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强化与中亚关系的战略动因简析
2016-05-19苏鹏
苏鹏
摘要:近年来,印度将发展同中亚的关系置于其对外战略的重要位置,提出并实施了“连接中亚政策”,其中亚外交走向务实与活跃,印度对中亚积极外交意图倍受国际社会关注。印度强化与中亚关系的战略动因包括长期恪守的大国理念、发展经济的现实、国家安全利益、中亚政治文化地位等方面。厘清与客观评价印度加强与中亚五国关系的战略动因,有助于我们对印度与中亚关系未来走向的作出客观评判。
关键词:印度;中亚;战略动因
中图分类号:D815.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阿富汗战争后的十年里,中亚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一直是大国力量的角斗场。反观印度过去十年的中亚政策,收效并不显著,远远滞后于其他大国。2011年美国宣布了从阿富汗撤军计划,2013年9月,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5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欧亚三国进行访问,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落实之旅,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亚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印度就其中亚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战略调整。为此,印度提出并实施了“连接中亚政策”,以推行新的中亚战略。本文旨在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印度强化与中亚关系的战略动因,一窥印度的“大国战略”,这将有助于我们对印度与中亚关系未来走势和影响作出客观研判。
一、长期恪守的大国理念
一个民族的自信来自于它对自身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印度的大国理念深深扎根于印度“伟大、昌盛而悠久的历史”,这也是其强化与中亚国家关系的精神动力。同时,印度建立了现代民主、法制的基础。辉煌的历史和现代制度自信使得印度总有争当世界大国的潜意识。
印度独立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政治精英们希望把印度变成一个崭新的大国,在南亚次大陆和世界舞台上扮演大国角色。从国际体系层面上看,尼赫鲁认为“当今世界上只有美、苏、中三国雄视全球,第四个大国非印度莫属。”从地区层面上看,尼赫鲁一直设想构建中印之间的“亚洲轴心”,还设想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到中东,印度也要成为经济和政治中心。但这些美好愿景随着中印关系的恶化及尼赫鲁的逝世变得停滞不前。后任者们继承了他的政治遗产,大国理念内化成为民族意识中的一种集体意志。但是,鉴于自身实力的局限,印度的大国雄心可谓壮志难酬。无论是在尼赫鲁时期,还是后来英迪拉·甘地、拉吉夫·甘地时期,印度的影响力都局限在南亚次大陆。
冷战结束后,印度进行了反思,外交政策趋向灵活与务实。1998年印度成功地进行核试验后,以印度人民党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情绪再次点燃了印度迅速成为世界大国的希望火焰。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加上较强的软实力,印度具有了向外部世界拓展的实力和影响力基础。印度意识到,博取中亚国家的外交支持是实现地区大国和世界大国目标的有效手段。
总而言之,印度中亚战略的根源在于其长期恪守的大国理念,而在追求大国地位的过程中,中亚始终未脱离印度的战略视野,印度不断向中亚投送力量并发挥影响也正是印度大国抱负的见证。
二、发展经济的现实诉求
维护和扩大经济利益是各国外交的主要考量。印度政府也深谙此理。尼赫鲁曾指出:“一国的对外政策是其经济政策的结果”。目前,印度经济将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它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支撑它的经济增长。中亚地区幅员辽阔,人口6500万,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美元,平均增长率达6.2%,人均GDP约4600美元,这样一个富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是印度潜在的商品和资本市场,亦是未来印度商品和资本通过中亚的新欧亚大陆桥进入俄罗斯和欧洲的通道之一。因此,加强与中亚的关系,是服务于其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的。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看,中亚地区除了拥有油气资源外,还拥有诸多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是印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必不可缺的。其次,从金融合作的角度看,中亚国家普遍存在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对于外国的贷款和援助有着迫切需求,现又面临着扩大基础设施、工业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投资;而印度的金融业和金融服务业较发达,印度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扩大印度资本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与影响力。第三,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说,印度与中亚经济具有互补性。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是工业-农业国,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是农业国。囿于历史及现实因素,这五国经济结构单一,加工工业和轻工业比较落后。印度中小企业发达,利用自身廉价劳动力成本和地理位置的便利,可以为日益增长的中亚市场提供大量物美价廉商品。
但是,2014年印度与中亚的贸易还不足10亿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外交通联系不便,目前印度还没有一条直接与中亚相连的陆上交通。印度只能通过伊朗进入中亚或通过巴基斯坦、阿富汗进入中亚,但印巴关系的不稳定和阿富汗安全形势让印度经贸投资停滞不前。此外,印度还需克服中亚基础设施滞后、金融体系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障碍。
三、国家安全利益
全球化时代的相互依存不仅表现在经贸投资领域,还表现在国家安全方面。在国家安全方面,印度主要担心的是中亚的伊斯兰教极端势力和毒品、轻型武器扩散会威胁其国家安全。
