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移动消费研究进展*
2016-05-17汪银霞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9
汪银霞(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国外信息移动消费研究进展*
汪银霞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文章通过查找国外EBSCO(Business Source Premier)、ISI Web of Science (SCIE+ SSCI)和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尤其是对国外近五年信息移动消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研读,以国际研究热点、趋势和前沿为切入点,重点从信息行为、信息消费和移动消费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为进一步开展信息移动消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文献综述信息消费信息行为信息移动消费
〔分类号〕G350
〔引用文本格式〕汪银霞.国外信息移动消费研究进展[J].图书馆,2016(2):59-64
*本文系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科研基金项目“数字信息资源移动消费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013L039)研究成果之一。
英国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作为20世纪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位科学家之一,他的互联网发明不仅对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在数字化环境下,互联网作为一个载体、渠道,以其独特的优势与实体相结合,人们对信息的消费将更方便、更快捷。
表1 国外代表性全文数据库检索数据
文章以国际研究热点、趋势和前沿为切入点,对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查询和梳理,重点从信息行为、信息消费和移动消费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国外许多学者已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和市场营销学等诸多领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EBSCO(Business Source Premier)、ISI Web of Science(SCIE+SSCI)和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相关研究文献查找,按照相关关键字检索的结果形成表1。
表2 国外代表性全文数据库检索数据(2010-2014年)
在检索国外全文数据库时,“信息行为”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是“information behavior”,“信息消费”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是“information consumption”,“移动消费”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是“mobile consumption”,“移动消费&信息”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是“mobile consumption & information”。
对表1中国外代表性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研究文献数据进一步细化,尤其是近五年的文献研究数据(见表2),用柱状图直观表现,形成国外研究文献近五年发表情况数量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近五年国外研究文献发表情况分布
经过对这些文献的浏览、梳理和精读部分重点文献,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如下:
1 国际研究热点——信息行为研究
从图1可以看出,近五年国际上对“信息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十分热门,而且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且大部分文献集中于对信息行为模型和网络信息行为方面的论述。
1.1信息行为模型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将系统方法、认知方法应用于情报行为①的研究中,通过实验、考察、调查、访谈等方式研究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信息选择行为、信息利用行为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布伦达·德尔文(Brenda Dervin)和尼兰·米(Nilan M.S)在《信息需求与利用》[2]一文中解释了信息使用或表达的需要,从信息需求、利用到强大的信息指导系统,根据泰勒信息需求的四个级别,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研究了有关渠道选择、信息质量与数量、信息处理的概念框架等,运用行为理论研究了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动机和人格因素的影响作用等。而且德尔文利用八年的时间,创建了意义建构理论②(Sense-Making Theory),从信息论的角度对信息行为进行描述,对于信息行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卫·埃利斯(David Ellis)通过对英国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提出任何搜寻信息的个人行为都有开始、连接、浏览、区分、跟踪、采集六个特点[3]。C.W.Choo等研究者重新审视了埃利斯的信息检索系统理论,拓展了埃利斯的研究范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个公司的34个参与者进行了网络调查,分析埃利斯所研究的每个特点在网络环境中将会出现什么,对用户的网页和网站的查询、浏览行为进行研究,形成了网上信息搜寻整合理论。在研究中,他们发现网络搜寻信息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通常未受指引的信息搜寻采用分类、浏览和鉴别的方式;非正式的信息搜寻使用分类和就地获取;正式的信息搜寻则采用精确的信息获取[4]。
美国图书馆学家库尔斯奥(Kuhlthau C.C)早期研究的信息搜索过程模型(The model of the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简称ISP模型)是经过20多年实证研究形成的概念性框架结果,从用户的角度把信息寻求的整体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任务启动、选择、探索、聚焦构想、收集和报告,每个阶段共有三个领域的经验:情感(情绪)、认知(思想)和物理(行动)。ISP的核心是弄清不确定性、情感和认知的概念,以及在信息寻求过程中信息增加的不确定性[5]。而且受乔治·凯利(George 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的影响,ISP提供信息寻求的过程包括用户经历一系列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从模糊和焦虑转向清晰和自信的搜索过程,将不确定性视为创新和创造力开始的标志,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目标从减少不确定性转移到支持用户的建设性的过程。虽然个人知识和信息等内容受情感方面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会影响相关性认知方面的判断,但是不确定性和混乱经常产生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新信息在内心增加信心和肯定的感觉,用户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整合系统,将知识状态转移到更清晰、更集中的个人构思之中。
