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彩绘玻璃花窗之美

2016-05-14周敏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哥特式

【摘要】:本文讲述了哥特式建筑风格彩绘玻璃花窗的形成及艺术之美。试图从石室圣心大教堂彩绘玻璃花窗的布局特点,装饰艺术特点,宗教神学意味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哥特式; 石室圣心大教堂 ;彩绘玻璃;花窗

[引言]: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建筑,而在石室沉重的石质大骨架结构中,彩绘玻璃花窗无疑为教堂增添了一抹灵动、跳跃、神秘的光之色彩,更是表现出色彩美、造型美、装饰美、宗教美等美学意味。

1 、哥特式教堂彩绘玻璃花窗概述

自欧洲进入中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西欧的社会结构和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宗教文化也迅速发展,可以说欧洲的中世纪是神学统治的时代。承继着罗曼建筑的以法国城市主教堂为主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便应运而生。“哥特式艺术总的来说是被用于在物质和精神、实体和空无、自然和超自然、吸入和排出、有限和无限等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架起一座桥梁。”[1]哥特式教堂追求超越感和神启的灵性,总形体上力求升腾的垂直性,装饰上富于细节和色彩,而且造型能力大大增强,其目的是传达神恩,再现天国景象。[2]

絮热主教曾说:“每一种造物,无论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都是上帝所造就的一束光。”[3]“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4]在基督教中“光”所代表的是正义,是救赎,是耶稣,是对抗一切黑暗、苦难和罪恶的利刃。在早期罗马风格时期,教堂的光源主要依靠烛光,使得教堂显得幽暗压抑。后来在石结构建筑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在墙壁上开出许多高大的窗户,又受到拜占庭的玻璃马赛克的启发,彩绘玻璃花窗在哥特式教堂的发展中得以产生。丹纳也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写道:“从彩色玻璃中投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变成紫英石与黄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火焰,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5]

玻璃工艺在发展初期,主要以蓝、紫、红三种色调为主,总体风格显得浓墨重彩。随着玻璃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彩色玻璃的透光度和纯净度得到提高,颜色种类也达到了20余种。从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轻松明媚之感,彩绘玻璃镶嵌画的设计也日益精致绚丽。在设计时,也常采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

2 、石室圣心大教堂彩绘玻璃花窗布局特点

石室圣心大教堂虽说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但受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与欧洲教堂朝向的坐东朝西不同,石室采用的是坐北朝南的朝向。石室总共有60扇彩绘玻璃花窗,分布在教堂各个意义不同,功能不同的空间中,根据教堂拉丁十字的格局,分为长形中殿,左右延伸的耳殿以及半圆形的圆厅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有31扇窗户,其中一扇为玫瑰圆形花窗立于正立面的墙壁上,宽度大约有七米,起着引导信仰者和宣告上帝之光的作用。另外的30扇用长形拱顶窗的形式以上八下七的方式在东西两墙对称分布。第二部分,耳殿共有18扇花窗,其中两扇以玫瑰圆形花窗的分布在东西二墙上,另16扇为长形拱顶窗。这一部分所选取的题材8扇是关于基督教在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教士和人物,另8扇由几何图形组成,所表现的宗教信息是上帝福音的传播。第三部分,圆厅,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共有11扇窗户,其中7扇是狭长型,另4扇环绕圆厅外墙。这一部分主要是以圣父、圣母、圣子、天使等作为题材,描绘的是天堂的景象,代表的是永恒的信仰。这些彩绘玻璃花窗均是根据教堂的不同空间所代表的宗教文化内涵而设计的。

3 、石室圣心大教堂彩绘玻璃花窗的装饰艺术特点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6]“光”在基督教中几乎是与世界同时产生的。由于玻璃这种材质的特殊性以及光在宗教神学思想中特殊的象征意义,彩绘玻璃花窗在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中产生和盛行也就不是偶然。彩绘玻璃花窗虽然因宗教而存在,却也是一门艺术,有着艺术所具有的美学意味。不仅与宗教联系密切,也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情感需求。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彩绘玻璃花窗除了三扇玫瑰花窗和耳殿中八个拱形长窗完全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之外,其余的都是由人物为主题,以风景、动物等衬托形成的。人物造型多为站立或正坐,以写实为主,刻画生动具体。在不同主题的玻璃镶嵌画中,其边角或顶部采用同样的图案纹样,以达到整个教堂玻璃镶嵌花窗风格的统一。

石室的彩绘玻璃花窗色彩丰富,不同主题的彩绘玻璃镶嵌画中,也以不同的色彩为主来达到宗教神学上的高度统一。石室彩绘玻璃的色彩饱和度和纯度较高,使石室整体的风格显得更加轻松、活泼、愉悦,减少了宗教的沉闷气息。色彩搭配以蓝色、红色为主,黄色为辅。红色和蓝色是哥特式的彩绘玻璃花窗中最典型的颜色。红色与蓝色的搭配除了能产生一种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神秘色彩之外,也符合大众的审美。

4、 石室圣心大教堂彩绘玻璃花窗的宗教美学意味

石室彩绘玻璃花窗的安排布置,寓意为基督信仰的三部曲。或者说,这阳光从天上射来,象征着“神启”进入信徒的心灵。[7]暖暖的光线冲淡教堂的神秘和幽暗,让一切都易于辨识、易于理解,冲淡了压抑忧郁之感所引起的内省情绪。彩绘玻璃花窗也在宗教上被赋予一种引领教众走向光明的象征主义色彩。

以石室的第三部分为例来看,圣父、圣子、圣母、圣神为主题的彩绘玻璃镶嵌画位于中间,周围围绕的是十二门徒和大大小小的天使,渲染着一种“上帝之光”的宗教神学意味。

结论:

从石室彩绘玻璃花窗可以看到彩色玻璃这类材质与情感、信仰、自然之间的融合,完美的展现了艺术美学与宗教神学的和谐、平衡、共生的关系,是整座教堂的精髓所在,有着经久不衰的价值。不仅体现着视觉上的形式美,也蕴含着宗教的神秘美。在整个教堂设计中不可替代,以自身的美诠释宗教信仰和艺术最本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威廉?弗莱明. 《艺术与思想》[M]. 第206-207页

[2] 宇文鸿吟,何崴著. 欧罗马的苍穹下——西方古建筑文化艺术之美[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第106页

[3] (英)乔治?扎内奇著. 陈平译. 西方中世纪美术史[M].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1. 第323页

[4] 圣经新约. 约翰福音. 1:9

[5] (法)丹纳著. 傅雷译. 艺术哲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第50页

作者简介:周敏(1992.10~),性别女,籍贯(湖南省常德市),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学历(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哥特式
哥特式浪漫
从语言艺术上分析 《埃榭大院的崩塌》中“哥特式”的成因
从哥特式风格分析《黄色墙纸》中的女权主义
哥特式教堂的理性与神性
黑暗中的温情
基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论拉斐尔前派的绘画风格及技巧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与经典作品赏析
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在塑身内衣上的设计应用
论蒂姆·伯顿的美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