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方:追寻历史中的人文价值
2016-05-18张艺芳
本刊记者_张艺芳
柴松方:追寻历史中的人文价值
本刊记者_张艺芳
“穿越课堂辐射到课堂之外,穿越给定的教材,打破一直以来学历史时的宏大架构,浸入到孩子们的家庭,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柴松方老师谈中学生写家史活动。图为柴老师学生回来探望
以思考和言说打开课堂
2016年11月8日,美国总统大选日,演变为中国看客的一场狂欢。一周前,柴松方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
本周末是美国总统选举最后的冲刺,中外电视和网络也会分外热闹,有关美国政治史的相关专业知识也会在此次选举中出现,总统选举可以在比烂比丑中诞生,但政治制度和相关知识是严肃的。请孩子们看看电视、查查资料,对美国政治特别是总统选举制度多点理解,自选角度,并加以整理成文,长短不限,回头上课和大家分享。
总统被选出之前,学生作业已经交了上来。有电子文档,也有手写的形式。柴老师的学生黄筱惠引用刘瑜在《如何看待美国大选中的川普现象——论美国政治中的民粹主义》文章中的一元式民主和多元式民主,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到他的赞赏。柴松方认为:孩子们起码在动笔梳理中,理清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加深了对美国选举制度的理解。
从教25年,柴松方老师熟稔教学内容和方法。空闲时间,他翻阅各种专业论文,也关注社会新闻,特别是新近公布的一些史学材料和观点。有些发现让他兴奋,是一种洞察历史真相的刺激。他渴望将此种不断更新的历史知识与观点与学生分享,但须站在讲台上。
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又是副校长。光环之下,他一直如初,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历史老师,如今带两个重点班的历史课。
他的眼光有一部分游离在课堂教学之上,看到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的话,“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后来被他在文章中引用。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柴老师的方法有很多种。留开放性的作业题目,是柴老师一贯的坚持。
课堂所学,提问之处,多提醒学生古为今用,或者推动一种横向、纵向思考的能力。比如:“走进农民,理解包产到户政策的过去与现在,并为这个政策的未来怎样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明清的思想家们为什么不能像同时期的英法启蒙思想家们那样为中国未来设计所需的制度蓝图?”这些都是柴老师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
念及教学,他常反思,“也许我们早已背离了初衷,而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可能仍然如此,历史教学差不多成了纯粹的应试工具。”已故名师马小平曾在东莞中学教书,也曾是柴松方老师所在的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顾问,还曾为此校学生上《人文素养》课。柴老师常与他一起探讨问题,如今办公室还有一摞马小平编写的《人文素养读本》。“我一直在平衡应试和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柴老师笑容温和,说完松了一口气,继续埋头工作。
柴老师常是深色西装裤、搭配浅色衬衫的装扮。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当代书法家陈敬国的行书作品,是为祝贺柴老师被评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而写:行者常至。他将此设置为自己的微信头像,视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前不久,他发现正读大学的儿子也将“行者常至”用作自己的微信签名。欣慰之时,尤其慎重,为此给儿子打了一通电话。他讲,“此话出自晏子,前半句是为者常成。为者常成,我觉得太功利,行者常至,倒是妥帖。先前的教师生涯中,我常常抱有的信念是,‘总有一天,这一切都可以重新计算的。’后来看到‘行者常至’这句话,恍然一亮。”
写史大赛中的意外之作
2016年,NHK电视台欲将“中学生写家史活动”拍成纪录片,便与活动的发起人、前《看历史》记者李远江联系,要求他推荐一位教育一线的写家史推动者。柴松方老师是李远江想到的第一人。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坐落在一片幽静之中,校园及其周围的绿化率都很高,十年前新建的现代化校舍宽敞明亮。时至九月下旬,南方已过最热的天气。正值中午,柴老师照常在办公室里冲了一杯咖啡,抵抗中午的困倦,坐在办公室的电脑桌前赶制一个课件。
“没有咖啡不行,行政事务头绪多、占时间,加上两个实验班的教学。尤其是在为学生修改家史稿件的那两三个月,咖啡可以帮我提高工作效率。”
