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学区房的荒诞与中国教育治理的困局
2016-05-17陈志文
文/陈志文
天价学区房的荒诞与中国教育治理的困局
文/陈志文
简 介
陈志文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网总编辑
被反复热炒的天价学区房:只有钱可以择校凸显择校政策的荒诞与尴尬,也反映了近年教育治理上的误区与尴尬。
日前,北京一间只有11平方米的破败的老房子,因为是著名的北京实验二小的学区房先被报道说炒出天价,又有媒体跟踪说子虚乌有,成了新闻热点。
无独有偶,几乎与此同时,教育部发文,明确2016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要“科学划片”,改单校划片为多校划片,对执行多年的严格按户籍学区入学政策明显回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又回到了另外一个原点。有人感叹:学区房白买了,甚至有人扬言要起诉教育部。
学区房这个词在近5年的中国异常火爆,价格飞涨,这些都源于多年前对择校治理上的一个基本政策:坚决取缔各种测试、考试等以成绩选择的其他渠道,严格按户籍,学区走,以确保公平。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我不熟悉,但择校治理政策显然是在专家舆论的蛊惑下,照搬了美国在公办学校择校治理上的做法:不让择校,确保公平。
严格按学生所在户籍与学区走的结果,必然制造另外一个尴尬局面:学区房暴涨,表面上不让一个人择校,不让用钱,用权择校,但实际上给择校开了一扇大大的正门:用房择校,也就是用钱择校,显然是另外一种不公平,甚至在强化阶层的划分,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扭曲。反复热炒的天价房,让这一政策再次受到舆论的苛责、批判。
这些年来,面对择校、负担、应试教育等等,教育部门殚精竭虑,采取了很多措施,甚至下了狠手,试图改变这些焦点、难点问题。应该承认,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教训也不少,一些政策最后不得不回调,择校治理就是一例。
在这些不接地气的政策中,大多都是盲目学习西方的教育治理措施导致的,这也是最近几年教育治理上最大的误区之一,需要我们深刻反省和检讨。
美国的择校政策是其社会治理政策的一部分,是与其社会制度与文化关联的,我们并没有与之相关的条件,照搬必然水土不服。
为什么学美国的择校治理政策在中国水土不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一下美国在择校治理上的做法与其关联的条件,就明白其中的问题了。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政治体制不同,无论哪个行业的民生,政府都是保基础,保公平,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因此,他们在择校的治理上,思路很清晰,如果对教育有较高期望与要求,就用自己的钱去选择:上私立学校,因为最好的中小学都是私立学校。对于公办学校,严格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即公办学校是不允许择校的,是一刀切。但在实践中,很多不愿意花太多钱,或者没有那么多钱的人,利用政策的机会,通过一所好的公办学校附近的房子或者租房子的方式,实现选择一个优质的公办学校的目的,这就是“学区房”这个词的来源。源自美国,而且是当下的美国。
总结一下,美国的择校治理思路简单而清晰,但是有几个前提:第一,最好的学校,都是私立中小学,有选择余地,有充分供给。美国的38000所高中,其中私立的就占到了近一半,非常发达,最好的也全部是私立的。第二,择校的人是少数,而不是多数。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因为文化因素等等,有择校需求的,还是相对少数,尤其不那么强烈疯狂,即择校需求与冲动不是那么高。
我们中国呢?显然这两点都不存在。第一,我们最好的中小学仍然是公办的。第二,我们有择校需求的家长与家庭远远高于他们,几乎是全民择校。也就是说,我们的择校需求与冲动是巨大的,甚至是全民择校,但是我们合法合规的供给方是不存在的,因为最好的中小学并不是民办学校,都是公办的。我们照搬美国这一治理政策的结果,就是把家长都挤到了学区房这个渠道上,学区房不疯狂,根本没有可能。更重要的是,在表面上保公平的同时,公开制造了另外一个更敏感的不公平问题:用钱可以公开择校,只能用钱择公办学校。
“因为资源不均衡,学校之间差距过大才导致择校热”是择校治理上最大的思想误区。通过资源均衡解决择校是一个经典的伪命题,择校热的根本原因是文化,中国人的择校冲动与需求。
与此关联,我们在择校的治理思路上,还有一个错误的指导思路与理念: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之间区别很大,才有这么多中国人择校。这也是无数教育专家与社会公知经常讲的一句话,也成为我们政府部门治理择校的一个指导思想,即: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资源均衡,把学校都办得一样好,就没有择校的矛盾了。
这显然是一个伪命题,也是不可能彻底解决择校问题的。把学校办得都一样好,都办人大附中,实验二小,是根本没有可能的,这不仅在理论上存在问题,在实际中也不现实。学区房这个词来自美国,来自当下的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了,公办学校之间还是不均衡的,甚至区别很大,比如旧金山的惠妮中学就是当地的公办超级中学,周边学区房的房价高企,为什么?
我们如果到美国,加拿大华人聚集的城市看看,到美国加拿大著名的公办学校周围看看,主要是谁在买学区房,谁在推高学区房的价格?我们到旧金山看看遍布著名的公办学校周边的辅导班,我们就会明白,择校与文化的关系是多么重要,这根本不是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中国人到美国疯狂择校,到加拿大也疯狂择校,而不仅仅是中国。这恐怕是我们在治理择校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现实因素,也是最大的问题与困难。
我们也可以在北京的海淀黄庄做一个小测试,问问100个家长,当你有选择权时,你愿意选择南边的人大附中还是北边的北大附中,我相信选择人大附中的家长会大大超过北大附中,这两个学校区别就那么大吗?