第一,印度是遭受恐怖袭击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印度国内一直饱受克什米尔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折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伊斯兰激进组织对印度政府强烈不满,试图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实现其政治目的,频繁制造暴力事件。同样,中亚地区是“三股势力”老巢。有证据表明,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任何活动都会直接刺激或影响到克什米尔极端主义分子的活动。中亚地区恐怖势力长期盘踞在乌土、乌吉和乌阿边境高山地带,他们在“塔利班”接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和军训,然后参与中亚和南亚的恐怖活动。这使作为中亚的近邻、世界上第二大穆斯林国家的印度感到潜在的威胁。
第二,中亚毒品走私和武器扩散威胁印度。阿富汗是全球绝大多数罂粟种植和毒品生产的地区。2008年,阿富汗种植了83%的罂粟和生产了占全球总量93%以上的鸦片。按照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统计,全世界65%的毒品是从阿富汗通过中亚和南亚转运到世界市场的,中亚各国只截获了很少一部分。过去印度是阿富汗海洛因向欧洲和美国输出中转站之一,如今已经成了南亚最大海洛因消费国。据国际麻醉药管制委员会统计,2011年从阿富汗流入印度的海洛因约8吨。此外,中亚亦是轻型武器走私和交易的重要地区。鉴于以上情况,印度政府非常担心毒品流入国内或武器走私到克什米尔的极端宗教组织或东北部民族分裂势力手中,这将对印度国内社会与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印度希望加强与中亚各国合作,以安全为切入点开展同中亚国家的安全外交,联合打击极端宗教势力和日益猖獗的毒品犯罪集团以及控制轻型武器在民间扩散,以确保本国和地区的安全。
四、中亚政治文化地位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是连接俄罗斯、中东、南亚和中国的重要枢纽,具有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和斯派克曼非常看中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麦金德在其“心脏地带说”中提出了三大论断:“谁统治东欧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区;谁统治心脏地区谁便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便控制世界”。此处所指的“心脏地区”就包括中亚。斯派克曼在吸收麦金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边缘地带说”,他认为:“谁统治着边缘地带,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掌握世界的命运”。这里的欧亚大陆也就包括整个中亚地区。可见,作为印度的“扩展邻居”,印度自然也不例外地向中亚地区渗入和发挥影响的。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亚地处伊斯兰文化圈。印度在中亚突破一点,盘活全局。以中亚为突破口,印度可以一箭三雕:一是防止泛伊斯兰运动;二是以中亚为突破口推进与西亚伊斯兰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友好关系,确保自己在未来印巴冲突时不被伊斯兰世界孤立;三是顾及国内1.6亿穆斯林同胞的情绪。印度作为南亚地区大国,自然有意与中亚各国建立密切的关系。同时,同处中亚的阿富汗则成为印度另一不容忽视的国家。中亚是印度进入阿富汗并发挥重要影响力的一个渠道,也是打击削弱巴基斯坦的一个重要方面。印度希望有效地借助中亚和阿富汗对巴基斯坦实行战略包围,压制巴基斯坦,实现称霸南亚的目标。
此外,中亚除土库曼斯坦外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印度是其观察员国。对于印度来说,上合组织这个多边外交舞台是印度借力实现其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的一个战略考虑。通过向中亚国家及该地区上海合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能充分展现大国风范,提升国际形象,对自己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不无裨益,印度自然不愿放弃这一展示机会。
五、小结
印度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将不可避免地以扩大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为己任,而扩大在中亚的影响亦是其追求大国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作为中亚新游戏的后来参与者,对中亚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盘踞中亚地区已久的俄罗斯、美国、欧盟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战略利益,利益的重合将带来潜在的冲突。所以,短期来看,印度与中亚关系并不会有实质性进展,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1]Carl M.Indias New Foreign Policy in Central Asia[CJ/OL]. 2014-3-15. http://works.bepress.com/carl_marklund/6/,2003(8).
[2]世界银行数据库[DB/OL]. 2014-3-15.http://www.worldbank.org/en/country.
[3]马加力.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发展[J].当代亚太,2009(1).
[4]Sudha R.India.Iran,Russia to map out trade route[CJ/OL].2014-3-26.Asia Times, June 2002. http://www.atimes.com/ind-pak/DF29Df02. html.
[5]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DB/OL].2014-3-20.http://data.worldbank.org/country/india.
[6]Teresita C.Schaffer &Vibhuti H.Indias “Look West ”Policy: Why Central Asia Matters[CJ/OL]. 2014-3-10.South Asia Monitor, 2007(110).
[7]张蕴岭,孙士海.2003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12.
[8]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IPRI年鉴2010[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54.
[9]国际麻醉药管制委员会.2011年国际麻醉品管制报告[R].纽约:联合国,2012:58.
[10]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3.
[11]K.M.Seethi.Indias ‘Connect Central Asia Policy[CJ/OL].2014-3-20.13, The Diplomat,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