那几个月,是的。浏览过学生一篇一篇的稿件,删去无关枝节,在与事实有出入之处备注,用红色字体批注出大篇幅的修改意见。把学生叫到跟前,针对文章的细节和写作的方法,与学生商讨。课余时间,将电脑留给学生,学生自己完成修改。柴松方和他的团队成员黄筱安、李柱军、雷鸣,袁晓勇、陈瑛、王文然、孙瑛等写史活动的指导老师都是这样做的。
这位一直在教学一线的副校长有些特质:凡事亲力亲为,为人随和,没有架子。除了修改稿件,课代表会提前来问历史公益讲堂的课堂安排,学生在走廊里遇到他,“柴校长好!好久没看到你了。”“你咋不来找我。”
柴松方(右)在家史写作大赛的颁奖典礼上
88岁的爷爷看到孙女黎海伦记述自己抗美援朝的那段历史,激动得老泪纵横
采访当天,一沓获奖证书经柴老师之手,转交给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孩子们。每年如此。2011年,时任东莞市历史教研员的夏辉辉老师收到历史写作大赛的征稿信息,只是将此作为寒假作业发给不同的学校。接收到写家史活动的信息之后,柴松方老师当即制作成学校具体的实行计划,发给历史教研组的老师,组织相应的教师和学生培训。
2011年,在首届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的诸多投稿中,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李远江,看到左馨蘭的作品《十二年的漂泊之路》时眼前一亮,转而与发来这篇文章的教研员夏辉辉联系,就这篇作品聊到历史教育,又聊到学生左馨蘭的指导老师柴松方。夏辉辉回忆,“越聊越兴奋。我们三人有共同的特点——都不满足于现在的历史教育。”
在《十二年的漂泊之路》中,左馨蘭记录了出生在国民党中校家庭里的外祖母,幼时作为随父行军的家属的十二年漂泊之路。文章开头即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外祖母的母亲烧毁父亲照片和物品的细节。
1968年的深秋,北方的风已有阵阵凉意。女人小心翼翼地瞥了瞥窗外孤单飘摇的落叶,似乎跟这弥漫的空气是一样的萧瑟。她再一次把目光匆匆转向手中捧着的照片,那上面正是男人的脱帽黑白戎装照,身跨武装带,手扶盒子枪,整洁朴素的国民党中校军服勾勒出英武挺拔的身躯,但目光却很温和,甚至有些谦逊。
女人叹了一口气,终于划亮了火柴,点燃了这最后一张照片。随着火焰的急速吞噬,所有关于男人的一切,连同那段浩瀚激昂的历史,都随着这照片,灰飞烟灭,飘散而去。
李远江曾受邀为《一席》演讲,主题为《发现身边的历史——追寻自我的生命源头》,演讲中他再次与听众们分享了看到左馨蘭作品那一刻的惊喜,“大赛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不确定,因为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模仿,左馨蘭的这篇作品让我眼前一亮。”
在此之前,作为记者的李远江难以预期中学生家史写作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这篇作品之后,他分析左馨蘭的结构和讲故事的方法,来培训更多的孩子去写家史。
如今,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学生已经参加了六届。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李远江认为那沓证书实至名归,“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对中学生写史活动高度重视,六年来该校学生获奖数量、质量都高居榜首。”
此轮印度招标,中国货源占到了一半,虽然标价基本与国内出厂价格相当,但如此大批量的出口,依旧为国内市场提供了支撑。加之前期行情的持续走低,使尿素价格已逐渐达到下游的心理预期,在印标确定后,新单立即跟进,止住了行情的颓势。
挖掘家族往事中的教育契机
1994年,美国发布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而后的历史课程是从空间上由近及远的“螺旋式”课程设置模式,一到六年级分别为:家族史、邻居史、社区史、州史、美国史、世界文化史。地缘上的切近性使得学生一开始就对历史的兴趣浓厚。学习方式也较为多样,教材不定,上课地点不定,看电影或去博物馆,或根据历史人物表演。课后,是学生学历史的主要时间。
柴松方老师考察芬兰教育,做课堂观察
柴松方反观自身所处的教育现状,“由于在其内容编排与施教方法上,其指向更多地服务应试选拔的需求,被功利性目的所左右,大大削弱了历史作为教育学科的教育影响与功效。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参与研究的可能也是很少的。当学生只能介入‘是什么’,而完全不能参与其‘为什么’与‘怎么样’时,学生的兴趣就可想而知了。”
“透过这扇窗子(写史活动),便是我寻找的将中学历史推向一个新境界的路径——学生由“学”历史走向“写”历史。”一年前,他主编的首部学生个人家史集《回忆•记录:中学生写身边的历史》出版,他在序言中得以回顾这五年。如今,这本书摆在国家图书馆的书架上。
在指导孩子写作的过程中,柴松方有几条自己的原则:让孩子尽量尊重受访对象的原意;我们虽然是在记录自己家族的往事,但一定要真实,有可看性,不能只是流水账,必定从中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左馨蘭那篇文章有这样一些细节:她的外祖母随队迁移,每到一处,即使待几天,小孩的学位就安排好了。这说明了部队对家属的安置精心、管理有效、撤退从容,刷新了我对国民党军队的认知。”
