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运动式”走向“新常态”:成人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模式的转换

2016-05-19赵传兵

成人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人高校常态化教学质量

【摘要】运动式评估是单一主体参与的非常态评估,具有政府主导、标准统一、过程封闭的特征,评估过程忽视学校的主观创造性,无法体现学校专业特色,易滋生功利主义,消减学校办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实现成人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常态化评估倡导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关注学校自我评估;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数据库,实行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构建政府鉴定、学校自评、社会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成人高校评估标准应“因校而异”,凸显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关注学校办学目标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成人高校;评估;运动式;常态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4000704

【收稿日期】20151126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与联动机制创新研究”,编号为15240041014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依附走向‘合作:‘管办评分离视域下高校办学与政府管理联动机制研究”,编号为2016gh110

【作者简介】赵传兵(1967—),男,河南洛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成人教育。高层指示、中层动员、基层加班加点,准备各种资料,整理或制造各种档案……,这是很多成人高校迎接教学质量评估的校园景象。为达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成人高校办学指标要求,有些学校临时“凑条件”,突击建设,以使每个观测点达到“合格”或“优秀”标准。如此教学质量评估带有明显“运动式评估”特征,容易滋生“走过场、凑条件”的功利主义现象,难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如何使教学质量评估由“运动评估”走向评估常态化,使评估转化为刺激学校发展的内部动力,这是成人高校办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基于运动思维的成人高校“运动式评估”评析运动式评估缘起于传统的运动式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运动式思维。运动式管理是指打破常规管理的节奏或状态,按照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1]从其内涵来看,运动式管理是一种无规则可循、充满“情绪化”的非常态化管理,常生发于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组织机构中。权力集中使得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意识;自主意识缺失又会使得学校习惯性的热盼政府指令,而后开展轰轰烈烈的运动式评估。评估运动之后,又回到无所适从、缺乏主体性的状态。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1运动评估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学校主动参与度不高

“运动式”评估的发起者是行政部门。每次评估运动之前会发布一系列评估观测点,并制定每个观测点“合格”或“优秀”的标准。为了达标,或为了显示管理力度,成人高校领导会把各个观测点迅速“划片包干”,指定具体负责人对照各观测点标准一项项地“准备”,并制定相应奖惩措施,给予下属无限压力。为实现外在、物化、数字化达标,许多教师表现出非常态的紧张心理,甚至出现应付行为和对立心态。评估一旦结束,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就会像松开压紧的弹簧一样,变得松弛而疲惫。

另外,运动式评估是政府实现对学校直接管理的方式。评估方案的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开发过程由政府主导,整个过程体现着政府管控的意志。学校为了自身生存,只得被动地接受政府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环节,运动式评估就演变成为政府对成人高校实施直接管理的过程和手段。运动评估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成了运动的“对象”,只能被动接受运动评估的安排,而无法在评估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因此也消减了学校办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2运动式评估往往是日常不作为的表现,易滋养投机心理和功利主义

运动式评估往往是在管理问题过于严重、对学校发展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时才展开的。在日常管理中,相关管理部门不能主动地走向学校,诊断存在问题,帮助发现、分析潜在问题,而是任由问题孕育、滋生,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评估运动,解决表面问题;而后重复孕育下一轮运动评估环境……。这其实是相关部门日常不作为的表现。

运动式评估程序几乎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模式,常会遵循“召开迎评动员大会—成立迎评领导小组—学习观测点指标体系—自查自纠—迎接专家进校考察—反馈整改—复审”等若干环节,这种近于固定的运动式评估模式可能会助长投机心理:平时马马虎虎,评估时努力就行;对于学校来讲,为了评估过关,会“认认真真走形式”,做足表面文章,忽略学校内涵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投机心理和功利主义倾向。

