业、金属采矿及冶炼延压产业,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加工产业;向国内省外输出生产诱发影响最大的前10位产业依次为金属矿产采选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业,基本上是非机械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口生产诱发影响最大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产诱发系数高达0.63,紧接其后的是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业、农林牧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等。从国内省外输入生产诱发影响最大的前10位产业依次为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建筑业。
(三)依赖度分析
各产业由于自身发展特点,对三大需求依赖度各不相同。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依赖度系数都最大,高于0.1,最高达0.3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服务业则对政府消费的依赖度远高于其他产业,依赖度系数高达0.42,另外教育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政府消费的依赖度系数也比较高,依次为0.09和0.06;建筑业对投资需求的依赖度高于其他产业,依赖度系数高达0.39,另外就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投资的依赖也比较大,依赖度系数为0.10;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农林牧渔业对出口的依赖度最高,系数依次为0.24、0.22和0.10;金属矿产采选业对国内省外流出依赖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系数高达0.38,紧接其后的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系数,仅有0.08和0.0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进口的依赖度最大,系数为0.47,而紧接其后的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依赖度系数仅为0.12;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国内省外流入依赖度高达0.17,其次是化学工业系数为0.06。
五、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一)制定产业规划,发展优势产业并为产业转移创造基础条件
按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西藏自治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在产业中占主导,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要逐渐向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导和低度加工型工业主导转移,只有第二产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才能进一步优化,才能够为吸引产业转移创造好交通运输、金融等基础条件。因此,西藏自治区应在“十二五”期间“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基础上,牢牢把握并用好“对外(南亚)开放”、“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战略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推进,紧紧依托市场,从区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重点突破,特色增效,完善和修订制度和规划,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先导性和带动性作用非常强的产业之一,其发展会带动众多产业,尤其是西藏具有众多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可供旅游业开发利用。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虽晚,但显示出巨大潜力。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00年达到52.26百万美元,2014年增加到144.69百万美元,年均增长7.54%。旅游景点非常吸引游客,但配套的“吃、住、行、游、购、娱”六环节需要完善和协调发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因此,政府需利用好这一优势产业,树立大旅游观念,全区一盘棋,利用区域经济学原理形成旅游业的空间布局,高起点制订好旅游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实施联动开发,强化功能配套,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努力建设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吸引力强的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提升最终需求的诱发作用,尤其是投资需求的诱发作用
2000-2014年,西藏自治区资本形成率由38.6%上升到113.4%,投资作用巨大,经济发展处于投资拉动型阶段;最终消费率由56.2%变动到64.6%,消费作用未被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应该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的诱发作用,利用投资需求的诱发作用,引导基础工业的发展,促进交通、金融、物流等基础环境的发展。应该发展与民生关系密切、具有相对优势、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的基础产业。比如发展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这些特色且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既可解决西藏内部消费需求,又可满足国内其他地区和国际外部需求。比如加强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发展金属制品业,解决现有金属矿产采选业的输出依赖度高问题,同时还可以逐渐向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发展,向工业化中期迈进;比如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为接受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居民对于“吃、穿、住”基本性消费涉及的农林牧渔业、食品及烟草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产业影响很大,但对于交通通讯、家庭耐用消费品相关的机械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用、行”这些产业的诱发作用明显有限。主要是受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影响,据统计显示:2000-2012年西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提高4231.9元,其中,只有食品、交通通信和其他三项消费支出比重依次上升8.52、0.59和0.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提高1967.3元,其中,衣着、交通通信和其他三项消费支出比重依次上升2.09、10.15和1.3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较低,按照社会再生产理论来看,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要的需要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五)积极拓宽工业领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根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后发展地区可以吸取先发展地区的经验,缩短发展过程,实施跨越式发展。西藏自治区应着眼于国内外市场需求、本地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因此,需要继续发挥优势资源,加强食品、皮革、纺织等轻工业部门在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优先向化学工业、能源工业、金属和非金属的采掘业及加工制造业倾斜发展,利用好西藏拥有丰富的铜、铅、锌、铬、金等各种优势矿产资源,规划工业发展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矿业企业及冶炼加工制造业,发展原料工业、(燃料动力)能源工业。另外,藏药制造业非常具有竞争力,但需要积极引入科技要素,加快藏药研发和开发,及做好药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工业的同时反哺第一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灿,周国富.国民经济核算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128-131.
[2]石奇,尹敬东,吕磷.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9(6):7-12.
[3]李荣富.安徽省最终需求对产业演进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研究,2009(3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