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场地的自主户外活动尝试

2016-05-19欧阳爱华

好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场地户外活动自主

文 欧阳爱华



基于小场地的自主户外活动尝试

文欧阳爱华

摘 要:户外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孩子亲近阳光和空气,走近大自然;有利于增强儿童抵抗能力;能满足孩子好动与探究的本性;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等,这些是其他任何室内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本文通过合理设置游戏时间、科学安排器械设置、规划布局活动场地、多重设置活动内容等尝试为幼儿创造最适宜的成长环境,将游戏与运动相互融合,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场地 自主 户外活动

由于我园户外活动场地小,满足不了所有孩子同时活动,但我们又希望能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户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才能既保证幼儿活动的场地和材料,又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大胆地进行了自主户外的四个尝试:

一、合理设置游戏时间

受活动场地限制,但又要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一改大家惯常所用的晨间锻炼时间,将户外活动分解成三个板块,三个年龄段轮流进行户外活动。我们设置了户外自主活动时间安排表,对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合理分配,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尽量避免教师指令的干扰。

分解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开展自主户外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还对幼儿园的各个户外场地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使用,为幼儿留有了自主活动、自由把控的时空。

二、科学安排器械位置

原先我园的户外活动器械全部集中在一楼的晴雨操场,考虑到所有班级小朋友同时去取拿器械容易造成拥堵,不安全,所以我们只允许老师带个别孩子进晴雨操场帮忙,一方面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错失了孩子收拾整理时很好的教育契机。

之后我们将活动器械全部搬到了室外,分别在活动场地四周做了一些低矮的收纳棚,分类摆放并请孩子们做上了标记。为方便小朋友取拿,我们将器械的摆放尽量靠近相关的活动场地。孩子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每种器械的具体位置,方便他们自主选择和收放时的整理归类。

三、规划布局活动场地

我们首先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又考虑了各区域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将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1.游戏区:建构区(管子造型、建筑工地、纸箱组合)、大型玩具区、沙水区;2.运动区:车类区、投掷区、平衡区、攀爬地带、综合球场等。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标志和活动范围,便于幼儿选择区域。

四、多重设置活动内容

1.巧妙融入韵律操元素

我们把原先早操的元素融入到户外活动中,活动开始前,我们播放充满动感、节奏鲜明的音乐,老师们带动所有小朋友进行热身练习。这种热身训练是没有队列队形要求的,孩子们可以找到空地自由伸张。另外,考虑到我们的户外活动分成运动区和游戏区,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需要有交换,既能平衡孩子们的运动量,又相对做到了动静交替。所以,我们就在两个活动中间交换时段播放优美的音乐,孩子们可以跟随音乐边做律动边找到本班教师,为下面的活动交换做准备(如若不想换区,律动结束后还可以回原区进行活动)。最后,我们还会给出轻柔舒缓的音乐,提醒幼儿进行收拾整理和放松活动。

2.多元投放游戏材料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可以说材料是幼儿活动的重要物质支柱,它不仅能激发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兴趣,还能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我们在投放材料时考虑了材料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能力需要的幼儿,根据运动的目标投放适宜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如在平衡区,我们除投放了不同高度和宽度的平衡木之外,还增加了用易拉罐制作的不同宽窄的“小桥”、家长帮忙收集的长板凳、小巧的平衡板等。同时,为服务于孩子们的自主游戏,我们还投放了多种辅助“搭桥”材料(轮胎、小椅子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自主选择材料“搭桥”,并进行平衡练习。除此以外,材料的投放还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小班要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软体积木、积塑、沙、水等都是幼儿喜欢且适宜的建构材料;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设计和制作,既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设计和制作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些木板、纸板、纸棍、塑料、塑料管、纸盒等都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好材料。

3.巧用环境引导幼儿活动

由于是户外混班活动,活动的同伴和场地教师有可能都是孩子不熟悉的,为保证孩子们能够自由而有序地活动,既能够自主活动,又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保障活动有序进行,我们在每个活动区设置了形象标识和活动规则,这些活动规则都是在孩子们活动之后跟他们共同商定,并由孩子们自己绘制的,如一些安全小提示等。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我们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教师面对的是全年级的孩子,而不再是本班的孩子,不同孩子个性是不同的,有活泼外向的,有胆小内敛的,面对不同的孩子老师给予不同的支持,胆小的孩子面对一个新的、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场地教师要创设好心理环境,从情感上让孩子体验到接纳与安全,并愿意去尝试新的玩法。

4.鼓励幼儿玩出新花样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达。我们要尊重幼儿的意愿,不要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题,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的权利也在幼儿,我们要保证幼儿在活动中有充分的自由度。在户外活动中,幼儿要玩什么玩具,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多长时间,都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做主。活动中,老师们逐步地敢于放手,敢于站在孩子的后面,放手让他们尽情去玩,不规定今天一定要玩什么,对幼儿所有的想法、玩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自由游戏的幸福和快乐。有的材料的表面作用可能较为单一,但经过幼儿之手,重新组合,又赋予了材料的新的玩法。

受班级文化影响,各班幼儿对一种材料有时会有不同的解读,玩法也不尽相同,混班以后,我们做到了游戏材料利用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比如老师在建构区投放一些纸卷棒,A班幼儿会用来进行传统建构,我们发现B班几个男孩却在玩起了“枪战”游戏,把纸卷棒当成了“手榴弹”,在嘴角边模仿了一个拉开金属盖的动作,然后投了出去。所以,活动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幼儿喜欢什么,选择投放材料应以幼儿为主。并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

自主户外活动将园内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有效整合,高效利用,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让孩子们真正得到了实惠。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自主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的同伴交往能力、身体锻炼以及活动的创造力、自主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然,过程中的观察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欣赏并尊重孩子们活动中的表现,做到“创设环境——投放材料——观察引导——调整环境——调整材料——观察引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我们将继续尝试,更好地挖掘和发挥混班户外活动的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为幼儿创造最适宜的成长环境,将游戏与运动相互融合,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江苏省丹阳市练湖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场地户外活动自主
不同类型足球小场地比赛球员跑动表现及能量消耗的差异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小场地对抗赛在高中足球技术及战术训练中的运用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