3运动式评估关注“规定动作”和统一标准,忽视成人高校办学特色

运动式评估要求评估专家一定要完成许多“规定动作”。如:听主管汇报,形成整体印象;考察实验室,评估实践教学能力;随机入班听课,评估教师教学能力;召开座谈会,评估相关利益人对学校现状与发展的看法;查阅档案材料,评估学校档案资料管理;还包括走访管理部门以及意见反馈等环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如此多规定动作,会使得某些评估观测点被忽略,或者“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眼。记得某校评估时,一专家用一个小时听主管系领导汇报,略提看法,而后说“我还要到另一个系去看看”,在一片“辛苦”的欢送声中,专家匆匆而去,背后是一片“评估结束了”的欢呼声和放松的情绪。专家根本没有时间深入观察学院专业特色,更无法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建议。

运动式评估的标准体系是统一的。这会使得全国所有成人高校为了达标而建设,为了标准而发展,忽视了学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忽视了学校办学应该具备的特色,从而导致“百校一面”,培养的人才缺乏适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最终不能实现成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

4运动式评估是一种封闭性评估,未形成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估标准体系的封闭性。在开发评估标准体系过程中,被评价学校没有机会参与其中,只能被动接受评估“合格”或“不合格”的结果,而后依据专家建议做出被动的办学调整。二是评估过程的封闭性。整个评估过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实施的,评估结果是专家“闭门会议”的结论,社会因素、特别是与该校办学息息相关的地方被避之门外,导致了学校评估与社会的隔离,不利于政府、学校、社会信息的沟通交流。三是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在整个运动式评估过程中,行政部门是单一主体,同时它又是管理权的垄断者,因而处于监督之外,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评估活动的主观性、随意性,特别是在对评估结果的处理和运用评估结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无形中弱化了成人高校的办学积极性。[2]成人高校教学评估的初衷是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因校而异的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学校、社会、政府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

总之,运动式评估是一种非常态评估,会搅乱学校常态的管理秩序,甚至出现相互抵触的混乱现象。压倒一切的运动评估工作结束后,个别教师和管理者会出现一些运动评估后遗症,甚至把一些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如试卷、教案类的档案管理)留到下一次运动评估中来做:“加班加点、化新为旧”,紧张几天,轻松几年。形成了一些学者认为的管理工作“运动依赖症”,就是放松或放弃正常的管理,把管理任务放到“运动”中去执行。[3]“评估就像一阵风,刮过就一切回归原状”,这是许多被运动评估过学校教师的感言。为解决运动评估带来的后遗症,使教学评估真正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评估应该走向常态化。

二、由运动思维转向新常态思维,促进教学质量评估常态化运动式评估迫使成人高校以“突击制造”方式进行回应,领导取得了“瞬时”政绩,伤的是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校各个个体失去积极自主的身份,消极地依附于政府的运动式管理,最终伤害的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此,学校、社会、政府应积极协同,在我国趋向“市民社会”的大背景下,由“运动思维”转向新常态思维,构建促进学校发展的常态化评估体系。

1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关注成人高校自我常态评估

教学质量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有利于加强教学常态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成人高校内涵式发展。

(1)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为有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成人高校应成立与教务部门并行的行政部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要负责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实施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监控与评估;拟定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收集、定期统计与发布教学质量信息,做好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与信息反馈。

(2)构建学校教学质量信息发布平台。学校应该开发一个实时发布教学质量信息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学校教学质量相关信息,让政府、社会及时了解成人高校发展的信息,接受社会的评价;同时,通过信息交流收集社会有关人才需求信息,并用于指导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

(3)试行学校教学质量发言人制度,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学校教学质量状况。传统的封闭办学拒媒体于大门之外,媒体只能从其他途径获得学校的消息并随意公布,可能会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为提高成人高校办学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教学质量发言人可以向社会、学生及时发布学校发展的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评价。

2建立成人高校教学质量数据库,实行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4]这一要求同样也适于成人高校教学评估的需求。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中心应该建立教学基本数据的采集制度,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及时依据数据分析教学状态,从而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校教学实行常态评估,减少“走马观花”似的运动评估带来的管理慌乱、功利主义心态及其他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成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数字化、日常化。同时,成人高校应对政府、社会、行业关心的核心数据借助适当的途径向外发布,以利于政府相关部门监控教育质量,社会相关单位掌握学校人才培养状态,以监督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校、政府、社会之间信息的无障碍沟通。

