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研究
2016-05-19赵琬余
赵琬余
摘要: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正在不断推动进行中,农业的推广信息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农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系统体系建设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有不少问题的存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分析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进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F20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1
前言
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改变农业生产落后局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好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一、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中创新模式中的四要素分析
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各种信息传播手段把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以及经济、政治形势等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过程。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中必须要包含有四种要素,分别是信心服务的资源、对象、环境以及主体。
(一)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
在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中必须要重视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其必须要建立在信息来源有效性、及时性以及真实性的控制上,必须要打破传统涉农管理部门对信息的分割以及垄断,进而促进相关部门工作以及智能的重新组合,不断调整涉及到的利益以及权力[1]。该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利用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为信息的整合以及加工工作作出铺垫,进而打破原始化以及离散化信息资源的局面,实现对农业数据库的不断扩充。
(二)实现多级延伸以及传递分布系统的建立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机构在管理机制上,多是由县农业部门对乡镇的推广站进行直接管理,在此基础上实现跨乡镇产业信息推广服务中心的建设,进而不断促进推广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引导多主体参与,建立起分布系统,进而形成有效的信息推广网络。利用专业素养的机关干部指导的策略。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推广水平。
(三)采用多种培训方法
在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中,必须要加强对农民信息使用能力的培养,建立起本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借用电话上网、手机短信等多种通讯方式,促进信息的有效交流,进而实现信息之间的无缝对接。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对农民的资质进行培训,不断促进其信息应用水平的提高。
(四)不断促进力量统筹联动共建氛围的形成
在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整合多种力量,有效利用政府的规范作用,制定出相应的优惠策略以及目标,加大财政的投入量,不断促进系统的体系化发展。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各种机制,构建出开放型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农业的服务环境[2]。同时,可以利用群众监督的方式,不断促进信息服务的优化,挖掘农业的潜力,不断促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另外,还可以利用三电合一实现信息服务形式以及内容的及时更新,有效建立起比较常规的运行机制,利用比较丰富的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不断提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性。
二、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服务人员的创新理念,不断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的建立离不开服务人员的努力,必须要归结到服务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上。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以昂扬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勤奋学习,加倍努力工作,积极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等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指导,认真按照中央、省、市有关农业信息工作要求,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强化为农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适应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切实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日益迫切的需求,积极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全面提升本地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的使本地的农业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起色,新的突破,进而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灵活运用多种推广方法,实现对农民技术的提高
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3]。农业推广方法可分为3类: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在农业的信息推广服务工作中,必须要依照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方法,主要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示范、咨询、参观等。同时还可以借助技术培训以及宣传等手段,不断促进知识型技术的有效推广,实现对农业的推动。
(三)加强机制的创新,促进农业推广服务的最优化
在农业信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中,必须要不断强化机制的创新,首先可以对机构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通过职能细化以及责任问责制的建立,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待遇与其具体工作表现挂钩,不断推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4]。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水平的农技人员队伍,实现对农业的初步推广机制的建设,同时有效应用网络等多种媒体,促进技术服务的有效推广,进而有效提高本地农业的质量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部分地区也还存在基础设施仍较差、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困难和问题,相关人员应该积极争取项目、财政支持,进一步改善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信息推广服务的创新模式,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均达.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万敏.面向农户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赵玉姝.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4]张明.辽宁省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