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中行综合干预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6-05-16王文君

关键词:帕金森病量表实验组

王文君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中行综合干预护理的效果研究

王文君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治疗中行综合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入院后行综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及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护理有助于改善PD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综合干预;帕金森病;护理

PD又称震颤麻痹,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1],患病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运动功能影响较大,因此,在PD治疗过程中,规范化的护理对于恢复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吞咽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笔者采用综合干预对PD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54±4.37)岁,平均病程(5.46±1.57)年;实验组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39±4.25)岁,平均病程(5.32±1.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干预护理:(1)心理干预:护士每天至患者床旁边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疏导。(2)疾病知识指导:在心理干预的同时介绍PD发病原因、治疗方法、自我护理管理以及运动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和配合性。(3)健康信息传播: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以发放书面宣传资料或开展小讲座的方式,使患者了解PD发生、发展及吞咽障碍的自我护理等方法。通过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PD。

1.3 效果评价

1.3.1 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两个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按Liket4级评分制。其中SAS量表,50~60分:轻度焦虑,61~70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SDS量表,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

1.3.2 生活质量

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评定,SF-36共8个维度,分别为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干预前,实验组SAS、SDS评分为(56.84±10.32)分、(56.97±11.53)分,对照组相应评分为(56.09±11.12)分、(57.44±11.69)分。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为(21.85±8.70)分、(34.78±9.11)分,对照组相应评分为(30.25±7.19)分、(38.54±10.68)分,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

实验组在治疗结束时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SF-36评分比较(,分)

表1 SF-36评分比较(,分)

项目实验组对照组P生理功能74.95±21.0364.25±22.33生理职能62.71±17.9449.55±21.25躯体疼痛91.32±19.4680.48±13.26总体健康58.39±10.7950.77±8.94活力67.67±13.0159.05±13.89社会功能79.24±17.0867.33±22.84情感职能59.84±20.0045.80±23.95精神健康68.67±12.5761.18±16.01<0.05

3 讨 论

PD是累及多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大量研究显示,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PD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采用综合干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SF-36量表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干预护理对于PD患者的康复有积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1)PD患者患病后,因发生运动功能下降以及吞咽障碍等症状,易导致患者心理呈紧张、恐惧、消极等不良状态[3],而本研究通过面对面的心理疏导与教育,使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2)受疾病影响在患者出现负性心理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在持续下降。本研究中,在心理干预的同时,通过健康宣教,发放资料、小讲座、个别指导等护理形式,加深了患者对疾病及康复过程的了解,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有效提高,从而全面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干预护理有助于改善PD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1] 邵聪文.帕金森病人综合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110.

[2] 王会敏.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86-187.

[3] 潘晓晓.临床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健康导报,2015(2):10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4

B

ISSN.2095-6681.2016.30.117.02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量表实验组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