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西方的批判性思维

2016-05-16徐文静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言论批判性思维

徐文静

不可靠的你,不可靠的我

——漏洞百出的思维系统

让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前两年很火的一部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造梦高手Cobb擅于通过进入梦境来窃取一个人潜意识中有价值的机密。但是这一次他的团队却接到一项特别的任务,不是窃取机密,而是在能源公司年轻的继承人Fischer的头脑中秘密植入一个想法:放弃家族企业,自立门户。这部电影不仅剧情精彩,其中所蕴的理念更是值得人们深思。电影名inception一词原意是“开端;开始”,但在这里也可以和conception (观念)联系起来。In表示“进入”,加上ception,可以理解为将观念“植入,带进(另一个人的思想)”。它不仅完美诠释了电影的主题,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它也有着现实意义:正如Fischer在梦中“被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一样,我们的头脑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社会、媒体等植入许多想法、观念。

企业营销便是其中一个例子。为带动产品的销售,企业向人们输送了大量的观念,比如早餐吃麦片是孩子的最佳选择(这其实是麦片生产商“发明”的健康观),情人节必须要送巧克力(日本巧克力店成功创造的消费文化)。这些观念的传播让一些商品成了潮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比企业营销对我们影响更大的是文化与群体思维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也自然而然地会受到群体思维模式的影响。当身边的人都在笃信一种思想或者信念时,个体也常常会直接将其视为正确的法则。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性的共识如果出现错误,甚至走入极端,就有可能导致悲剧的出现,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主义的传播令犹太人遭受了各种残忍的迫害。再比如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臭名昭著的猎巫运动盛行,数万人被无端指控为巫师而遭到残杀,可刽子手们却认为自己是在“为民除害”,并以此为豪。

我们的思维不仅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也会为自身感觉、记忆、情绪等的缺陷所蒙蔽,从而萌生出一些错误的观念。以记忆来说,人们大都习惯于信任并依赖自己的记忆,但其实记忆并非录像机,而是大脑在很多细节缺失的情况下靠逻辑将一个个片段拼接而成,这便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司法机构开始用新的DNA技术为许多当年误判的犯人们洗刷冤屈,他们发现,其中超过70%的误判源于证人的陈述或者指证错误。研究证明,虽然刻骨铭心的大事件给当事人留下的“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生动、细节丰富且留存时间更长,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不仅在准确度上退化明显,且在某些关键点上会出现夸张和扭曲。

除了客观因素,各种主观因素也影响着人们思维、判断和决策,比如人与生俱来的私欲、个人好恶、偏见、情绪、执着心理等等。当我们需要向不喜欢的一方学习时,当我们在和别人各执一词地争执时,当我们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时,能做到公正思考就不是一件易事了。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的大脑常常疏于防范,不会思考,如果我们总是任由自己的思维为情绪、感知、自我利益需求所控制,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判断可能是有偏差的,所做出的决定也可能是有问题的。

这样真的对吗?让我想想

——批判性思维的含义

为了应对以上这些问题,“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应运而生,并在西方的教育界占据了非常高的地位。我们常常看到,相比国内的课堂,美国的课堂显得随意自由些,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这种现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强调传统的尊师守礼,而美国更推崇批判性思维、鼓励积极思考有关。

西方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一直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苏格拉底(Socrates)时期。苏格拉底强调再精彩的滔滔之谈中也可能存在逻辑问题,即使位高权重之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因此他反对盲目迷信,提出了以逻辑思考和诘问为基础的“苏格拉底诘问法(Socratic Questioning)”。从那时起,到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到文艺复兴,再到现代,批判性思维在西方文化中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对于批判性思维,不同学者的定义略有出入,但不外乎都是在强调客观公正的思考、逻辑推理,以及对思维进行理性指导。比如心理学家Linda Elder便给出过如下简要定义:

Critical thinking is self-guided, self-disciplined thinking which attempts to reason at the highest level of quality in a fair-minded way. (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思维方式,它试图在最高的思维质量层面上,用一种公平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判断。)

由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思维方式的指导,因此它可以超越学科界限,适用于学习、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批判性思维鼓励人们了解思维的缺陷与不足,认识到所有的言论、观点、理念、宣传、信仰、常识、甚至科学结论都可能有误,并非绝对的真理。比如科学家曾将冥王星归入太阳系的行星,但后来却通过研究证明它其实不具备行星的特质。再比如人们常说喝醋能软化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医生却指出少量的醋酸并不足以化掉鱼刺,反而会刺激食管黏膜,起到反作用。由此可见,科学知识不是结论,只是永无止境的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因此,推崇批判性思维的西方教育格外鼓励质疑精神,反对灌输知识,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敢于质疑权威、质疑媒体、质疑经典、质疑流行思想、质疑自己。

然而质疑远不是批判性思维的全部,一味地质疑与否定只会让人陷于消极主义与否定主义。相比于“问”,批判性思维更重视的是“想”,即思考,或者说不随波逐流、独立的、系统性的思考。比如,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言论、观点或者传授来的知识时,首先要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如:

它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陈述是否清晰?有没有肤浅或者片面的问题?

它的来源是什么?它是否含有提出者的利益和偏见?它是基于怎样的信息所得出的?

它的论述是否合理?其中的观点与论据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它适用于我吗?为什么?如果我接受这个陈述为真,但它其实为假,会对我有怎样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选择出可靠、有用的部分,来一一解答以上的问题。最后再依据自己的逻辑分析和搜集到的信息来得出结论,并做好随时修订的心理准备。

让我们以历史学习为例。在美国,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学校会单独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已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与学当中。例如在上历史课时,老师便会引导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用分析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

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引发了这一事件?谁人支持?谁人反对?结果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哪些影响在意料之中,哪些在意料之外?事件发生的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谁人得利,谁人受损?这一事件/历史决定是否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事件发生的时期与现在有何相似,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历史上的人们怎样看待当时的社会?当时世界观怎样影响着人们的选择与行动?当时的人们如果想要成功,需要怎样的品质、知识和外部条件?

老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或自己寻找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而后得出结论。之后老师也会提出历史学家及个人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辩论、质疑,共同探讨。在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权威,学到历史史实也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扩展思维,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问题。

理性思考方显赢家之质

——用批判性思维指导自己的言论

批判性思维不只是一种质疑他人言论与知识的方法,更是一种检测自己的思维、言论是否合理、准确、公正的利器。无论是在思考的过程中,还是在写论述文章、发表公众言论时,这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细致的思考,我们可以避免许多逻辑混乱、盲目下结论、情绪化之类的问题。美国国家批判性思维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Excellence in Critical Thinking)曾给出以下九个标准:清晰度(clarity)、准确度(accuracy)、详细度(precision)、相关度(relevance)、深度(depth)、广度(breadth)、重要性(significance)、逻辑性(logic)、公平性(fairness),来评判一个观点及论证的水平。

举例来说,数月前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驾车正常行驶时被一个美国人的汽车追尾,而后竟惨遭对方的无端射杀。事件一出,舆论纷纷,痛惜者有,指责者有,讽刺者有,最让人们神经敏感的“富二代出国”自然也被再次提起,对骂不断。然而情绪宣泄之后,却少有人思考并讨论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其中也有着必然因素?类似的事件在中国是否也会发生?如何避免?此外,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舆论、政府或者行动来捍卫自己同胞的利益,确保案件得到足够的重视、公正的审理,遇难者家属得到足够的补偿?这些问题其实不难想到,然而在情绪的引导下,我们却忽视了思考与言论深度、广度、相关度、重要性与公平性。

猜你喜欢

言论批判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他们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