英国情报学家威尔森(Wilson T.D)认为信息查询行为只是信息行为的一部分,信息行为的基本活动除了信息查询外,还有信息需求、信息浏览、信息交流、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利用等更多的信息活动和信息关系。Wilson教授把信息查询行为分为:开始、联接、浏览、区分、监控、提取、证实、结束等八个阶段。Wilson整合了许多已有的研究模型,提出了塑造信息行为的三个方面,即压力/适应理论、风险/报偿理论和自我能效理论[6]。虽然威尔森对其他信息活动的研究也只是浅尝辄止,但其研究成果拓展了信息行为研究的内涵,使人们能更清楚信息查询行为的背景、环境和影响因素,且不再局限于情况科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认知方法转变,为信息行为的发展和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1.2网络信息行为
互联网从诞生至今才二十多年,却迅速造就了一批庞大的网络信息用户队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每个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工具。近几年国外尤其关注网络信息行为的研究和应用,针对网络消费者个体特点、网络搜寻行为特点、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网络消费决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
英国图书馆与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British Library&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未来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7]指出:检索信息是从搜索引擎开始,搜索引擎要比实体的或在线图书馆更适合检索信息。新形式的信息搜索行为的特征从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横向的、跳跃的、检查式的、浏览的,用户是多样的、分散的、不稳定的。可见人们对互联网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认识,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来自不同提供者的网络资源的集合,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诸如Google、Yahoo这样的搜索引擎来满足研究需求。
面对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图书馆则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的数字环境转化,图书馆的用户迅速成为信息消费者,他们利用电脑可以很方便地从图书馆网站上搜索、浏览并打印大量的全文信息。人们在获取知识时首先想到和选择的是互联网和搜索引擎,他们更愿意通过电脑屏幕阅读而不是阅读纸本图书,这与那些“通过图书和传统图书馆获取知识”的用户形成了鲜明对比[8]。用户的搜索行为是跳跃式的,他们在商业搜索引擎、社会网络站点、wiki、 图书馆提供的图书资料和电子服务等途径之间任意选择,他们要求不断发展的、动态的、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模式,社交媒体促进了信息在社交网络的传播。莫拉莱斯等人认为,新技术(尤其是社交网络)已经加速渗透到世界各地的用户中,为了描述新兴社交网络的结构和原理,通过网络应用程序Twitter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发现,社交网络结构与决定信息流动方向的三种不同的用户行为高度关联,尽管在线社交网络仿佛在一个纯粹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但传统媒体仍然对网络负载有很大影响[9]。劳埃尔等人则从心理学角度,调查虚拟网络大量无用信息、欺骗信息对青少年行为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当同龄人表现出欺骗和拒绝,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导致和加剧青少年的行为问题[10]。斯蒂格利茨等人集中研究了网络媒体微博的信息传播特性、用户和网络驱动信息扩散的特点以及情感与信息扩散之间的关系,建议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分析用户在与品牌和产品有关的社交媒体通讯以及设计广告内容引发的情绪[11]。
希腊社会心理学家Lioutas以食品信息消费为例,研究社会信息如何嵌入到用户的行为反应中。食品消费者的信息行为经历了从信息需求认知到信息使用的阶段,信息需求是派生需求,主要源自(生理或心理)的需求。信息需要被唤醒后,消费者开始通过互联网搜索可用的信息来源寻找食物信息、收集评估信息,同时进行信息提炼、加工和翻译成不同的行为反应。一旦判断质量或数量不足,消费者将继续寻求通过其他路径的信息[12]。克里斯特尔等人研究了网络金融信息对低收入人群财务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正式顾问与财务行为之间的关系[13]。
在信息行为这一研究领域,国外还有Demey M. (1980)、Nicholas J.Belkin(1984)、Peter Ingwersen 和Kalervo Jarvelin(1992)、Reijo Savolainen(1995)、Kimmo Tucminen和(1997)、Elfreda A Chatman(1999)、Lane and White’s(1999)、Sanda Erdelez(2000)、Christine L.Borgman(2003)、Haines L.(2010)、Fatima Goraya(2013)、Lori J.Strauss(2014)等一大批优秀的情报科学专家,研究内容既包括信息行为的起点——信息需求,也包括信息行为的各个阶段以及整个信息行为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研究方法并非局限在情报科学领域内,也借鉴了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丰富和推动了整个情报科学研究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也给笔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理论支撑。
2 国际研究趋势——信息消费研究
从对“信息消费”关键词的查询情况来看,国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并且从相关文献发文量的查询结果来看,信息消费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近几年来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国外关于信息消费方面的理论研究注重实践性,在信息消费的具体实践中研究得比较透彻,信息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演变[14]、消费者行为[15]的影响,信息与消费者的关系[16],信息消费对文化、技术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结论。
2.1信息消费演变
