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胜利教授:中国奶业竞争力提升
—中国奶业的供给侧改革
2016-05-18李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胜利教授:中国奶业竞争力提升
—中国奶业的供给侧改革
一、世界经济与中国新常态
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大宗商品价格跳崖式下跌,中国饲料主要原料价格也大幅下降,中国经济进了新常态化发展。
1.当前畜牧业新常态的特征:(1)消费需求总量:低速增长,八项规定,把过去畜产品消费的泡沫挤去了,泡沫主要是浪费型消费和过度型消费,泡沫挤破后,消费总量明显下降。(2)产品供求关系: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和阶段性有余并存,包括猪肉、禽肉和牛奶。(3)生产能力:调整产能结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生猪、部分禽类、奶类)。(4)国内外畜产品价格:价格倒挂、进口产品冲击(猪肉、牛肉、羊肉、牛奶)。(5)牧业生产布局:南压北扩。(6)生产主体:散户退出加快、规模化速度放缓。(7)制约因素:用地、环保双重制约。
2.关于奶业。我国液态奶消费增长大幅下降,需求增长乏力,出现消费和价格双降。
3.中国乳品加工业经营业绩。(1)液态奶生产恢复,奶粉受进口冲击大,仍未恢复;(2)销售额增幅小于产量增幅,说明乳制品价格整体下降;(3)销售额、利润总额增幅大幅缩小,乳品加工业盈利能力变差。
二、全国奶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现状:全球奶业发展现状增长趋势放缓;全球及主要出口国原奶价格还将下降;原奶价格世界范围内均出现下降但同时每个国家实际价格还受到汇率影响。
2.趋势:2015年脱脂奶粉、全脂奶粉价格继续大幅下降,目前仍在低谷波动 短期内难以明显回升;供过于求的趋势依旧延续;2016年底奶价将出现回升,不可能回升到4元以上的条件,但会平稳。
三、中国奶业如何应对
我国奶业竞争力弱表现在:饲料转化率低,氮利用率低。发达国家奶制品与原奶价格关系为4∶1,中国为6∶1。
应对方法:全面提升竞争力,中国奶业供给侧改革。一是依靠科技,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布局,开发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不足;三是降低成本,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四是去库存,降低落后产能;五是提升品质;六是补短板:标准化养殖技术、饲料营养量化管理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营养素过瘤胃包被技术、DHI升级服务;七是优质青贮的推广和质量提升,利用当地粗饲料资源种养结合。
四、未来“十三五”我国奶业政策和技术对策
1.技术层面。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国家奶牛群体改良计划具备了核心母牛群;重大疫病根除计划;发展乳肉兼用奶牛。
2.政策层面:应对奶源相对过剩的局面:缩减产能,减少头数;培养消费市场,调整加工方向,奶业科普;发展种养结合的奶业,国家粮改饲工程、振兴奶业—苜蓿工程;确定我国乳制品供给的自给率;促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增加牛奶价格差别;建立奶粉临时收储机制;检疫国家严格执行还原奶标示,禁止还原奶生产常温奶。(本文根据会议录音和资料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