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化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6-05-14张红英

甘肃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化学教学培养

张红英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自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63—01

随着学习社会化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便成为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重点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

1. 自主性。自主学习之所以提出,是因为他主学习的“他主”特征给学习活动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也可以说,自主学习就是针对他主学习的他主特征而提出来的。因此,自主性成为自主学习最基本的特征,其他特征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如果没有自主性,即使所谓的“自主学习”有其他特征,也不能称之为自主学习。

2. 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学习结果最优化,所以,从一开始,自主学习就要求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使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甚至有人说:自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3. 相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学习基本上是一个程度问题。为了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施加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区分哪些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哪些学生的学习不是自主学习;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其在哪些方面是自主的,在哪些方面是不自主的。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 从学生自身来说,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充分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要善于利用化学界的名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科学面前师生平等,给学生自由的环境,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善于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坚信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其次,培养创造的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同时,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化学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等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造意志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成,这种现象必然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将某些演示实验(简单的试管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开放实验室,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化学教学培养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