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颖丽:艺术学习永无止境
2016-05-17本刊编辑部
沈颖丽:艺术学习永无止境
本栏目由本刊与杭州市文联合办
沈颖丽出生在一个南下干部家庭,受“文革”影响,虽然中断了学业,但不幸中的万幸,她进入了西泠印社这座大学堂,开启了另一扇学习之门。她曾感慨:“‘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这幅挂在孤山柏堂上的楹联,是对西泠印社的最好写照。”西泠山水清淑,人杰地灵,能有幸在这个地方学习和工作是一种福气。
进入印社,沈颖丽便被派去学习篆刻,从此与书法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大致说来前十年专研篆书、篆刻为多,算是打了个基础,后三十年攻的是行书、楷书。上个世纪“文革”结束后的三十年里,大批的日本书道团来西泠印社参观和书法交流,凭着扎实的日语功底,沈颖丽充当起日文翻译,同时也有了很多与国内外书法篆刻家接触的机会,许多人当时在全国来讲都是凤毛麟角的名家泰斗级人物,她常常服务陪同在侧,看他们舞刀弄墨,这样的情景,令人一辈子都难忘记。之后她又去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接受书法篆刻专业学习深造,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此沈颖丽便躲进小楼,疯狂地练习书法,享受着进步的快乐,经常通宵达旦不知东方之既白。
② 《自作诗 虾趣图》
③ 《霜林落后山争出 野菊开时酒正浓》
④ 《安吉路边灯火明》
沈颖丽从艺近40年里,有三位恩师令她没齿难忘。第一位是篆刻大家茅大容,正是他的启蒙和栽培,使沈颖丽踏进了传统艺术的门槛。第二位是著名书法家蒋北耿先生,沈颖丽随其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中国文史知识的熏陶和书法技艺的传授,使她平添双翼,得以在传统艺术上更上一层楼。蒋北耿先生写字的两个追求令她膺服至今:社会效果追求“雅俗共赏”;艺术效果追求“沉着痛快”。她的一副作品《竿斋先生诗抄》的一部分,其实就是蒋北耿先生多年信手拈来、随手丢弃的诗稿,她有心拾掇积累,蒋北耿先生见到后,甚是惊喜,慨然同意她用书法抄录刊登。第三位是西泠印社泰斗级人物书法篆刻家高式熊。“三位老师在不同的领域给了我无限的学习机会,我走到今天,是离不开这三位老师的教导的。他们不仅教会了我艺术技艺,同时也教导着我如何做人,他们是我的榜样,他们给予我的帮助使我终身受益。我至今在他们的影响下,还在快乐地学习着。”沈颖丽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