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上的美丽
——浅谈幼儿面泥教学及能力培养

2016-05-19龚清云

好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教学活动

文 龚清云



指尖上的美丽
——浅谈幼儿面泥教学及能力培养

文龚清云

摘 要:捏面泥,是指用双手将柔软的面团通过揉、捏、揪、压、搓、滚、碾、剁、拔、按、切、削、刻的技巧变出有趣的造型。面塑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手捏造出自己喜爱的事物,提高孩子动手创造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协调能力,让孩子们在面泥活动中快乐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体会创造过程的乐趣。

关键词:面泥活动 教学活动 能力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说:“玩,对于一个社会未成熟的公民——幼儿来说,既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也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方法,更是他们的生命。幼儿,就是在玩中生活,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

面泥活动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如何协助幼儿喜欢面泥、喜欢面泥活动,达到教学目的,促使幼儿快乐健康地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我们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适时点拨,提高创造力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说的是那么生动传神,但也恰恰说明,泥塑活动尤其是面泥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可爱的小白兔》活动中,杨梓平小朋友举着刚做好的小白兔跟我说:“老师,我怎么觉得我的小白兔不是很好看呢?”听了他的话我走近看了下,发现杨梓平做的小兔子的眼睛是用红色面泥搓圆了摁上去的,眼睛变成了扁的,没有了立体感,没有活灵活现的感觉。于是我就对他说,你可以想想其他办法,寻找一下替代物也许会好一点,杨梓平看了看自己的小兔子,终于发现了原因,于是走到植物角拿起红豆,嵌在了小兔子的眼睛上,杨梓平的兔子顿时变好看啦。其他孩子看后一下子想法大增。孩子们用黄豆代替了兔子的鼻子,红豆做了眼睛,豇豆做了嘴巴,还制作出了小白兔爱吃的青菜、萝卜等,个别孩子还给兔子配了眼镜,围了围巾。

陶行知指出 :“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在面泥课程实施中,我们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生活的进程中去挖掘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具有乡土特色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与物质材料。同时,引导幼儿通过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来发展能力,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创意总是来自实践,只要有心,面泥制作就能有新的突破。教师适时地点拨,能点燃孩子的创新欲望,拓宽孩子的思路,能引来孩子无尽的遐想,从而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二、观察比较,培养审美能力

《纲要》中提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孩子年龄小,自我认识不够,他们对色彩的选择往往凭借自己的喜好,为了提高孩子的色彩能力,增强孩子的审美情趣,可以让孩子多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从中得到提高。

在“镶边的玫瑰”这一活动中,张恒宇、林志宸、顾文韬等小朋友在制作完了玫瑰花后,都纷纷表示自己的玫瑰花最好看,而且声音一个比一个高,毫不示弱。于是我让孩子们把制作的“镶边的玫瑰”集中起来,插在泡塑板上进行展示,同时让其他幼儿一起来评一评,说一说,你最喜欢谁制作的玫瑰花,为什么?结果大家一致表示说张恒宇和顾文韬两个小朋友的玫瑰花制作得最好看,让人看了最舒服。孩子们还说,张恒宇的花瓣是红色和黄色的,很协调,顾文韬的花瓣是红色和白色的,也很好看,认为红色跟绿色搭在一起不怎么好看。

当孩子们的意见出现分歧时,作为教师,这时你不能很权威地说谁的作品颜色不协调不好看,谁的作品色彩协调好看等,不能直接地给予答案。孩子通常喜欢的颜色是那些纯度较高的颜色,不懂得考虑色彩协不协调。有的幼儿只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致使作品出现杂乱不协调的色彩。为了让孩子们往后的作品能色彩协调,老师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多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只有多欣赏多观察才会有比较,要让孩子学会多角度地去欣赏,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指的是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出发,挖掘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教育因素,进行多元化的教与学。

三、积极参与,提高动作协调能力

面泥活动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给了孩子一份美的感受。面泥是由食用的面粉、糯米粉制作而成,无毒无害,更适合孩子使用。它比橡皮泥色彩更丰富,韧性更好,连接更牢固,可以反复使用,既卫生,又安全。

幼儿的小肌肉群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经常锻炼来促进它更好的发育,换句话说就是手的活动,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和手指伸展等局部运动。因此,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实际上就是发展他们手的动作,使手的动作力度、速度、精度、灵活性、节奏感、协调性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面泥柔软、具有可塑性,孩子们在面泥活动中运用团圆、捏、搓、揉、粘连、切割等基本技能,这就需要孩子双手及五指的配合,同时加上手腕,手臂都在用力。刚开始时幼儿的动作有些笨拙,我们可以慢慢来,按照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合理分配练习的时间,遵循先疏后密的原则。即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制作的时间短一些,逐渐增多,当他们具备一定的技能后,可以稍微延长一些时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面泥活动是锻炼孩子肌肉群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面泥活动中孩子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面泥活动中,幼儿既动手又动脑,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塑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面泥的色彩丰富,能吸引孩子的眼球,给幼儿一个视觉冲击,使得孩子们对面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面泥的可塑性更使得孩子们不愿放手,他们会毫无顾忌地玩起面泥,对着面泥按按、压压、捏捏,进行自我陶醉,孩子们在面泥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长期的面泥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的创作潜力是巨大的,他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耐心启发,多带幼儿观察、感知事物的变化,多用提问、暗示,创设适宜的环境,将活动融入幼儿学习中。同时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幼儿多多体会创造过程的乐趣,帮助孩子开阔思路,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那么孩子就会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幼儿面泥的制作能力就会大步提高,让我们一起欣赏孩子们这指尖上的美丽!

(江苏省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 )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