20世纪80年代起,“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开始频繁出现,信息变成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商品。国外很多学者把信息形象的比喻为食物,展开信息过度消费对人们身体造成伤害方面的研究。克莱·约翰逊(Clay A. Johnson)在《信息饮食:意识消费案例》[17]一书中将信息消费与食品消费进行类比,正如一些食物(比如糖、面粉和脂肪等)对我们的身体有害会导致病态肥胖一样,大量的干扰信息会导致我们遭受严重的信息超载和过度消费。学习有意识的媒体消费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是一种有价值的技能。随着数字信息输出的增长,我们的视觉、听觉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受到即时消息、微博、电子邮件、花边新闻、视频等信息的强烈冲击,大量无关紧要、无益的信息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以及占用了大量时间。我们的信息素养亟待培养和提高,要学会如何过滤掉虚假信息,把有限的注意力投入到有价值的信息上。
诺顿·乔伊斯(Joyce Routson)在《专家思考互联网的未来》一文中就提及过信息过载,有研究表明:“地球上每个人每年生产的信息大约有250字节——加起来大约相当于一本250页的书......信息量每年在翻一番地增长,而花在信息消费上的时间几乎没有增加,管理这些信息才是未来20年真正的挑战。”[18]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花费11.8小时接收信息,信息消费时间55%来自计算机和视频游戏,35%来自电视。专家学者们开始注重对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其对文化、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约翰逊·艾瑞克(Eric J. Johnson)在《数字化消费研究》一文中认为,信息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活动研究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以及价值创造的经济和认知元素,信息技术的广泛扩散将会深刻改变知识生成和传播的方式[19]。凯勒曼·阿哈龙(Aharon Kellerman)的《在信息社会上升的阶段》一文中提出信息社会出现了三个阶段,并总结出信息社会包括两个主要过程:生产和消费[20]。文章还指出,在一个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并不是所有的生产产品全方位地处于高度发展的状态,信息技术和信息技能的发展都会影响物质消费和经济发展。沃特曼·约克(York Auterman)的《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21]和史密斯·乔纳森(Jonathan M. Smith)的《活跃的网络:2020前景》[22]也都是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入手,研究网络进展最初的愿景和尚未解决的困难等方面的内容,着力解决网络性能和安全领域的问题,为信息消费实践构建开放的、更灵活的网络层。
俄罗斯学者关注的是俄罗斯社会的信息消费。俄罗斯的通信技术不断升级,但访问级别仍落后于其他国家。作者引用了经济落后国家的技术贡献和数字结果,发现21世纪信息社会的崛起和发展帮助带动了经济发展。文章提到了信息社会的特点,包括知识生产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份额大幅度增长,科学密集型技术的创造和采用以及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23]。
2.2信息消费模式
意大利阿塔纳西奥等经济学家引用了坎贝尔(1989)的消费分配“过度平滑”理论和汉森、萨金特(1991)的预算约束理论,来测试跨时期影响消费和收入的动力学模型。由于隐藏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测试的影响消费和收入的动力学模型的首位配置没有完成。理论模型解释了测试经济主体面临的市场结构,也建立了一个基于横断面的动态消费和收入的差异测试模型,采用相同的结构参数,测试过剩的平滑度。报告的结果是符合模型的影响,内部一致的[24]。
在2013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密歇根州就“无线创新与基础设施计划”发表演讲时宣称,为落实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经济增长战略,美国决定建设高速无线网络计划,以加快拉动信息消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25]。奥巴马从政治的角度提出宽带新政,如果有一半的美国人使用宽带互联网服务,所发生的信息消费每年可以为美国经济贡献2000亿美元。美国的宽带普及率居全球之首,信息消费基础更加深厚,消费者的信息消费能力和信息需求量也更大,手机购物、互联网购物的使用比率达到76%,说明了美国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信赖度较高。
英国布莱顿大学首席讲师马丁博士(Martin De Saulles)2012年出版的《信息2.0:信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新模式》[26]一书,是学习信息社会的里程碑式的教科书。该书借鉴国际案例研究,结合当前数字信息世界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信息产品生产、储存、分配和消费四个核心领域的根本变化,为信息专业人员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掌握新的信息环境和如何应对一系列前沿问题的指南。在过去15年里, 信息产业受技术变革的巨大影响,从ipad和电子书到大规模宽带,草根阶层迅速崛起,软件、硬件和信息内容创建公司之间的关系重组,开放获取、信息云存储、RSS等非正式数字信息传播正在威胁着传统的利益相关者,如图书馆、出版商和报业工作者。
围绕着《信息2.0:信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新模式》一书,英国多位学者撰写了书评。Dalby认为该书内容涵盖了信息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该书将一定技术整合到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的基础课程,适合学校和学术图书馆员、信息专业人员使用,马丁总结了过去几十年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YouTube等中介机构的兴起,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回顾了角色、博客和播客对传统数字信息的出版、管理和保存提出的挑战和机遇,还对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的“核心业务”——编目、分类、收集管理等进行了清楚解释,引导读者通过最近的技术变化演示轨迹了解其对信息生产、储存、分配和消费产生的深远影响[27];Sturges则认为,马丁虽然承认和解释了信息生命周期如何变化,但书中的分析和评论没有勾画出未来的严峻局面,尽管传统信息生命周期的角色正在改变,一系列新的、有趣的可能性仍会不断出现。正如音乐下载和文件共享带来了版权的问题,太多的信息共享引起了隐私问题和信息过载的担忧,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解决新环境带来的相关问题[28];Daniel认为互联网催生了新媒体如博客、播客和搜索引擎、Facebook及Twitter等信息网站,全书用四个主要章节讨论了信息生产、储存、分配和消费的变化性质,每一章包括简短的案例研究,描述那些学生或普通读者如何利用这个新环境。马丁预言在未来无处不在的数字世界,未来信息专业人员的角色是进行数据挖掘和翻译,如何合法地保存已出版的数字信息是值得深思的问题[29];Donahue认为信息2.0是一本及时、方便和容易消化的书,如同我们所熟悉的术语Web 2.0,用于修饰或说明一个比它的前任更有活力和公共性的网络文化,这本书的标题暗示着信息本身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信息生产开始,马丁预言似的列举了通过接受博客、wiki、搜索引擎和播客发展的方式创建信息的新模型。为了回顾最近信息存储的演化,作者对网络保护、版权的挑战、数据挖掘、数字化项目和云存储等进行了简短讨论和示例[30]。
