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趣:大学英语教学文本中会话能力的启示
2016-05-16蔡伯熙
摘要: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文本中的谐趣现象,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较为容易忽略的部分;谐趣是包括了幽默、敏锐、犀利等智慧的综合,是英语教学文本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英语学习者与使用者的语言修养,知识储备,是智慧、胆量和敏锐的具体体现。本文致力于阐释华夏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对谐趣在认知上的差异,以及谐趣在英语学习与运用上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谐趣;大学英语;教学文本
一、引言
课文或对话中、练习中包含“思维乐趣”的一些调侃、笑话、轶事以及由幽默与诙谐外衣包裹着的語篇统称为称“谐趣”。而“谐趣”一词的选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对应的英文“wit and humor”,例如,朱光潜(2012:28)认为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是“谐趣”的含义,“谐趣” 所指大体相当如今通行的“幽默”,而本文的“谐趣”除了具有朱先生关于“谐趣”的定义之外,则是力图涵盖包括幽默、敏锐、犀利等智慧的综合。如此,杨信彰(2005:17) 所说的“多种层面上的新奇的语言表达方式的成功运用”(successful exploitation of linguistic novelty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language)更能概括本文中“谐趣”的含义。它们或者只是作为语篇主调中的调剂,人们遇见时多半的反应是:若有会心时止于一笑,而较少对其着意点赞,也鲜有从教学和实际交际活动的意义方面加以特别关注,遑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究竟。实际上,这些文本中的某些片段很有文化含量、应对技巧或知识浓度。
二、华夏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中的的谐趣观念
(一)英语国家文化中的“谐趣”观念
有过几年学习英语经历的人,对于英语国家人民对待谐趣的态度,一般都会有较深刻的印象。学者们(周叔麟,C.W. Pollard, June Almes 2004: 132)谈及英国人的总体性格特征(general traits)时,给出了“英国人拥有美好的幽默感” (The British have a wonderful sense of humor)的概括。在此方面,美国人较之英国人非但毫不逊色,抑或时有过之。在美国,即便在相当正式的演讲中,不乏“谐趣”频现的景观。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在白宫记者协会晚宴(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Dinner, WHCD)的致辞方式就很有代表性。对此,甚至我国网友也反应热烈,有人调侃奥巴马为“段子手”,“出了白宫,就进德云社”。据此,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主要英语国家人民对于“谐趣”现象在主流文化层面给予认同的程度。
(二)华夏文化中的“谐趣” 观念
与英语国家文化形成对照的是:华夏文化主流对“谐趣”缺乏足够的认同。较之对待奥巴马的讲演风格的喝彩和英国人民的丰富的幽默感, 华夏文明难以在较高的文化层面对其加以肯定。虽然华夏文化中也不乏自己的“谐趣” 经典,但不少中国人应该说对谐趣是一种较为轻视或漠视态度,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传统观念中找到理由。例如,在华夏文明的语境中,人们对于“一叶封唐”的故事少有质疑或追问,他们更愿意接纳诸如“君无戏言”,“渊深流缓,语迟人贵”的观念。反之,有时玩笑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如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并非孤例,想必人们都不陌生,故不赘述。而且,在悠久的华夏文明史上,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玩笑,通常要么不是什么好事,要么难登大雅之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玩笑”都与儒家主张的庄重、规矩的“礼”少有契合。即使在当下语境中,不少人认为谐趣这类表达分明是锋芒外显,严肃缺失的方式,特别在重大场合更不应如此,尤其更有一些偏狭的礼法之士以不经之论加以鄙视,斥责。夸张一点说,他们主张以讲述“革命故事”一本正经的腔调和内容,再加上某种刻意打磨的表情,才更适合出镜或者面对广大受众。平心而论,这种主流演讲或交际风格没有什么不对。即便在英语国家,讲演与谈话风格也有其多样性。这里我们试图表明的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倾向使得英语教学文本中的“谐趣”风格和现象频繁呈现,作为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某种支撑。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谐趣”存在
既然“谐趣”的观念和态度的差异客观存在,我们就不能回避,因为这些差异有时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的某些不畅。我们主张,这是一种正常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我们必须面对的现象。客观上,在英语学习过程里,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干扰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今,人们认识到了掌握作为广泛交际工具的英语,应当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角度加以审视和把握。事实上,由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是在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因此当我们从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待这些材料,不仅能够获得认知和感悟的更新,体验到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同时也能观察到英语国家人们思维的特点和判断谈论事物的切入角度。就是说,我们有必要从不同视角丰富我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还因为跨文化交际“不仅是一种全球现象,而且是日常现象” (窦卫霖,2005:17),所以说,认真或是不认真对待它,它就在那里。从教学方面观察,师生(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中国教师对外籍留学生)的交流是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实际工作(外交事务活动、涉外商务旅游活动等)交往角度审视,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人民得以更频繁地交往,跨文化交际这一现象越来越得到重视(窦卫霖,2005:35)。由于交际伙伴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交往都属于跨文化交际。换言之,不是我们想不想从事跨文化交际,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之间交际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谐趣于英语教学和互动与交际价值
