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生六记》节选

2016-05-18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品文浮生六记柳絮

《浮生六记》节选

[编者按:]

中国古典散文,自先秦发源,中经汉魏六朝、唐宋,发展到明清,出现了新的变化,题材更丰富,形式更自由,从对政治、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更多地转向对人生处世、生活情趣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又一个以文体为特征命名的发展时期,这就是文学史上习称的明清小品文。本期新教材选择明清小品文的代表作《浮生六记》与《影梅庵忆语》摘录于下。

时有浙妓温冷香者,寓于吴,有咏柳絮四律,沸传吴下,好事者多和之。余友吴江张闲憨素赏冷香,携柳絮诗索和。芸微其人而置之。余技痒而和其韵,中有“触我春愁偏婉转,撩他离绪更纤绵”之句,芸甚击节。明年乙卯秋八月五日,吾母将挈芸游虎邱,闲憨忽至曰:“余亦有虎邱之游,今日特邀君作探花使者。”因请吾母先行 ,期于虎邱半塘相晤。拉余至冷香寓,见冷香已半老,有女名憨园,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款接间,颇知文墨,有妹文园,尚雏。余此时初无痴想,且念一杯之叙,非寒士所能酬,而既入个中,私心忐忑,强为酬答。因私谓闲憨曰:“余贫士也,子以尤物玩我乎?”闲憨笑曰:“非也,今日有友人邀憨园答我,席主为尊客拉去,我代客转邀客,毋烦他虑也。”余始释然。至半塘,两舟相遇,令憨园过舟叩见吾母。芸憨相见,欢同旧识,携手登山,备览名胜,芸独爱千顷云高旷,坐赏良久。返至野芳滨,畅饮甚欢,并舟而泊。及解维,芸谓余曰:“子陪张君,留憨陪妾可乎?”余诺之。返棹至都亭桥,始过船分袂,归家已三鼓。芸曰:“今日得见美而韵者矣。顷已约憨园,明日过我,当为子图之。”余骇曰:“此非金屋不能贮,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况我两人伉俪正笃,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爱之 , 子姑待之。”明午憨果至。芸殷勤款接,筵中以猜枚赢吟输饮为令,终席无一罗致语。及憨园归,芸曰:“顷又与密约,十八日来此结为姊妹,子宜备牲牢以待。”笑指臂上翡翠钏曰:“若见此钏属于憨,事必谐矣。顷已吐意,未深结其心也。”余姑听之。十八日大雨,憨竟冒雨至。入室良久,始挽手出,见余有羞色,蓝翡翠钏已在憨臂矣。焚香结盟后,拟再续前饮,适憨有石湖之游,即别去。芸欣然告余曰:“丽人已得,君何以谢媒耶?”余询其详,芸曰:“向之秘言,恐憨意另有所属也。顷探之,无他,语之曰:‘妹知今日之意否?’憨曰:‘蒙夫人抬举,真蓬蒿倚玉树也。但吾母望我奢,恐难自主耳,愿彼此缓图之。’脱钏上臂时,又语之曰:‘玉取其坚,且有团圞不断之意,妹试笼之,以为先兆。’憨曰:‘聚合之权,总在夫人也。’即此观之,憨心已得,所难者必冷香耳,当再图之。”余笑曰:“卿将效笠翁之‘怜香伴’耶?”芸曰:“然。”自此无日不谈憨园矣。后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

如皋冒襄(辟疆)《影梅庵忆语》书影

清末刻本《浮生六记》插图

猜你喜欢

小品文浮生六记柳絮
《浮生六记夜读》
柳絮
柳絮飘飘
书虫来袭:《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不妨踏歌而行
浮生六记
转瞬即逝的绝美——例谈小品文《蝉》的微解读策略
小品文的精神
谈谈小品文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浮生六记,一梦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