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拓展让阅读教学更给力
2016-05-14谷天宏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相割裂的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化阅读形式,丰富阅读内涵,拓展阅读视野,延伸阅读空间,冲破“课本”的约束和限制,真正达到“语文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的教学效果。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呢?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对此作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一、以“激发兴趣”为施教原则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学生,而是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语文教材是教师组织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诸如文章篇幅数量有限、阅读内容过少、活动时空狭小等,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需要,坚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施教原则,有效拓展和适量补充一些相关的阅读内容,开展一些有效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八年级上册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内容高屋建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可谓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然而,学生虽能从中感受到解放军横渡长江时那所向无敌、激动人心的壮阔气势,却由于对当时渡江的时代背景知之较少,对作者毛泽东的情况了解也不多等原因,导致了学生课堂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肤浅,对作者情感的体验较为迟钝。对此,教师若能借助信息技术链接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适时介绍我国解放战争的时代背景,补充毛泽东感人的革命事迹,既可以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又能让学生从中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走进伟人的革命生活,切实感悟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油然而生对革命前辈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二、以“联系生活”为感悟基础
宋代朱熹有一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社会生活就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语文学科及其课堂活动若是缺乏生活实践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重要论断,与陶行知倡导的“大语文教育观”异曲同工。实践表明:语文阅读教学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联系,既可帮助学生打破低效阅读的瓶颈,又能在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中厚积薄发,从而获取“1+1>2”的双赢效果。如在教学《散步》《背影》《我的母亲》等课文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和感知家庭生活中的“至爱亲情”,然后在拓展延伸和交流讨论中实现资源共享,并深刻感悟文本所蕴藏的朴素情感。这样就能较好地达成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即阅读教学要有深度、有厚度和有力度。此外,组织学生积极走出课堂,走出班级和校门,激励和引导他们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融入社会生活,同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以“比较阅读”为重要手段
根据心智发育的规律,初中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这是积极开展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活动的基础。自主化教学既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元素,也是素质教育中不断强调的关键词,更是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同一作家不同文章的拓展阅读,有助于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作者,有助于学生开展“知人论世”的阅读活动。如教学《藤野先生》时,教师可推介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让学生从中了解作者当时“弃医从文”的爱国初衷。对于同一主题和同一体裁的拓展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求同求异的阅读思想。如教学老舍《我的母亲》结束后,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胡适笔下的《我的母亲》和朱德笔下的《母亲的回忆》,通过比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天下妈妈是一样的”,她们身上都具有勤劳朴素、善良贤惠、宽厚仁爱、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只要教师善于把“激发兴趣”“联系生活”“比较阅读”等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实、贯彻到语文课堂中去,相信我们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一定会优质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谷天宏,教师,现居山东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