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苍生俱温饱
2016-05-16刘磊
我是来自《求是》杂志社驻青海杂多县的“第一书记”刘磊,说起驻村感受,我总会有这样的回忆和感慨: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淳朴的古铜色笑脸,曾是大家心目中青藏高原、内蒙古大草原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却有着更多的体验: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一次感冒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牧区通常幅员辽阔,荒无人烟,交通不便,生活困难,我们克服环境恶劣、语言不通等现实困难,进农田、下牧区、上高山、趟深沟,多干一天是一天,积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讲条件,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实干精神,从克服高原反应、适应牧民生活方式和熟悉基本情况开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对党的誓言。“用脚丈量、用心服务、用情奉献”,树立“第一书记”的形象。
通过在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派“第一书记”第三期示范班的短暂学习,我对“第一书记”的职责和工作重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是当务之急。老百姓常说“要致富靠支部”。在日常工作中,支部成员必须当好服务群众的“四员”: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发展经济的服务员;传授技术的指导员;农副产品的销售员。因此,发展支部成员和新党员除了要有为村民服务的意愿,更要具备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
二、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力争扶贫对象精准,严格按照标准程序阳光操作,增加群众知情权和参与度;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回头看,挤水分”。在此基础上,脱贫的退出,返贫的进入,动态调整管理。
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最好的作风,就是务实;最好的作风,就是踏踏实实干事。
四、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解决实际问题。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让扶贫救穷的钱花在刀刃上;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形式为贫困人口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特惠服务;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汇集更多扶贫资源……
五、头脑冷静,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改革创新是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根本动力。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开发更需要一个好思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六、在民族地区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践表明,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全局工作,必须深刻认识、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七、淡泊名利,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习近平同志就任党中央总书记后,在多个场合讲过:“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第一书记”任期三年,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有了“功成不必在我,我必做功成之事”的人生态度,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把心里最美好的事情坚持到底。
通过一周的集中学习和现场观摩,我对如何更好地发挥“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总结了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第一书记”的理论学习培训。面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理论学习,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需要,是保持政治清醒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加强班子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永葆党不褪色,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质所在。建议各级组织部和扶贫局(办)加强“第一书记”们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的强度和密度,以利提升执政能力。
其次,加强交流互动。古人推崇转益多师、见贤思齐,现在的学习要是没有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交流,就很难快速进步,自己不可能每件事都想得面面俱到,也许一个提醒就能改变自己的大面貌。除了集中办班讲堂式的学习,建议把课堂设在“第一书记”们的驻地现场教学,相互取长补短。
第三,完善保障制度,明确保障体系。建议由国扶办牵头“第一书记”建立分层保障机制,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办法、措施,确保无死角、无盲点。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扫清障碍,去除后顾之忧,让“第一书记”们呆得住、下得去、干得好,全心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牧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一定能见到成效,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