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县东韩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调研

2016-05-14许妍琦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民画农业现代化

许妍琦

摘 要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回望历史的足迹,不难发现,农业一直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存在的。而今我们正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节点处,发展农业现代化更是历史和现实的重任。以东韩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这一小切口为例,同时通过问卷走访群众以及采访相关负责人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村民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知情况,再将它们都放入大格局中,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最后是我个人对与这次实践调研的总结与体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农民画;特色产业;乡村文化建设;陕西省户县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提到:“唯劝农业,无夺农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到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并率先从农村开始对内改革。由此可见,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而农业现代化又是如今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就以户县东韩村为例分析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现状。

回顾几千年来东韩村的发展,虽说它只是小小的一个村落,但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历史从夏朝建立经历唐宋元明清,再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并积极响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设新农村的国家号召,同时也将国家政策贯彻的较为彻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韩村两委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采取多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带领广大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据可靠数据显示,2014年,东韩村已经实现了人均年产值3.1万元,纯收入2 850元,先后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国家级“文明单位”、省级小康示范村等。以上是对东韩村具体情况的介绍,下面将具体对调研结果展开分析。

1 村民男女就业情况的现状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男女性别3∶5,年龄绝大数分布在25~45岁,教育程度大专占13.2%,本科及本科以上占40.38%,剩下一部分是高中或是高中以下,村民的收入基本保持在3 000~4 000元,并且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本地乡村企业收入。从这一结果以及这么多天的走访询问可以明显看出,男性村民绝大多数以村个体企业如农产品初级加工等以及综合市场的工作为主,另外还兼职一份在县城拉机动三轮的工作,而女性则主要负责经营农家乐,因此在村中受访的女性较多。

由这一就业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东韩村的经济发展虽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来拉动,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二三产业也融入了该村经济增长过程中。近年来,村办企业少、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经营效益差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在吸纳村民就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部分收入占据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此外,招商引资在东韩村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发了光明工业园区,据村民讲述,在1998年时引进京西双鹤有限公司,西安三鑫等企业,私营企业实现较大发展,在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就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了私营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用现代工业将农业武装起来,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和手段[2]。

2 农民画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比分析

由于东韩村本身就蕴含着农民画的发展特色,也是新时期农民画最早走向市场的基地之一,农民画的销售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在画展路的农民画展参观时,就发现农民画本身的内容就很贴近生活,符合市场的需求,改革开放,放开了对农民画销售的限制后,很多农民画家依靠绘画实现了较高的收入,如著名农民画家潘小玲等已经在村中心开辟了个人画展。个人农民画展室的相继建立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并成为东韩村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有别于其他的乡村旅游的是,东韩村承接涉外旅游,游览的目的也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更重要的是推广传承农民画艺术,因此吸纳了大量的游客。并以此为基础,农家乐也应运而生,经营户从最初的2户发展到现今的70多户;同时,村委会专设机构进行卫生接待等多方面培训,星级化管理,促进了该村旅游业向更高标准发展,现在画乡旅游可以说是声名远扬。

在笔者看来,东韩村农民画旅游发展的前景,除了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外,还要加强管理,其实不只是东韩村,很多乡村旅游包括餐饮住宿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为市场竞争的缘故,可能我们更关注的是农民画的展览与销售,对于宣传教育力度相对重视不足,应该将农民画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来推广与传承,吸引更广泛的人群,让更多人了解农民画的历史及创作风格,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3 农业生产技术的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就是将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农业,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3]。据了解,东韩村的自有农机修配厂在1986年改名为“西安旋播机厂”多年的发展中逐步走上了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先后获13项国家专利和国内26项大奖,产品出口多个国家,成为西北地区目前最大的复式作业农机生产基地,现已改制为亚奥农机制造公司。同时,80%以上家庭的农作物喷水灌溉施肥的管理主要靠设施。之后又有一位老人亲自带笔者去田间看了看,老人还告诉笔者,其实每年的生产都是有标准的,村里有专门从事这个工作的,后来笔者想了想应该就是专业的市场分析指导。徐选民主任也介绍,早在2001年,东韩村投20余万元添置喷灌设备,40余hm2耕地全部实现了田间喷灌,提前走上了农业现代化,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耕地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缓解近年来增加进口替代农产品,粮食进口的趋势得以缓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粮食安全。

4 村民劳动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农业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民这一主体来推进,在没有实现农民自身素质的现代化的情况下,要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近年来,东韩村的文化事业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投资126万元,修建绿化带、文化广场和农民画展厅,购置了各种健身器材,并且实现了水、电、电话、有线电视和宽带网“五通”。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成立“业余剧团”“妇女之家”,建立了村民活动室、图书室,广大村民在工作之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但这些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否惠及每一个村民,是否村民整体的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呢,还是说文化与政策的传承与传播只在一部分群体中受益。在调查中不难发现,虽然村民看到周遭的这些变化,但是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的关注以及认知程度不够,数据结果显示只有不到20%的村民对农业现代化这一概念比较了解也愿意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一部分村民大都集中于村企工作的职工,而很大一部分村民尤其是一些妇女其实对文化事业及党中央的试试政策不是那么了解。也因此看到了东韩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加强对科学文化的宣传力度,农村经济发展到今天,想要在未来继续保持发展的活力,主要是要依靠文化的的力量。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先进的生产工具,还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或是先进的管理经验都是要依靠人力去发明和思考,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4]。

以上就是壁笔者对东韩村农业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分析以及个人的一些看法。这次调研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思考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感悟与体会,以及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见识和才干,因此在调研过程以及报告总结的过程中,深刻地思考自己在调研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将个人视为东韩村的一部分,想要通过考察从而真正可以为他做点什么,尽自己的努力让东韩村的未来更加辉煌,也重新思考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承担起的一份社会责任感,以一颗更加单纯的心关爱上这个社会,真心地为社会服务,笔者认为这才是这次调研最为深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昌利.浅谈陕西东韩村“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A].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C].2009.

[2]康爱荣,于法稳.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诠释[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188-191.

[3]彭先勇.浅析推动农业现代化策略[J].新农村(黑龙江),2014(6):48-49

[4]李刚.玛纳斯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33):19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业信息化农民画农业现代化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金山农民画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