2000多年前,孟母择邻,连我儿子都会说,这就是最早的择校。而这个观念观点几乎渗透在我们骨子里,也一直当作优秀文化传统在宣传。
教育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社会制度、教育理念,还涉及很多隐性的东西,如文化。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无以复加,到了一个极致,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没有的,更加剧了中国教育治理的复杂性。因此,在中国的教育治理上,绝不能,也不应该轻易照搬别人的做法。比如择校。在民办中小学教育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在面对如此疯狂强烈的择校冲动下的家长,我们绝不应该简单套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治理的思路,择校的思路。
择校治理上,我们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文化,以及社会管理制度,实事求是,以“机会均等”为核心,找到符合自己的办法:考试应该是选项之一。
因此,我对此次多校划片政策的调整叫好,不是说政策完美,而是终于意识到此路不通。我们必须立足自己的国情、文化,探索自己的择校治理,教育治理的道路。但显然,仅仅多校划片还不够,只是对过去错误做法的适当调整,面对全民择校这个现实,我们还需要有更大的突破,勇气,拿出一些接地气的政策与办法,而不能只是讲理论正确,道义正确。
在择校等教育治理上,首先我们需要承认这种需求是强大的,甚至是疯狂的,一个阶段也不可能改变,是合理存在,这是我们择校治理的基础。美国的公办学校入学治理上,实际上是不承认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因此是一刀切,不允许的,只能绝对地按居住地走。
我们承认这种需求是合理的,也是强大的,但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在供给方,即最好的学校几乎都是公办学校的背景下,我们怎么办?显然不能采取不允许在公办学校上择校,把家长逼到用钱买学区房择校这一条路上。
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在公办学校择校(事实上这些年也没有完全禁绝),在择校的治理上要保公平正义,我认为最切实可行的就是需要解决机会均等,至少给多种公开的机会与制度,而不能只是钱的均等。在这些多种方式中,有一条就是成绩筛选,也是最现实的一条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最吻合中国文化的一条现实道路。
通过考试择校,给了没有钱的人一个可行的机会,是公平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把学生负担降到最低。动辄讲民意,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这个办法完全可以做一个公开的意见征求。
考试只是手段,任何考试与负担没有任何直接关系,考试也不是和义务教育本身对立的,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画地为牢。
当然,有很多专家听到这会马上跳起来说,义务教育是不允许有考试选拔的。
为了确保每一个人读书的权利,的确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允许以考试为选拔方式的,但反对的前提是以考试筛选基本的受教育权,在充分保障入学权利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做一些筛选并非不应该,也不违背义务教育的核心宗旨,否则,美国的公办中学中天才生的筛选测试都应该禁止了,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个措施的认知上,我们还必须破解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混乱的逻辑。即负担是因为有考试,有考试就有负担,就加重了学业负担。
负担首先是一个心理感受,喜欢玩游戏,三天三夜也不觉得累,不觉得是负担,但是如果不喜欢,3分钟都是负担。其次,如果对自己有期望,把自己定位为精英,无论在美国,英国还是中国,负担都必然要比一般人重,天经地义。也就是说,负担最本质上是和自己的期望有关的,不是别人强加的。
有考试就有应试,想要好成绩必然就需要付出,这些负担从本质上和有无考试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和考试难度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目前的中国教育现实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统一的选拔考试不是增加了负担,恰恰是最有效的减负手段。
目前中小学负担的重灾区为什么是小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试,学校为了招到好学生,以各种名目变相测试,为了上名校,家长孩子不得不去上各种“坑”班,特长班,参加各种竞赛,结果却导致负担大幅度增加。初中升高中是公开考试,高中考大学是公开考试,这把考试的尺子所明确的,也只有一个,负担反而大幅度降低。我们去看看学而思这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其收入的核心是来自小学培训,而不是中考,高考。中考高考的培训市场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小学阶段的多。
教育是一个专业问题,教育治理更是一个专业问题,不是什么人都明白的,即便你是院士,科学家,名人,教育决策部门需要担当,需要实事求是,不被专家与舆论绑架裹挟。
总之,在教育治理,在择校治理上,只要抓住了机会均等这个核心,结合中国文化,中国人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择校治理思路与方案。当然,不是说别人的不能借鉴,恰恰需要积极借鉴,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认清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自己所处的社会治理环境与文化,在借鉴别人时,也必须厘清根本思路与边界条件,而不是盲目套用其办法。
回顾这许多教育治理的昏招出台过程,大多都遵循了这样一个过程:名人专家动辄以应该如何,言必称美国怎样,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与压力,最后往往直接影响了决策。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关决策部门更需要有勇气与担当,绝不能屈服于一些理论正确与道义正确,屈服于舆论与“专家”的狂轰滥炸,被裹挟误导。
教育是一个专业问题,教育治理更是区别于专业研究的一个管理问题,即便你是教育专家,也未必是懂得教育治理、教育管理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很多名人专家喜欢以自己的感受与个案谈教育,批判教育,为教育下指导题,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搞金融经济的,搞自然科学的,甚至连画漫画的,写小说的,都纷纷大谈教育,而这些名人大家的言论,往往会因为其社会影响,而不断被放大,形成舆论压力,进而误导教育的治理。我们一定要清楚,专家、院士、名人、作家,只是在某个限定领域的专家权威,并不是哪个行业专业都懂的。也绝不是你当过家长,当过学生老师,就认为自己是懂教育的。我们教育决策部门与具体管理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顶住这些压力,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我们的家长专家舆论,也需要给最大的宽容与支持,也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治理不再来回打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