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研究
2016-05-14国庆胡燕丽王婵
国庆 胡燕丽 王婵
摘 要:当前我国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比较多,对地下的水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要想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合理控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治理,只有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和了解才能真正的解决水污染现象。本文主要对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控制;修复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4.017
0 前言
地下水是淡水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导致地下水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以影响。同时地下水被污染之后长时间难以消除污染,并会对水层上时间的产生作用,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用水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下面将对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进行详细讨论。
1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通常来说地下水污染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可溶性,另外一种是非混合性。两种污染在化学性质上各不相同,同时在对人体的危害上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溶性污染主要是无机物,由工业用水和生活废水等组成。下面将对地下水的污染原因进行分析。
1.1 可溶性污染
通常来说可溶性污染在渗入到地下水之后,会形成污染群。而污染群的范围则根据水文情况、污染物的排放量等有关。污染群能够跟随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来逐渐的渗透到每一个不同的角落,甚至流到其他的水层当中去。如果污染物持续排放,那么污染群的范围和浓度也会因此不断的上升[1]。如果污染源停止排放,那么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也会随之不断的扩大,但长时间以来会得到一定的精华,使得污染的程度大大降低。
1.2 非混合性污染
费混合性污染主要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非水相液体。这种液体污染物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石油的大规模开采或者因为石油类的产品泛滥而造成的。而这种污染现象也多出现在电子工厂、化学工厂等周边地下水。当液体渗入到地下土层之后,一部分会得到挥发,而另外一部分则会继续下沉,直达水层。这种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是难以消除的,即便停止污染排放也会导致这些油状物的液滴逐渐渗透,最终形成持久性的污染。
2 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1)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装置。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现象,导致废弃物排放严重,最终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此外,在北方地区很多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逐渐出现恶化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当前对地下水保护的重要性。为了能起到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的作用,应当建立起水质污染的预警装置。一旦地下水出现了污染情况就可以及时的找到问题根源并进行及时的处理。这对地下水保护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污染物清理。地下水受到污染基本上都是因为地表的污染物泄漏而造成的,通常会采取挖去地面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对其他已经渗透到地下水的污染物则会采取抽取的方式和屏蔽等方式进行处理。1)异位处理法。进行地下水的异位处理法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对污染的土体进行开挖,另外一种则是抽取处理法。土体开挖法主要适用于范围比较小的区域,将已经受到了污染的土体挖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当中所含有的污染源能得到消除。这种方式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式,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当前仍然无法进行大面积的处理。抽取处理法主要是以地表的处理为主,但需要对地下的水进行抽取,并进行微生物处理,将水质恢复到本来的面貌。这种方式能有效的通过吸附方式来减少水当中的污染物,提升地下水的洁净度。2)原位处理法。原位处理法当中也包含了两种不用的方式,一种是原位冲洗法,另外一种是微生物处理法。原位冲洗法主要是将地下水被污染的区域进行液体注入,并将地下水和冲洗剂一起抽出,然后在地表进行处理。通常冲洗使用的液体当中包含了水、活性剂和潜溶剂等其他的物质[2]。利用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强化空隙处理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提升抽取和对地下水的处理能力。利用微生物处理方式,应谨慎选择微生物,并做到合理的配比,如果配比的合理,那么地下水当中的污染物将会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被溶解,而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也有可能难以起到效果。微生物处理法近年来已经在相关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微生物处理法与其他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微生物的处理在于地下环境中,而地下环境又难以受到控制,因此,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而其他的方式基本上都在地表进行处理,能够直接进行参与和操作,控制起来也比较简单化。
(3)修复技术。1)生物填料技术。生物填料是一种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利用生物填料的方式进行吸附,并采取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将地下水当中的污染物排除。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体现出生物氧化法和活性炭的吸附优势,同时对技术当中的处理周期和面积等也都有效的拓展。
2)污染探测装置。利用水资源地下污染探测装置能够使地下水的状况得到实时监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地下水的污染特点并显示出污染的种类和污染程度,在当前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式[3]。地下水的污染防治规划,首先应做到保护地下水的正常使用和水源系统的完整性,同时需要兼顾地下水和地表水。同时需要对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解,整体的来制定污染治理规划方案。此外,应认识到当中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等比较广,当中包括了土地利用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社会经济环境情况等,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找出科学的治理方式。
3 结语
地下水是淡水资源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视起地下水的保护和污染控制。当前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同时污染的种类也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控制才能最终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勇胜.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1,(03):55—56.
[2]张俊.我国地下水污染成因及其预防机制[J].知识经济,2011,(11):25—26.
[3]李树林,王领.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PRB)研究[J].粮食流通技术,2011,(03):77—79.
作者简介:国庆(1987-),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