3 国际研究前沿——移动消费研究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超过70亿台。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的国家,在2012年中期就拥有全球一半的4G用户。移动网络将信息服务变得更加个性化、更具移动性、也更为直观。
从用“移动消费”关键词进行查询的结果来看,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刚刚起步,渐成主流。ProQuest学位论文系统中有5篇硕士论文是从技术的角度探讨移动终端如何降低能源消费,延长设备使用时间和寿命。国际学者侧重于在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等技术方面的研究,比如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医学信息上的应用[31]。
如同500多年前印刷机的发明对社会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样,今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由于拥有了简单、快捷的计算能力,信息成为比以往更强大的商品,移动设备及其附带的应用程序使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容易。信息消费最终将主要是移动信息。国外学者在信息的移动消费需求和行为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还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主要通过移动信息消费日志,实时记录用户的移动信息需求、产生移动信息需求的原因、实现信息需求的方式和手段等,这些数据建立在大规模统计变量的基础之上,忽视了个体因素在消费行为上所反映出来的差异。
为了解数字信息资源移动消费方面的研究情况,笔者用“移动消费”和“信息”,或“信息消费”和“移动”两组关键词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相加列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国外的研究文献不多,但国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起步。
4 结语
总体上看,关于数字信息资源移动消费方面的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都较少,还处在初始研究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就像学者对于消费行为的研究过程所经历的一样。而基于数字信息资源的移动消费却处于空白阶段,需要理论研究来丰富其理论体系。因此,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移动消费逐渐成为信息消费的关注重点,运用消费行为理论对数字信息移动消费进行理论探讨,甚为必要。
(来稿时间:2015年8月)
注释:
1.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外学者都把信息行为称之为“情报行为”
2. 该理论视信息需求与利用为一种沟通实践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信息不连续性、人的主体性以及情境对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选择的影响。意义建构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历时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何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之前的经验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 人民日报,2015-03-17(1)
2. Dervin B,Nilan M.S. Information needs and uses[J].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6(21):3-33
3. Ellis D. The physical and cognitive paradise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92, 48(1):45-64
4. Choo Chun Wei, Brian D, Don T. Information seeking on the web:An integrated model of Browsing and Searching[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SIS). 62nd Washington D.C,October 31Novermber 4,1999
5. Kuhlthau, C. C. The concept of a zone of intervention for identifying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the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A]. In Global Complexity;Information,Chaos and Control,Proceedings of the 59th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nual Meeting[C],Baltimore, MD.,October 21-24,1996;Hardin,S,Eds.,Information Today,Medford NJ,1996:91-94
6. Wilson T D.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 55(3):249-270
7. 英国图书馆,JISC.未来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J].王秀华,王丽贤,编译.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8(1):2-14
8. Jason Frand. The Information mindset:Changes in stud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J]. Educause Review,2006:15
9. A.J.Morales ,J.C.Losada, R.M.Benito. Users structure and behavior on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 during a political protest[J]. Physical(Section A :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2, 391(21):5244-5253
10. Brea Anne,M. Lauer,Kimberly Renk. The Peer Informant: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s of Peer Behavior Problems[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3, 22(6):786-800
11. Stefan Stieglitz,Linh Dang-Xuan. Emotions and Information Diffusion in Social Media—Sentiment of Microblogs and Shar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3, 29(4):217-248