(一)谐趣的语言学依据
当然,“谐趣”较多地产生于游戏或者娱乐。而语言的娱乐功能常常被忽视,因为人们误以为它似乎颇受目的和用途的限制。但是,没有谁能够否认语言纯粹用来娱乐的作用,例如,在我国,人们熟悉的相声和小品主要就是依赖语言体现其娱乐精神的,在不少情境中,可以说,语言类的娱乐节目总是有人欢迎的。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可见,教学文本中的一些有关的谐趣内容确实是文字游戏。文字游戏使我们在游戏中学习掌握文字、驾驭语言方面的作用还是很难否认的。因为游戏的本质属于娱乐,这样就有助于教学中的“寓教于乐”的实现。语言学(杨信彰,2005:17)告诉我们除了诸如识别功能、推理功能、交际功能等主要功能之外,语言本来就具有娱乐功能(pleasure function)。而在涉及实际的语言的活动中,人们常常能从中获得乐趣。同时人们可以认识到,没有经过一定训练和教育的人对此不一定乐得起来。就是说,获取语言乐趣的巨大源泉在于识别、感知和运用“谐趣”。有时,我们熟知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也表达了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言谈方式非常重要的意思了。故此,我们认为,对“谐趣”的成功的运用能够为英语学习和理解注入活力。
(二)克服交际障碍的尴尬处境
英语教学文本中,不难找到使用“谐趣”进行交往的例子:开学第一天,教授一到教室,就先作了自我介绍,鼓励我们去认识一个那时我们还不认识的人。…她就在那儿,一位正朝着我微笑的小个子老太太。… “你为什么这么年轻还来读大学(Why are you in college at such a young age?)”?她开玩笑地回答“我来这儿是为了认识一个有钱的丈夫,嫁给他,生几个小孩,然后退休去旅游(She jokingly replied, “Im here to meet a rich husband, get married, have a couple of children, and then retire and travel.”)。” 2在这个例子中,初次见面的同学,年龄差距悬殊,一般情况下陌生感就可能形成交际的障碍,一方使用了反语(irony)——本来那么年龄大,反而说她年轻,以此消除由于年龄和陌生构成的障碍;另一方以玩笑的方式回应则同样精彩,以垂暮之身却以一般的年轻人的未来生活方向作答,尽显风趣和机智。我们不难读出,文中的男人的回应风格确实距离所谓的“典雅”远甚,但我们也的确不能漠视其中的风趣和机智。再如,观察一下标题为“爱是一种谬误” (Love is a Fallacy)的教学文本,我们就很难不为整个语篇的谐趣及其中蕴含的知识含量和知识浓度所惊赞!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事中,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修辞和逻辑知识含量。换言之,作者以其深厚的包括修辞、逻辑在内的知识底蕴支撑其文本中“谐趣”的发散,使其文本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令人印象深刻。
(三)与对手与对方的言辞相竟
在实际的涉外交往中,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一些不够友好,甚至寻衅的问题都可能碰到。例如,当年李肇星出任外长后,有一天会见美国十几位名牌大学教授。有一位教授突然发问:网上有消息说,美国情报部门在中国订购的一架波音飞机上安装了尖端的窃听器设备,他们估计,这架飞机有可能被中方派作专机使用。李部长略加思索后,平静地表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坚持公平原则。在中美贸易中,我们买什么,美国就应该给什么。凡是没花钱的东西,我们都不要。如此巧妙地应对,立刻赢得教授们一阵喝彩声。
还是李肇星,他曾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接受媒体访问表示,陈水扁只不过是台湾省级的一个干部,“你能不能提点工作上的问题”,贪污问题属内政,“我是外交部长,这样好吗?”。他在嘲讽陈水扁、原则性地表明立场的同时表现了他的机智和敏捷——如果没有机敏的反应,他做出回应不可能如此精彩——破解了提问者的隐喻,他的回应话外有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巧用推理,逻辑严密,反击对方于无形,向对方展示能够玩转对方设定的文字游戏,可称为“谐趣”精妙的实用范例。
四、结语
今天的英语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中,识别与运用本文谈论的“谐趣”策略,都是有必要的。除了以上谈到的情况,日常谈论尴尬/难以启齿的话题时,如何保持风度,旁敲侧击,或是使用含蓄的“谐趣”,避免关键处的伤害,以保持双方颜面,都是可能的选项;或者像英国人那样,善于对自己运用微妙的幽默(subtle humor, often directed against themselves )(周叔麟,C.W. Pollard, June Almes 2004: 132), 即把自己作为第一调侃对象, 以化解自己所处的尴尬,不失为保护自我(ego)的有效方式;再有,当我们欲以一种不偏激的态度论及别人时,如何有意识地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可以诉诸“谐趣”达成目的。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技巧,需要一定的语言涵养和相关知识,因此可以说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要做到融汇语言智慧来启迪、培育我们的“谐趣”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并运用英语的“谐趣”方式,可能会涉及想象力、魄力和情怀涵盖的范围;无论如何值得人们给予必要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叔麟,C.W. Pollard, June Almes, 新编英美概况教程 (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朱光潜.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作者简介:蔡伯熙(1951-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