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神民俗文化的演绎和发展
2016-05-17王人天摄影沈海滨
文王人天摄影沈海滨
猴神民俗文化的演绎和发展
文王人天
摄影沈海滨
猴面人
猴年将至,我梦见猴神来给我摩掌,梦中的他很高大威猛和慈悲,也说不清为什么就认定他是神,而且是个极富善心和正义感的猴神。
猴神的起源
“渔猎经济时期,人们与动物的关系特别密切……人们离不开动物,熟悉动物,进而崇拜祈求动物,最后的目的又是为了征服动物,动物由此而有了神秘性。《山海经》便记载了众多怪异的动物神。有的为人造福,有的则为害甚深。”潜明兹在其所著的《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如此写道。于是在《古岳渎经》中便产生了水怪无支祁——一个猴精,连神通广大的龙族也怕它三分。后来,《封神演义》中又出现了一个由通臂猿猴所变的猴精,“这袁洪也有八九功夫,随刀化一道白气,护住其身。杨戬大喝曰:‘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说的是袁洪乃白猿得道,变化多端。此时的无支祁和袁洪都已经具有了神格意义,但却停留在妖怪精邪之列,没有成为正神。
东汉赵晔所著《吴越春秋》之《勾践阴谋外传》中记载有越王勾践为复仇请武艺高超的越处女传授剑术,越处女路遇一老者自称袁公,希望与其比试剑法,随手拔竹当剑三刺其身,越处女拾起掉在地上的竹梢还击,袁公飞身上树化成一只猿而去。此外,东汉焦延寿《易林·坤之剥》、晋张华《博物志》、东晋陶潜《搜神后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唐段成式《酉阳杂组》和薛用弱《集异记》、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等都有猴做人事的记载。这些都把猴进行人格化的处理,但都逃脱不出潜明兹先生所说“猕猴神话的根底仍属于图腾崇拜的范畴”。
其实,在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人格化的猴已经开始将神格化的精怪邪猴朝正神方面引导。这在其后的唐人小说《补江总白猿传》,玄奘弟子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唐三藏》、《蟠桃会》,元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民间传说及戏曲中皆有所体现,逐渐将神格化的猴引向了正神方向,最终在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凝聚成一个“大圣”“美猴王”的形象,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辅助三藏法师西天取经,功德圆满后被封为斗战圣佛。在《西游记》中,斗战圣佛已是实至名归的猴神,只是未赋予其猴神的称呼而已。到了近代,印度猴神说及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传入中国,才使其猴神之名定了下来。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相信孙悟空就是猴神在中国的化身。
哈奴曼与孙悟空比较
在印度的民间传说中,印度猴神哈奴曼原是风神之子,因为其除暴安良,为印度人民立过大功,所以被奉为神,受到敬重。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记载,哈努曼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得到始祖大梵天的真传,勇敢机敏,聪明非凡,能够腾云驾雾,拥有无边法力和变化莫测的本领,专为天地冥三界除恶扬善,武器是虎头如意金棍,与中国猴神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相似,他火烧楞伽宫,盗仙草,解救了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大眼美女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并将其杀死,成为印度人民心中伟大的英雄,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在印度,哈奴曼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神祇,就像中国的观音和孙悟空一样,代表着智慧、勇力和正义。至今,只要信奉印度教的地方都会供有他的神像。
其实孙悟空和哈奴曼是在不同地域涌现出来的文化形象,所负有的使命有一定的共同点,他们都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化解人世间强大和弱小之间的矛盾,代表人们除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这两只神猴的故事不同,但在形象上却是惊人的相似。略有不同的是,哈奴曼四面八手,满身涂满朱砂和油;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却是三头六臂(常变形象),火眼金睛,穿裙子。这与两国不同的文化有关。三头六臂在中国的文化里表现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中国常使用“三、六、九”来统称某一方面或是形容一个极大极高的数量、地位等,譬如“三军”代表所有军队,“身怀六甲”泛指女人怀孕,“九五之尊、九鼎”代表权位极高等。火眼金睛则形容善辨善恶,一眼就可洞穿本质。穿裙子也许与中国对女性的偏爱有关,自古以来美女都成为中国人称羡的对象,譬如观音在印度佛教中是男性,而到了中国被改成了女性。裙子是中国女人最喜欢的衣着,可能是考虑到悟空的威武,才使神猴穿的裙子变成了虎裙,再者,虎裙与猎人的形象多多少少也会增加许多联系,想象的空间更大。
猴神文化考辨里的内涵拓展
正因为哈奴曼与孙悟空有诸多相似而又不同的地方,致使在中国的文化界自20世纪20年代鲁迅和胡适考辨孙悟空原型以来,产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形象来源大辩论。坚持孙悟空原型是进口学说的主要以胡适、郑振铎、陈寅恪(后来转向了混血说)为代表;持反对观点、坚持本土学说的以鲁迅、梵文专家金克木、吴晓铃为代表;混血说以外国进口、本土融合的观点进行讨论,主要以季羡林、蔡国梁、萧兵为代表;地域说则主要是以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矶部彰、中野美代子为代表。
虽然时至今日,学者们对于“孙悟空的原型是否与哈奴曼有关,两个神猴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还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考辨中透过现象看实质,其中的文化内涵就体现了出来。
首先不能不说孙悟空形象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可是,在两个国度同时具有相像的神猴,就引起了人们的追根究底,从而才会产生争论,出现不同的寻源观点。其实这种争论就是民族文化演绎的争论,我们都在试图找到本民族文化的远古特征来厘清文化演绎的线索。当然,作这样的推演和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价值和研究意义的,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实,中华民族早已接受孙悟空为中国猴神,只是一直称之为“美猴王”“大圣”。时至今日,在很多民间的祭祀中仍可看到供有孙悟空形象的神像。“美猴王”和“大圣”已经成为中国猴神的代称,在民间传说中他行使着猴神的职责,慈悲、正义、善良、勇力、智慧,解百姓疾苦,无所不能,神通广大。
孙大圣遇见猴王
纵观这些考辨,虽然现在无法考证孙悟空原型是否受到《罗摩衍那》中哈奴曼的影响,但是从文化演绎的角度说,无论如何也否认不了本土说存在的最大可能性,特别是在神化的演绎中“万物有灵论”对中国的影响,古代图腾、猿猴传说的传播以及猴在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中所充当的角色等都是本土说的重要支撑。
中国古代喜欢在《封神演义》和一些神话传说中确立神格形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不屈不挠、正义、勇敢、智慧、勇力的象征,又是神话小说中的人物,正好满足了建立神格的要义,因此猴神的头衔落在了他的身上。自明朝以来,民间悄然兴起对孙悟空的供奉。在人们心中,孙悟空是一个真正独立的神祇,不受压力和私心所左右,一切均出于公心和正义。因此,在民间“大圣”的称号远胜于“美猴王”的呼声,人们对他的崇拜更多是建立在不屈不挠、正义而无往不胜的精神力量上。时至今日,这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强力支撑。(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