柴松方老师的这个发现,刚好与历史教研员夏辉辉老师说服他参加这个活动的理由重合:穿越课堂辐射到课堂之外,穿越给定的教材打破一直以来学历史时的宏大架构,浸入到孩子们的家庭,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中学任教时期,带领学生做身边的历史调查的经历,对我后来发起家史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李远江认为,“与思想政治学科侧重应然的教育不同,历史学科注重实然的教育。”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在柴老师那里反复出现,此时,柴松方觉得,“坚持将中学生写史活动进行下去,是我对雅思贝尔斯这句话最好的理解,也是最好的践行。”
柴校长从办公桌前抬起头,仰头正望见办公室那幅“行者常至”的书法作品,此外,还有一幅篆书“润物细无声”,学生在今年教师节送给他的“惊喜”。可以想象,学生毕业十年,仍挂念这位“灵魂导师”,想有所表示的心情。
历史思维能力是关键
黄筱安、李柱军两位老师外出办事,柴老师找来雷鸣接着跟我聊。雷鸣也在指导写家史活动,同时兼任年级组长,带三个班的历史课。人如其名,做起事来是雷厉风行型。来聊天之前,刚刚上完一堂课,并用下课几分钟的时间做了一条微信内容。腾出时间制作微信,可以保持信息透明,在家校沟通方面事半功倍。
雷鸣开始滔滔不绝起来,“我们指导时,更看重小历史跟时代背景相结合。东莞外来人口多,经历过逃港风潮,对于我们广东,宗族观念比较浓厚,地方上有很多祠堂,有着拜关公的习惯。学生写史的素材里面,更能反映建国过程中的国家政策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响。”
活动的组织者和见证者李远江说得更为明晰,“地域特色并非刻意突出,事实上,好作品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家史一般来讲都比较属地化,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家史呈现了许多主流话语之外的鲜活的历史,广东、江苏等地有很多学生是移民后代,家史中呈现的移民生活丰富多彩。”
东莞南社古村寺庙——谢遇奇家庙
雷鸣还负责指导学生对东莞无声历史的探究,其一是古建筑。“城市化建设那么快,今天不搜集一些资料,很多都会消失。一般是学生去搜集信息,找到本地的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通过照片、视频、录音提交报告。借助这个机会,(学生)对家乡有深度了解。”
纵观中学生的历史探究活动,“有的学生研究诸如李鸿章、曾国藩等很大的历史人物,但都不是第一手资料。”说到“第一手资料”几个字,雷鸣的语速慢下来,变成重音。
回到家史写作上,李远江认为,“优秀作品的产生往往受制于家史本身,也受制于学生的研究能力。事实证明,即使没有特别传奇的家史,只要作者有好的历史视角,研究到位,也能写出水平很高的家史作品。”
更确切地说,“家史写作是在家史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很难写出像样的家史作品的。参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历史资料,做口述访谈,都必须遵循历史研究的方法。”家史活动中,不乏这样的案例,学生雷宗兴通过自己的调查,替外高祖父洗清了文革时期的罪名。
李远江分析,“虽然,写家史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很难从一次活动中看出来。甚至不排除学生本身思维能力较强,使得自己的家史研究和写作更加出色的情况。”
家史活动的评价,最终指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反馈于历史教师的课堂,正如开头所写到的开放性的历史作业。
后记:中学生写家史活动,引来浙江大学公众史学教授陈新的关切,“陈新老师得知我们经费困难,曾帮助引荐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解决了燃眉之急。”李远江对公众史学也得以有更多了解,“家史是公众史学一部分,是为公民个体或家庭服务的,解答的也是个人的历史问题。公众史学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传统史学的有益补充。”
2013年初,李远江离开杂志,在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写家史活动和对中学历史教师的培训得以继续进行。“中学历史教师的培训重点是历史研究,特别是口述历史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培训非虚构写作的方法,非虚构写作培训,主要针对叙事方法和技巧。这两方面的培训都是为了让历史教师具备指导学生研究和写作的能力。过去每年都举办家史研习营,集中培训。”如今,李远江再次走到了喜忧参半的境遇里,“去年我离开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该项目因经费问题暂时中断。”参加写家史活动,也更多地沿着教师自发推动、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