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养生节目”是对老人的呵护
2016-05-18吴敏
文/吴敏
规范“养生节目”是对老人的呵护
文/吴敏
针对当下一些节目存在的非法兜售药品、保健品和医疗服务以及播放虚假医药广告等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的播出管理。
中华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算起,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养生经验。这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养生不仅成了一种生活时尚,更成为柴米油盐般的健康刚需。特别是老年人,出于健康的需求,对养生知识更是求知若渴。可是,有些人利用“养生节目”营私舞弊,忽悠老百姓,使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因此,我们面临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认真规范“养生节目”。规范“养生节目”,是维护群众权益、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媒体公信力的具体行动,是促进电视养生节目规范持续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科学的健康养生知识的现实需要,是对老人健康的呵护、生命的爱护。
规范“养生节目”,需要媒体责任担当。现在全国各地电视台都在热播“养生节目”。每天打开电视,必有一批养生专家开讲长寿之道:层出不穷的养生主张让人眼花缭乱,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是在耳边狂轰滥炸。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养生节目”,本质是变相广告,加之制作发布环节监管阙如,最后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法外之地”。从“芒硝治百病”的胡万林、“排毒教父”林光常、“京城最贵名医”张悟本、“健康教母”马悦凌……有些所谓的养生节目成为伪大师们的“道场”,成为不法利益链的印钞机。由于普通老年人对健康知识和信息还缺乏判断力,使得不少人对养生的认识陷入诸多误区。养生节目内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媒体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守媒体职能,强化审查把关,绝对不能给“伪养生”任何表演舞台。
规范“养生节目”,需要权威专家隆重登场。宣传文化阵地,正能量不去占领,歪理邪说就会趁虚而入。近年来,有些电视养生节目的所谓嘉宾,就不具备执业资质,他们在变相发布广告,误导了观众,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媒体形象。今后,这样的情况必须叫停。据悉,北京市卫生局公布首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遴选结果,251名专家成为卫生局官方认可的养生专家,其中近九成为主任医师,其他为副主任医师等。所有专家均是各医院热门科室的权威专家,还有来自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传染病控制、食品与营养、计划免疫等方面的相关医师26人,他们将被优先推荐在养生保健栏目“出镜”。这个办法有助于防止伪专家在养生保健市场里鱼目混珠。要严格禁止无证专家参与宣传,从严限制主持人资质和热线电话资质,严格规范节目制作播出、内容审查等各个环节。
规范“养生节目”,需要老年朋友自我保护。为养生节目立规矩,本质是尊重科学、保障权益之需。当然,老年人健康养生素养,也不能只靠电视节目来提升,不要还在为朋友圈瞎传的养生谣言而纠结,不必活在各色保健品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