12. Evagelos D.Lioutas. Food Consumer Information Behavior: Need Arousal, Seeking Behavior,and Information Us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Information,2014, 15(2):81-108
13. Hudson, Crystal R.,Palmer, Lance. Low-income employe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from formal advisors and financial behaviors[J]. 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2014, 23(1):25-43
14. Ockenden Sandy. Consumerism & Development[J]. Teachergram, 1996, 4(1):1-10
15. John C. Shirk.The Costs Benefits of Lifelong Learning: Consumer Behavior[J]. Research Report, 1998, 26(1):81-89
16. Dan Ariely. Controlling the Information Flow: Effects on Consumers’ Decision Making and Preference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0, 27(2):233-248
17. Clay A. Johnson. The Information Diet: A Case for Conscious Consumption[M]. USA: O’Reilly Media Inc, 2012
18. Joyce Routson. Experts Ponder Internet’s Future[J]. Stanford Report, 2001(2):6
19. Eric J. Johnson. Digitizing Consumer Research[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1, 28(2):331-336
20. Aharon Kellerman. Phases in the Rise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J]. Journal of Policy, Regulation and Strategy for Telecommunications,2000, 2(6):537-541
21. York Auterman. Impa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2, 16(2):227-239
22. Jonathan M. Smith. Active Networks:A 2020 Vision[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1997, 33(5):64-79
23. V. M. Zherebin,N. A.Ermakova, O. N.Makhrova. Consump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J]. 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10, 52(3):54-71
24. Orazio P. Attanasio, Nicola Pavoni. Risk Sharing in Private Information Models With Asset Accumulation: Explaining the Excess Smoothness of Consumption[J]. Econometrica, 2011, 79 (4):1027-1068
25. 刘林森.美国信息消费依赖“宽带”拉动[J]. 信息化建设,2013(10):20-21
26. Martin De Saulles. Information 2.0: New Model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M]. London: Facet Publishing,2012
27. Alyson Dalby. Information 2.0: New Model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J]. Library Management,2013, 34(1):141-142
28. Paul Sturges .Information 2.0: New Model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J]. 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3, 31(4):541-542
29. Daniel Giddens. Information 2.0: New Model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J]. 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13, 62(1):71-72
30. Donahue, Tim. Information 2.0: New Model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3, 39(1):95-96
31. Ambarish Pandey, Sayeedul Hasan, Divyanshu Dubey, Sasmit Sarangi. Smartphone Apps as a Source of Cancer Information: Changing Trends in Health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Cancer Education,2013, 28(1):138-142
Research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Mobile Consumers Abroad
Wang Yinxia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Abstract〔〕Through seeking foreign EBSCO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ISI Web of Science (SCIE + SSCI) and ProQuest doctor and master’s dissertations full-text database, especially focusing on combing and studying information mobile consumption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for nearly five years abroad, this article carry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focus on thre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and mobile consumption, with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international hot spot, trends and frontier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thought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mobile consumers.
Keywords〔〕Literature reviewInformation consumptionInformation behaviorInformation mobile consumption
〔作者简介〕汪银霞(1976-),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近20篇,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