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在最后一排》教学设计

2016-05-14虞卫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学知识全班座位

虞卫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乔小叶在白老师的引导之下的变化过程,进而体会“把我的生命与灵魂引向另一种高度的人”的含义。

2.感悟“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的人生哲理。把感悟内化为精神上的动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选择座位

1.小游戏

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现在我给大家一次自由选择座位的机会,选择任意一个你想坐的座位,你准备坐在哪里?(学生起身找座位)。

2.随机采访采访学生选择此座位的原因。

3.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班上的位置肯定有前,有后,有中间,也有两边,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意识和心态来面对我们所坐的位置呢?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位曾经坐在班上最后一排的女生的心灵故事,听完她的故事,你一定会对座位有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二、 初读课文,感知调整原因

1.乔小叶为什么会坐在最后一排,坐在最后一排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乔小叶的位置调整了几次?每次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2.调整座位的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可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清晰地铭刻在“我”的心头?

3.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享受的人”。

三、 品读课文,细究调整因素

文中的“我”要感谢把她的“生命与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享受”的白老师,那么你认为在“我”走向成功的路上最应该感谢谁?请大家仔细品读课文,找到相应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独立思考,品读课文。

2.小组分享阅读体会。

3.全班交流并展示阅读体会。

教师示范: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

品析:“特别注意”、“关切地询问”体现了白老师对我的关怀与特别照顾。“抽空”讲“浅显的文学知识”,体现了白老师对我的尊重,能从我的实际出发,为我讲解促我成长。

学生找句子谈体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字词、修辞、特殊句式、表达方式等方法来领会课文内容,教师适时引导诵读,通过赏读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和体验。

4.教师适时引领,提升认识。

课堂设想:如果学生中产生分歧,那么就让学生思考:现在请大家做一个抉择,在白老师与我之间只能留下一个,你认为谁是引领我走向另一种高度的决定性因素?再请学生对品读环节做总结性陈辞。经过抉择,学生们能领会如果只有老师的关怀与帮助是不够的,任何事情只有自己觉醒并付诸努力才会真正改变自己,所以“我”才是决定自己走向另一种人生高度的最关键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两段话。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

课堂设想:读出“我”在走向成功路上的勤奋、深深地自责。在读中感悟,是我的勤奋、积极追求上进的心态,才使我走向了成功。

四、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怎样理解“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引领学生领会“最后一排”的深层含义。

1.出示霍金的材料(教师配乐诵读)

是什么让一个遭受了命运无情打击,被医生宣判只能活两年的残疾人,奇迹般地活着?是什么让一个“变了形”的人,成为受世人景仰的科学巨人?学到这,你有怎样的感悟能与你周围的人共同勉励呢?

2.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配轻音乐)

课堂设想:音乐一定会进一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感动,激发他们思维的灵感。

3.全班分享彼此的感悟

4.全班齐读感悟,结束学习

五、课后游戏,再选座位

如果老师再给你们每人一次重新选择座位的机会,你准备坐在哪里? (把感悟内化为行动)。

总结:人所处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拥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来改变我们的处境。真诚地祝愿同学们用积极的心态走好人生每一步,创造精彩的人生 !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226100)

猜你喜欢

文学知识全班座位
换座位
原因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巴士上的座位
全班都“疯”了
换座位
浅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