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写作教学的生命化

2016-05-14李烨青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命目标情感

20世纪90年代,叶澜提出了“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掀起生命化教育的研究热潮,出现了“生命课堂”、“生命化教育”等多种说法,教育与生命的关系内涵丰富的同时,也被积极应用于课堂教学。语文写作教学,长期存在模式化的弊端,故本文想通过研究当前生命化教育理念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期探索更具活力的教学方法。

一、“生命与教育”关系内涵的历史演变

西方“生命教育”的提出最先是由于对暴力、艾滋病的抵制,对珍爱生命的倡导,至20世纪末基本普及。而在中国大陆,直至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才被引进,叶澜是领军人物。1997年她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第一次“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她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最后,要进入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紧接着,叶澜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于2004年提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继叶澜之后,很多人开始着眼于有生命的课堂教学,王鉴将课堂定义为“知识课堂”和“生命课堂”,并将生命课堂的特征概括为:“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王鉴的观点和叶澜实际上是一脉相成,但概括出了“生命课堂”的概念。类似观点还有,冯建军老师提出的“生命化教育”、艾诗根提出了“生命化课堂”等。

总结国内对于生命与教育关系的提法主要包括:“生命课堂”、“生命化教育”、“生命化课堂”,虽无统一名称,但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定义都源始于叶澜,并都强调区别于国外的“生命教育”。总体可概括为,生命化课堂教学必然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体现以下几个特征:首先,课堂是构成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其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最后,教学的过程是生成的。

二、生命化教育理念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及不足

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种倾向。第一种:侧重作文的生成过程。对写作前的兴趣激发、写作过程中的技巧指导、写作后的评价都设计了详细的步骤。第二种:侧重对生命化作文的展望。虽表达了对生命课堂的构想,但往往缺乏具体实践策略。第三种:侧重对作文教学过程的构建。这部分研究考虑了写作教学活动的多方面因素,并提出了较细致的实施方法。

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三。第一、研究不成体系。生命化教育理念和写作教学结合的研究还未成趋势,既无权威的论著,也没明显的研究源头。第二、概念的空泛化。缺乏对生命化作文教学内涵的阐释,而代之以空泛的诸如“用生命写作”的口号。第三、内涵的窄化。现有研究,存在几个窄化内涵的危险:教师生命价值的关注被边缘化;无意识的“主知”教育,情感、意志等目标成为认知目标的附属而浑然不觉;课堂的生成性研究被忽略。

三、对未来写作教学的展望

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我认为让生命化教育落到语文写作教学实处,要宏观把握和微观着手相结合。具体构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构建写作教学的三维目标。一是情感目标。区别于为完成认知目标而服务的伪情感目标,该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对己、对事、对他人的健康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力的发展。二是能力目标。该能力不是写作能力,而是构成一个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必备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三是认知目标。不单为考试服务,而且为写作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个性的表达与交流服务。

第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一方面促进教师的转变。首先,实现由无生命的“蜡烛”向有生命的“人”的转变。教师应当爱生活、爱自己、爱学生……让自己的情感价值、审美趣味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者”的转变。教师要做思想的独立者,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最后,实现由“权威者”向“启迪者”的转变。教师要多一份包容,让学生成为会思考的个体。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转变。首先,学习态度的转变。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学会感悟生活和关心时事。其次,学习内容的转变。学会取材于生活,有意识地从阅读和影像中汲取创作材料。最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写作前后,允许小组讨论与评价,实现思想的碰撞交流。

第三、创建生命课堂。一要关注师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知识与能力的喜悦,让教师感受到教学的快乐。二要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的三维目标,结合具体学情,设计目标明确又有弹性的教案,时刻关注课堂的生成性。

李烨青,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生命目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