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袁家村空间模式探析
2016-05-14陈彦彬
[摘要]: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的袁家村,所呈现出的高效益的产业经营模式与空间发展状态,为当前盲目“趋同”发展的乡村空间建设提供了优良模板。本文着力研究袁家村“民俗旅游产业带动型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为西北地区的乡村空间建设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当前乡村建设寻求既符合乡村个性又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空间建构形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空间模式;乡村;袁家村
[引言]:时下中国已经走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的众多乡村是城镇化的对象。在响应号召积极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乡村已经迷失自我,在建设过程中盲目跟风城市,不假思索地照抄照搬,乡村完全沦为城市的复制体或附属品,丧失其原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导致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失去了“乡愁”的味道。乡村居民在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乡村认知偏差,导致乡村社会内部的价值取向发生分歧,乡村发展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认同。被人们称为"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的成功建设如一缕清风,给众多迷茫的乡村建设者们带来阵阵惬意。笔者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对袁家村的“民俗旅游产业带动型发展”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
1、袁家村历史及概况
1.1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袁家村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此地属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当代所说的“关中”,即关中平原。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包括了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关中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
1.2发展历史概况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袁家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郭裕禄带领全村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办工业,当时在全国都出了名。1993年,袁家村成立了农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下辖12个子公司,在西安还有这个村的房地产公司。目前有400多口人的袁家村,村资产已达到1亿多元,村民家家住上了小洋楼,人均住房52平方米,家家生活得很滋润。从“贫困村”到“亿元村”,其发展中每一步的实践与创造,离不开乡村发展模式的不断改革与深化。
2、袁家村空间发展模式
本文研究的袁家村空间指:袁家村的物质实体空间以及物化型社会空间,而物化型社会空间可以包括生产空间、居住空间、日常活动空间等。袁家村的整体空间结构具有清晰明了、完整统一等特征,主要分为三大片区:关中印象体验地、农家乐区和古镇区。这三大片区又由几条道路主轴线贯穿起来。而三大片区内部又各自具有主要的空间轴线。每个分区内道路轴线密集度不同,但是各分区都是以道路为轴线将各个商户及院落串联起来,方便游客到达。下面笔者将从袁家村三大片区的建设规模、空间结构、空间构成、使用情况这四个方面分析。
2.1三大片区的建设规模。这三大片区中,关中印象体验地的建设规模最大,单体数量最多并且其院落种类也最多。其次是农家乐区,其院落数量最多。最后是古镇区,其单体建筑体量最大。这三个分区各有建设特色,因各自功能不同。
2.2三大片区的空间结构。关中印象体验地的空间结构相对较复杂,其集小吃特产、手工艺品、酒吧、茶楼、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因功能的多样性而形成丰富的空间结构。农家乐区功能性相对简单,主要向顾客提供餐饮和住宿,进而空间结构也相对简单。古镇区功能多样,但空间结构未形成趣味性,比较单一,因此此处空间对游客吸引力不是很大。
2.3三大片区的空间构成。关中印象体验地的空间结构十分灵活多样,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乡村聚落的自由灵活多变的特征。而农家乐和古镇区的空间构成较单一,继承了传统乡村聚落简单的特征。
2.4三大片区的使用状况。目前关中印象体验地和农家乐区均呈现出良好的空间使用状况,具有很高的人气与空间活力度,而关中古镇的空间使用状况与其他两区尚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亮点空间。
3、袁家村空间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3.1敢于创新的领导与团结一致的团队
纵观袁家村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袁家村空间建设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归功于敢于创新、大胆尝试的领导人郭裕禄。他不畏艰辛、不怕失败带领袁家村的民众在不同的时候进行不同尝试,袁家村民众也积极跟随郭裕禄同志,最终探索出一条属于袁家村的发展道路。现在他的光辉历史已被写进袁家村村史馆,被袁家村村民以及前往袁家村旅游度假的游客们铭记。
3.2有远见的乡村规划设计者。
袁家村空间具有规划与自然发展相结合的特征。这也是现在普遍乡村空间建设中所缺乏的。袁家村空间边界不是规整的,而是自然状态的,不规整的。但袁家村内部空间功能布局清晰,轴线结构明确,是典型的规划模式。
3.3回归乡土,重塑乡村生机。
袁家村空间定位准确,回归乡村本色,大力发展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及美食,将袁家村经营成“关中印象体验地”。这使常年在喧嚣的大城市的人们如口渴的人见到一泓清泉,纷纷涌入袁家村来体验乡村的气息。这也是袁家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因所在。
结语
袁家村空间建设的成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但如果村村都建成“袁家村”,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袁家村”模式了。因此我们在学习袁家村的成功经验时要积极探索属于自己乡村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利用已有资源和优势,创造属于自身的有个性和特色的发展道路。
[ 参考文献]:
[1]姚朋,李雄. 本土的场所与乡愁——城镇化中的风景园林现象学设计策略探讨[J]. 中国园林,2014,12:36-39.
[2]李露,张玉钧. 村镇景观建设途径研究:以湖南长沙乔口镇为例[J]. 中国园林,2015,12:18-21.
[3]吴珊珊. 乡土的重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空间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4]刘书特. 袁家村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调研的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5,16:164-165.
陈彦彬(1991.5),女 籍贯:河南省濮阳市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历: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