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及意义

2016-05-16邹蔷薇

关键词:代偿脑血管病脑血管

邹蔷薇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及意义

邹蔷薇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目的 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侧支代偿的类型及意义。方法 选取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CT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在本院的检查结果,对应用的侧支代偿的类型及应用意义进行研究。结果 在本院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锁骨下动脉2支(3.85%),基底动脉7支(13.46%),椎动脉9支(17.31%),大脑后动脉2支(3.85%),颈内动脉19支(36.53%),大脑中动脉3支(5.77%),颈总动脉6支(11.54%),大脑前动脉4支(7.69%)。经Willis环开放代偿15例(36%),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8例(19%),颈外椎动脉与锁骨下动脉肌间支吻合的患者共3例(5%);经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7例(17%),外动脉、颈内代偿3例(7%)。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所应用的侧支代偿有很多种,而侧支代偿的建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侧支代偿;缺血性脑血管病;类型、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又被称作脑缺血性疾病,在临床中是不同程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在临床医学中因缺血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可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临床将其称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外还有许多类型,该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临床中使用侧支代偿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侧支代偿的类型有很多,如何在治疗中选择正确的类型,使治疗效果更佳[1],在临床中值得探究。下面笔者将针对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及意义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CT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有一部分患者行支架介入手术治疗,还有少部分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男29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为(65.8±7.3)岁,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头晕、呕吐、四肢无力、耳鸣、视物不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等。

1.2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在行CT检查后,医务人员通过患者的检查结果总结并分析脑血管侧支代偿的类型,将所得数据的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结合分析,研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使用侧支代偿的意义以及侧支代偿应用的对患者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在本院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在本次检查中有52支病变累及血管,而病变累及血管中有闭塞和狭窄两种类型,其中锁骨下动脉2支(3.85%),基底动脉7支(13.46%),椎动脉9支(17.31%),大脑后动脉2支(3.85%),颈内动脉19支(36.53%),大脑中动脉3支(5.77%),颈总动脉6支(11.54%),大脑前动脉4支(7.69%)。

表1 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在本院进行CT检查的结果(n,%)

3 讨 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老龄化也日趋加重,在临床中各类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做好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也倍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临床中侧支代偿的治疗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

在临床中为患者建立侧支代偿对临床症状的影响,若患者未进行侧支代偿则患者基底动脉主干会出现完全闭塞,易导致患者出现脑干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昏迷、肢体麻木等,为患者进行侧支代偿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昏迷、肢体麻木,并使患者的病情有显著改善,对患者的缺血性脑组织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临床中侧支代偿的建立类型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在临床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代偿方式为Willis环开放代偿,该种侧支代偿方式能够使患者血供丰富,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另外在临床中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方式无法有效避免缺血性梗死的发生,但是却能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3]。

经临床不断分析,在显示血流变化中找到主要的病变血管对介入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的动脉狭窄就会越来越严重,可在检查找到多条侧支代偿,防止在临床中漏诊情况,有效降低病变血管漏诊率。医务人员可通过该种方式评估病变导致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因素,对临床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治疗中应用侧支代偿能够有效保证侧支血管的通畅,使供血量充足,为介入手术选取合适部位,但是侧支代偿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侧支代偿虽能有效促进微血栓向其他血管转移,进而导致脑梗死的非病变血管区域出现病变,所以手术的风险较高[4]。

因此,在临床中正确、客观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侧支代偿治疗进行评价,不仅能够掌握侧支代偿的类型,还能够在诊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正确治疗该疾病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有效缓解病情,能够更加规范后续治疗程序。反之,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侧支代偿的应用,极易出现误诊情况,导致临床患者的脑血管病变更加严重,总而言之,在缺血性脑血管诊断治疗过程中提高对该治疗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发挥侧支代偿的优势,使其在临床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5]。

在本次研究中,医生根据侧支代偿的途径作为影像学表现的基础,将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为六种类型,其中通过Willis环开放代偿15例(36%),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8例(19%),颈外椎动脉与锁骨下动脉肌间支吻合的患者共3例(5%);通过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7例(17%),外动脉、颈内代偿3例(7%)。每种侧支代偿类型均有其优势,在临床中可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进行诊治,效果较佳。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所使用的侧支代偿有很多种,选择相应的类型进行诊治对于患者而言有着一定的意义及影响。

[1] 李宝昆,刘增品,张新荣,等.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及意义[J].河北医药,2011,33(10):1464-1467.

[2] 周会敏.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与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3):39-40.

[3] 张佳 h,徐忠宝,李继梅.Willis环侧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代偿及灌注[J].中国卒中杂志,2014,9(8):632-637.

[4] 姚文艳,顾 薇.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枝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40-41.

[5] 付家和,马凤伟,徐海燕,等.侧支循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评估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65-6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43.3

B

ISSN.2095-6681.2016.30.081.02

猜你喜欢

代偿脑血管病脑血管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