3创新成人高校教学评估模式,凸显学校特色、专业特色

成人高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是多元、有层次的,这要求成人高校的发展不应追求类似于综合高校的“高、大、上”特点,应该着力发展学校特色,把特长专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成人高校评估应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关注成人教育质量的结构性指标,从而促进成人高校的特色发展、专业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

在评估模式开发方面,应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扬弃整齐划一的行政评估,改革目标既定的“合格或不合格”的二元评估模式,构建依据学校特色、专业特色进行分类评估、专业认证的有效评估模式。一些硬性评估指标应倡导多元化,不能简单地用本科评估的指标来套成人高校的评估。如由于成人高校具有强化实践教学的特征,18∶1的生师比要求是否适合成人高校状况;由于成人高校办学是市场走向的,大批量购置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应付评估,会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等,都是教学评估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成人高校教学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专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成人高校评估应该体现学校发展的内涵,如院校发展目标是否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否符合高职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学院是否具备达到这些使命的条件和程序等。所以,某些评估硬指标要求应该弹性化,同时鼓励同区域成人高校实行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所以,创新成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模式,倡导评估指标与标准“因校而异”,关注学校的专业特色,凸显学校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应是成人高校评估发展的趋势。

4建立主体多元的评估体系,关注评估中介机构的作用

在运动式评估背景下,成人高校评估是单一评估主体的行政评估,是一种行政集权管理模式。为促进成人高校的特色发展,成人高校评估应完成从运动管理向常态管理的过渡。新型公共管理理论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新定位了传统公共模式下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倡导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5]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成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应抛却运动评估的弊端,建立政府鉴定、学校自评和社会评估相结合的教育评估体系,构建学校发展的内外质量保障体系,营造评估进行的法制环境。

新公共管理倡导具有独立性、专业性的评估中介机构对成人高校进行办学评估。政府、高校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评估中介参与成人高校办学评估,客观地为学校发展提供可行建议。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应该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评估中介机构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第二,正确认识自身地位,切忌越俎代庖;第三,评估中介机构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四,加强工作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6]只有健康发展的具有独立性、专业性的评估中介机构才能为成人高校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估,也才能为成人高校发展提供可行的、切合实际的建议。

5正确运用评估结果,促进成人高校内涵式发展

运动式评估具有封闭性、单一主体性,政府是单一的评估主体,单一评估主体的评估结果往往会缺失客观性、公正性。一般来讲,对成人高校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应反映出如下内容:院校目标是否符合国家教育目的的要求,是否体现成人高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学校是否具备实现这些使命和目标的支持性条件,以及学校办学取得的绩效、毕业生的可雇佣性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评估结束后,紧随的应该是结果的正确运用。

学校依据专家评估之后给予的反馈和“把脉”出的问题,应更加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从而制定中长期的整改方案和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扩大评估成果的影响,发挥评估结果的长效机制,避免运动式评估过后又恢复原状的“瞬间”效应,从而发挥评估促进成人高校内涵发展的功能。

三、结束语

成人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关系到国民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界定了成人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在成人教育中的地位;同时倡导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所以,保障成人教育质量是国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旨在促进教育质量发展的成人高校办学评估仍然存在着“指导思想不到位、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政府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运动”评估之风依然盛行,难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保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成人高校评估精神。

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是成人高校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不是一件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就像由山坡向上推石头,而且坡还挺陡,不仅不能松手,用力小了也不行”。[7]所以,积极构建常态化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估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树立“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教学评估理念,以利于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成人高校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正权.论运动式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2).

[2]贺祖斌.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估中介机构的建立[J].理工高教研究,2003,(6).

[3]谢攀峰.引导本科教学评估从运动式管理走向常态化管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9).

[4]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68/201403/165450.html.2015.09.18.

[5]陈华栋,等.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模式探析[J].求索,2005,(7).

[6]陈玉琨.论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机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2).

[7]张德江.论教谈学话育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

(编辑/赵晓东)

猜你喜欢

成人高校常态化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虚拟现实技术在成人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对成人高校并入技工院校实践的探讨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浅议同等学力在报名考试中的界定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成人高校学生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